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攀 《经济研究导刊》2010,(32):201-202
目前,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活动过程中比较薄弱的一环,行政征用制度从设计到运行都不同程度地缺失对被征用人合法权益的充分保障。在征用过程中,特别是对土地的征用中,践踏公民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通过对行政征用制度所存缺陷的认识和分析,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行政征用制度的理念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论房地产拆迁工作中行政补偿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振环 《经济论坛》2004,(16):121-122
一、行政征用补偿的含义 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出于公共目的,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转移相对人财产所有权或使用权,并给予合理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制度。目前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城市拆迁中私房的强制收购、对集体土地的强制征用、对文物的强制征购等行为。  相似文献   

3.
根据土地征用补偿的特点,阐述了土地征用补偿的原则。通过国际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现状的分析,看到我国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方面的不完善之处。最后,根据国际整体发展趋势,通过对补偿主体和补偿量两个方面的界定,得出我国土地补偿价值的确定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土地的资源属性表明,土地征用必然涉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变,涉及被征地者环境权的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缺位影响土地被征用人的环境利益,因此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土地征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应当遵循公平、正义、效率、完全补偿等原则,并且通过制度化设计才能解决被征地者受损的环境利益,从而规范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相似文献   

5.
一、对行政规划进行法律控制的必要性一个城市行政规划是与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城市建设紧密相连的。不难理解,行政规划就是以政府为代表的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预先作出的部署和安排。行政规划是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政府的经济职能以政府经济行为的方式予以表露和实现。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加剧,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的冲突相互交织在一起,因而社会对其内部的协调一致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强有力的组织、规划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行政赔偿归责原则是确定行政主体侵权责任的根据和标准,在行政赔偿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1995年国家赔偿法采取了违法责任原则,2010年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虽然在总则中取消了违法归责原则,但实际上仍然以违法原则为归责原则。违法归责原则难以解决滥用自由裁量权、事实行为、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行政失职等的行政赔偿问题。从完善行政赔偿归责原则入手,进一步扩大中国的行政赔偿范围,最大限度的保护和补救公民的合法权益,从而真正实现责任政府。  相似文献   

7.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理论考察及改革思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全景  王万茂 《经济地理》2003,23(6):804-807,812
征地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土地制度,征地过程是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所有权转变过程,强制性和补偿性是其两个基本特征。文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演变轨迹,分析了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绩效和不足,提出了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在评价两种改革观点的基础上,对征地补偿的改革进行了理论设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土地征用补偿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土地征用补偿过程不透明、征用补偿方式简单化和征用补偿费用不及时,已引发土地征用中的诸多矛盾。因此,应采取明确征地补偿具体项目、留存比例和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等针对性措施,以保证土地征用等工作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9.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征用补偿是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征用补偿工作是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合理确定征用补偿的范围和程度。在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征用补偿经费,采取灵活的征用补偿办法;加紧制定征用补偿的法律法规,完善征用补偿程序;建立防灾减灾动员准备基金制度,加大重点动员地区的征用补偿经费投入;明确征用补偿职能部门和征用补偿需求部门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1.
自然灾害防灾减灾征用补偿是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征用朴偿工作是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合理确定征用补偿的范围和程度.在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落实征用补偿经费,采取灵活的征用补偿办法;加紧制定征用补偿的法律法规,完善征用补偿程序;建立防灾减灾动员准备基金制度,加大重点动员地区的征用补偿经费投入;明确征用补偿职能部门和征用补偿需求部门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不可否认,物权法是一部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事法律规范,相当多的条款涉及行政法律关系.如征收征用、不动产登记、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地位、建设用地使用权等,都会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争议,故笔者仅从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不动产物权法律关系着眼,分析即将因不动产登记问题而产生的行政案例,以便与广大同仁进一步商榷,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马驰  卢莎 《经济论坛》2006,(21):130-132
一、中国农地征用补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土地征用是国家根据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将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家所有的行为。土地征用是国家和政府在特定条件下对土地的强制性使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的规模日益扩大,对农地的征用面积也随之增加,土地征用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土地征用过程中涉及最多的是对农民的补偿问题。我国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按土地年产…  相似文献   

14.
高轩 《经济师》2003,(2):55-55,57
财产征用法律制度是民主、法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逐步完善 ,有关财产征用及其国家补偿问题的研究也广泛而深入地进行 ,但我国目前的财产征用及其补偿制度仍未全面而系统地建立。为此 ,文章试图就财产征用的特征、分类及其补偿救济制度进行粗略地探讨 ,以期能为完善我国的财产征用及补偿制度尽一份努力。  相似文献   

15.
警察行政强制措施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实现警察行政目的的重要手段。中国立法对于警察行政强制措施的规定太过原则性,在实施过程中容易侵害相对人的权利。完善中国警察行政强制措施可以通过规范立法主体、完善紧急行政强制措施的使用、引入"期待当事人自我履行"原则和"比例"原则,同时建立可操作性的救济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土地征用中利益差序格局的制度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春禧 《财经科学》2005,(1):170-174
土地征用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所带来的社会的不公正使对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改革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土地征用法律制度中利益差序格局的分析,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对社会义务的过度负担和缺乏对国家土地征用权的有效制约是导致我国现行土地征用法律制度中利益差序格局的法律成因,进而提出改革土地征收征用法律制度、调整利益差序格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征用政策关系到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农民的切身利益。通过运用公共政策评估中的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对其评估可以发现,现行农村土地征用政策在政策成本、效益、过程、影响和价值上,都存在很多问题,应当通过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提高土地征用补偿、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8.
李淑君 《经济师》2007,(8):82-83
文章分析了研究土地征用问题的原因、内容及其局限性,回顾和反思了近年来关于土地征用问题的研究情况。对土地征用问题,长时间以来显示了人们意识到土地征用面临的诸多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存在着诸多局限,缺乏多学科、多视角的综合性研究,而且研究结果也没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土地征用补偿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小军 《发展研究》2007,(10):65-67
因公共利益依法征用土地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中国要早,并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得到较好解决.比较研究发达国家土地征用补偿赔偿程序、方式、标准以及纠纷处理等方面实践,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做好土地征用工作,推进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政府运用行政指导手段,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通过规范行政指导的调查和论证程序,确立行政指导的均衡原则和政策协调原则,可以保障行政指导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以及知识产权政策的合理性,从而发挥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政府通过行政指导手段,建立并完善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机制、信息检索与预警机制、ADR争议解决机制、评估及转化机制,可以为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