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前,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出了14家最受尊敬的亚洲企业,共有三家中国公司上榜,分别是海尔、中国移动和联想。  相似文献   

2.
《远东经济评论》,香港周刊,每周四出刊,是亚洲首要的商业杂志。它隶属于Dow Jones公司,是华尔街的定期刊物。它报道整个亚洲的政治、商业、经济、科技和社会文化,特别是东南亚和中国。它拥有60名编辑和记者,包括驻扎在其他地区的通讯员。目前,《远东经济评论》的发行量超过100,000册,它集中在香港、马来群岛、新加坡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发行,仅在北美和欧洲的发行量就超过13,000册。1946年10月16日,《远东经济评论》创刊。从那时起,《远东经济评论》立足抓第一手材料报道亚洲的最新进展。《远东经济评论》的网站为会员提供最新消息,和过去的…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2003,(1):44
鲁冠球,1945年出生,浙江萧山人,初中文化,现任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 鲁冠球作为中国改革的风云人物,比他的企业产品更有知名度,他几乎荣获了当代中国企业家所有的最高荣誉。美国《国际商业周刊》称他是“中国最成功、最雄心勃勃的企业家之一”。《华尔街》杂志称他为“国家式的英雄人物”。如今鲁冠球正借助资本运作的手段,在资本市场这个大舞台上进行着出色的表演。  相似文献   

4.
管理·动态     
海尔获选亚洲最受尊敬企业日前,美国《商业周刊》杂志评出了14家最受尊敬的亚洲企业,共有三家中国公司上榜,分别是海尔、中国移动和联想。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2003,(5):18-19
张瑞敏简介 1949年1月5日出生,山东莱州市人,中国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18年间能够使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在没有要国家一分钱的情况下,成为2002年营业额723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无论从其个人还是他所在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奇迹。 由于不同凡响的管理能力,1995年张瑞敏荣获“中国经营大师”称号;在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1997年度企业成就奖”中,张瑞敏是中国内地惟一得主;1998年3月25日,张瑞敏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哈佛讲坛的企业家。1999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公布了“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业家”排名,张瑞敏荣居第26位,这是目前中国企业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的最有影响力的美誉。2000年10月,张瑞敏又成为第一位登上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讲台的亚洲企业家。2000年第二期的美国《家电》杂志公布全球家电企业10强,海尔集团位列第9,是中国惟一入选企业。同年,连续两年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一位专家这样评价他:张瑞敏是第一个让世界佩服的中国企业家。  相似文献   

6.
李嘉诚先生是香港大企业家。美国万国宝通银行与香港电台曾一度联合评选他为“1980年风云人物”;美国的《财富》杂志宣布:在全世界98位亿万富翁中,拥有25亿美元巨资的李嘉诚,排在第26位名次上;美国《富比世》杂志宣布:世界华人亿万富翁中,李嘉诚居榜首!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04,(3):132-133
她成功的故事。成为香港传统生意成功转营的一个经典案例。她被称为香港商界的又一名女中豪杰。被《商业周刊》评选为50位亚洲明日之星之一。被《财富》杂志评选为亚洲最有权力的6位商界女强人之一。被《财富》杂志选为亚洲50位最具权威女性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流行的企业竞争力排名包括美国《财富》杂志推出的“世界500强”和《福布斯》与《商业周刊》杂志推出的类似排名。“世界500强”是国人对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的“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行榜的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财富》杂志还评选“美国最大五百家公司”,也称为“财富五百强”。)  相似文献   

9.
在亚洲商业勃勃发展的时代,一本立足亚洲的著名老牌商业杂志为什么养活不了自己呢 "《远东经济评论》周刊改为月刊了!",在紧张筹备《中国企业家》改半月刊的当口,这个消息让我感慨再三。 《远东经济评论》曾是我们关注、学习的榜样。1999年《中国企业家》杂志筹备改彩印、确定美术风格的时候,曾反复比较国外著名财经类杂志,恰好《远东经济评论》也在换标,刚刚推出的黄底黑字的新LOGO分外醒目。在内容上,  相似文献   

10.
未来影响力     
王传福 6年间把手机电池做成世界第二,2003年10月,比亚迪集田董事长玉传福被胡润排在富豪榜第42位;11月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之星”。 目前关于王传福的争议或眼球,是其收购秦川汽车后进军电动汽车业,直接向丰田叫板。  相似文献   

