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27)
"农民上楼"是我国城镇化最好的表现,而上楼农民能否"顺势而上",其生活水平与心理状态能否有效适应关乎农民的根本利益,更关乎城镇化的质量。本文以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武陵山区恩施市黄泥坝村为调查样点,通过调查问卷和入户访谈的方式,对该地因失地而住上商品楼的农民(以下简称上楼农民)征地前后家庭幸福感中夫妻关系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而提出若干改进其家庭幸福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2015,(22)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耕地占用现象越来越多,农民在失地后养老问题也被提上日程。并且即使在相同的失地程度下,不同的失地农民受失地的影响也大相径庭。因此,构建多层次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予以配套运行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林地流转为例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失地的影响和对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影响。本文认为在工业化社会和合理的社会保障条件下,农村土地流转不会出现在农业社会条件下容易出现各种恶果。更进一步,在金融工具的配合下,农村土地流转将有效地促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4.
张林林  叶蕊  易婷  邹红  刘程炜 《现代商业》2014,(24):164-166
以城镇化建设中的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安徽省部分地区农民失地后我就业的现状、影响就业的因素及特点,并对此进行分析,得出原因,结合国际及国内城镇化部分示范地区关于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先进经验,进而提出一些关于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及建议。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案,系统的研究安徽省部分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机制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后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没能完全实现职业的转变。因此,如何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成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提高失地农民职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商》2015,(23)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每年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由此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其中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也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农村固有"以地养老"之说,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的土地被政府征用,失地的农民养老又如何保障?如何解决这部分老人的养老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通过调查乌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了一种新型社区养老模式的典范,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工业化、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城镇化是我国重大的发展战略选择。但城镇化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其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诸如失地问题、身份问题、就业问题、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等等,因此分析借鉴国外城镇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汪偲 《市场论坛》2016,(2):8-11
"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超过50%,中国真正步入城市化时代.《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绝大程度上考虑到它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城镇化的推进也导致农村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大幅增多,出现了生活难、就业难、保障难的问题,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问题更加严重.文章通过对城镇化进程农民生活变化的调查与分析,掌握农民就业、生活水平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期对省市各级政府的城镇化的推进及和谐社会建设的相关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建设东北以绿色生态为特色的小城镇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城镇化发展的"摊大饼"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失地"农民找到就业的出路,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城乡发展不统一,"绿色"底子差,科学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城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管理等多个学科。东北地区乃至国家的城镇化,都应本着"人的城镇化"的核心思想,努力实现绿色、节约、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对于东北地区,应跳出传统的农村城镇化思维模式,走系统化的、农业为主导的、生态绿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7):171-172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通过构建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依托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城镇化内在因素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农民市民化后收入变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医保社保对市民化后的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有显著影响,而对农村居民不显著。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统筹地区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快社保医保建设,均等公共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解决农民失地问题,有效平衡国家、社会、个人利益的一项根本制度。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实施,可以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快农村的发展。为此,做好关于土地征收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对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进行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本研究针对“关于土地征收中农民失地问题的思考对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研究”这一主题进行详细阐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征地的趋势成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为生存依据的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由于自身素质、体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生活无保障的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必须使城市化与农民的就业矛盾得到转化与协调,寻求相应对策,真正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的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收入情况进行了解,运用OLS方法运用城镇化和年份来探究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农民收入总量和收入结构两方面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收入变化进行分析,说明在现阶段农民收入的变化及城镇化与农民收入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农民失地不能失业,从农民的安身立命来计议,要引导农民就地转型。怎样找到一条既能致富,又是能让农民"够得着"的发展之路?一盘原先名不见经传的"羊下水",3个月的经营额就达到3500万元;一个民间饮食习俗,演绎成为杭州城最具人气的美食节庆活动之一;当地约500名农民,失地不失业,每年有几万到几十万元的收入……这是记者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羊锅村"采访时见到的景象。"我们找到了一条‘农家乐、乐大家’的新路子。"仓前镇党委书记、镇长金国平告诉记者,"仓前举办‘羊锅节’、建设‘羊锅村’,使羊肉经济的产业链更长,仓前镇的名气更响,老百姓的口袋更鼓,干部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4)
本文通过梳理城镇化、农村市场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试图对农民获得可持续收入的路径作出归纳。认为广大农民要在城镇化过程中获得可持续性的收益,只有通过市场化的路径,特别是农村市场化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农业人口市民化所面临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制度等障碍的成因,认为城镇化必须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既要把农民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的一项核心任务,在实施城镇化战略中统筹谋划,又要把农民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的"助推器",描绘人本城镇化的崭新画卷,以保证农民在城镇化运动中转得出、留得下、真融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影响农村长期消费能力的因素及应对措施与城镇化发展方向关系的研究分析,提出。一方面应通过加快城镇化发展,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含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释放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快农村其他产业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民角色,最终实现从农村、农业、农民三位一体地实现城镇化发展,培育农村长期消费能力,实现农村消费需求的长期有效扩大。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农民的问题,为此,除了在项目规划上考虑打造观光农业、都市农业,还考虑农民的生存和发展。过去几十年中,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重速度轻质量,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三者发展不协调,导致"城市病"问题频发。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而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阐释了这一目标。这一新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对房地产开发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在中国现在是一个热词,我国现今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但是城镇化的进程过快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过快发展的城镇化显然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关于农村方面的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基于农村角度,浅谈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农民的影响,进而引出对城镇化进程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非农用地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离开了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因此农民失地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对策以解决农民失地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