11.
行云 《企业文化》2004,(5):44-47
在中国电信市场,田溯宁算是一个晌当当的人物。1999年,田溯宁从亚信毅然转到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信业第一位由国企聘请的私企老总,从此名声鹊起。2002年,由原北方中国电信、原网通(小网通)、吉通组成新的网通集团,田溯宁出任副总裁,主管资本运营及国际业务。2000年1月15日,田溯宁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网络人物"之一;7月,他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商业杂志《财富》日前评出了2006年度“美国商界最具影响力的50位女强人”。结果,百事可乐CEO英德拉-诺伊挤掉了eBay董事长兼CEO梅格-惠特曼,高居榜首。而惠特曼只能屈居第三。以下为《财富》杂志此次评出的前十位排名:  相似文献   

13.
被《时代》杂志选为“二十五位亚洲英雄”之一的中国探险学会创办人黄效文.多年致力于偏远地区的探险.研究.保护及教育工作。此次黄效文带领威斯隶辛大学师生深入西藏.开发牦牛奶酪.希望能有效改善当地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家火箭式飞跃的企业,创业十余年的UT斯达康,曾获得美国《商业周刊》“成长最快企业”、美国《财富》杂志“全球25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等多项荣誉.从起步的100万美金.到现在数十亿几乎增长了几千倍。  相似文献   

15.
潘燕辉 《英才》2004,(4):61-62
2003年底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版,掀起了新一阵的财经媒体热潮,几乎在同时,《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都推出了自己的新媒体计划,而中国台湾的《商业周刊》、《天下》杂志,美国的《福布斯》等大型财经媒体也加快了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步伐。以现在的发展看来,如果没有意外,2004年应该是一个“财经媒体年”,众多新的财经媒体将涌入,老资格的财经媒体要么取得更大的发展,要么被新入场压制。在众多资金涌入财经媒体的同时,中国财经媒体的困惑甚至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6.
郭台铭征战全球各大洲,所向披靡,短短五年内,使鸿海集团的营业额从新台币581亿元,一口气冲上了2450亿元,被美国《商业周刊》评鉴为“亚洲之星”中的最佳创业家.也连续几年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  相似文献   

17.
我是寒冬中振飞的孤雁严寒苦渡显示着强者的风范沧海横流正是英雄本色这是介绍鸿海集团的电视专题片《超越》的几句歌词。“寒冬中振飞的孤雁”,已经成为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的专有“称号”。高居台湾民营制造业者之首的郭台铭正是在台湾的山西人后代,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葛万村。在2003年全球福布斯富豪榜上,郭台铭以28亿美元身家排行第176位。郭台铭还是美国《商业周刊》推出的2002年“亚洲之星”,在“亚洲最佳创业家代表”中排名首位。“总裁我是山西人!”郭台铭爱喝汾酒,鸿海集团“喝酒必汾”。在深圳,每进一个酒店都先问有没有老白…  相似文献   

18.
资讯平台     
美国《财富》最新推出“亚洲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评选中国内地企业家占据六席入选人数超过韩国、日本、印度 最新出版的美国《财富》杂志在最新推出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年鉴中,中国企业领导人异军突起。在去年的榜单中只有青岛海尔董事长张瑞敏一人上榜,而在今年的《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亚洲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当中,共有6名中国内地企业家入选,人数超过了韩国、日本、印度和中国香港。据《财富》在网站上发布的名单,中国内地入选企业家人数为6人,超过了曰本(5人)、印度(3人)和中国香港(3人)。 入选的6位内地首席执行官中,排名最靠前的是居第6位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排名第12位的是被称为“中国的铁娘子”的上海宝钢集团总经理谢企华。排在第13位的是中国移动公司总经理张立贵,中国移动目前是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服务企业,名列第15位的是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总裁朱云来,他是中国惟一的国际投资银行总裁。排名第20位和第25位的分别是今年4月上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裁陈耕和中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军。  相似文献   

19.
毅力才能样样不输男性 亚洲妇女通常通过家庭和政府的关系闯荡商海,但在新经济时代,才能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成为她们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亚洲50位商界"女强人";《财富》网站公布了前6位女强人的名单,其中有两位华人:来自台湾的Nita Ing和香港的Marjorie Yang.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声音“与2004年相比,美国将会在2005年遭遇较少的飓风袭击。”——这是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热带气象学研究机构于2004年12月3日作出的预言,它也成为刚刚出炉的《商业周刊》“2005年10大最差经济预言”的冠军《,商业周刊》评论道:无需解释,作为2005年十大最糟糕的经济预言之首,这一条当之无愧。“郎咸平攻击我搞MBO,我不怕,只要是为了长虹的发展,只要我在其中不是为了任何私利!”——近日,针对经济学家郎咸平公开质疑长虹高管“有MBO(管理层收购)的私心”一说,长虹集团掌门人首度予以回应。“给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的嘴颁个诺贝尔奖。”——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