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声誉机制、信任机制与小额信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额信贷之所以在不需要抵押担保的情况下也能为借款者放款,究其原因,除了贷款者所实施的信贷规范起到了降低风险的作用以外,建立在"声誉效应"基础上的信任机制作用的发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果借贷双方以及借款联保小组成员间缺乏基本的信任,那么合作行为是不会出现的.本文对建立在声誉效应基础上的信任机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实证剖析,提出了通过借贷双方长期博弈建立信任关系、不断投入资源以维护信任机制、发挥农业保险与专业组织的作用降低农户经营风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户与正式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成本高昂,导致农户在借贷时大多采用民间借贷的形式。而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所以农户借贷大都发生在熟人之间。本文从博弈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农户在借贷契约签订时和出现违约行为时人际信任所发挥的作用。借款时,双方考虑的更多的是双方的人际信任,这里既有考虑能力信任即声誉价值又有考虑人品信任的行为;而在发生纠纷时,很少采用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通常是利用双方共同人品信任的第三方来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信贷风险的博弈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信贷管理,是减少不良贷款、发挥农村金融支农的效益和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健康与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根据农村金融所具有的独特性,本文在阐述信贷资金的运动特点,对农村信贷借贷双方博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村庄信任的内涵及其在小额信贷活动中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五种将村庄信任嵌入到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活动的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广东清远中和农信自立服务社和邮储银行清远分行充分利用村庄信任机制创新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案例,印证了村庄信任机制对于控制信贷风险、促进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系统梳理出我国小微信贷技术的发展路径:交易型贷款—关系型贷款(担保)—信用贷款,其次,借助Logistic模型探析银行开展个人信用货币化的影响因素,接着,建立借贷双方博弈行动分析框架,剖析不同情境下小微个体难以获得银行信任的原因.研究发现:借贷双方陷入"囚徒困境"是小微个体难以获得银行信任的根本原因;小微个体信用贷款①可得性与征信记录状况、邻里评价、拥有保险数量、文化程度正相关,与其他负债负相关;结合引入担保约束、信誉约束和司法约束,银行开展了三次小微技术创新,促成借贷双方基于重复博弈预期建立起长期信任关系,进而奠定了信用贷款的基础.最后,本文讨论了科技、央行政策等对小微技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商业银行信贷行为机制的一般性描述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具有趋利性本能.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业务的特殊企业,这决定了其信贷行为的基本动因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本质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契约,其功能在于吸收和控制信息,发挥中介作用,降低借贷双方的交易成本,并从中获得自身生存所必需的资金,并进而追求利润.  相似文献   

7.
小微企业发展关乎国计民生,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长期制约小微企业发展。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对包含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两类市场主体的小微信贷融资市场进行分析,并考虑了加入政府行为后博弈双方的决策机制及其对博弈均衡的影响。结果发现:双方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合作与否,取决于对方合作意愿的概率,而演化博弈均衡解是双方不合作;政府参与对构建更有效的小微企业融资系统具有推动效应,相应激励和补贴措施以及政府对银企合作外部条件的改善会对博弈双方达到最优演化均衡状态产生重要作用。据此,本文提出了强化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合作以及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并构建了银企双方融资信贷博弈模型。金融市场存在着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最终引发"信贷配额"。只有当时,即低风险企业贷款的概率达到一定数值时,银行才会选择贷款。因此,必须完善法律机制、改善制度环境、明晰企业产权以及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和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信贷关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财政支农和正规放贷额度已存在较大制约的情况下,商业性金融在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农村金融信贷关系博弈的研究表明,在信贷交易成本和贷款利率降低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和农户的无限次重复博弈可以实现信贷博弈的长期均衡,而这需要以较高的规模效益水平为前提;声誉制约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能够部分克服双方信用关系中的"囚徒困境"难题。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政策性金融和财政补贴的重要性,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需要区分对待。  相似文献   

10.
声誉机制对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基于血缘、亲情和地缘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借贷行为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但灾区农户借贷行为具有非重复性特征,在很大程度决定了农户趋向于选择短期行为,同时由于农户违约的实施机制不可置信且由于金融机构无法在"别人不还,我就不还"等群体性行为中识别个体信誉,借款农户声誉机制传递受阻,进而无法通过声誉机制有效地防范部分农户的道德风险行为。下阶段,在加强农房重建贷款贷后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灾区信用环境建设,不断完善制度实施机制,充分发挥声誉机制的激励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征信体系通过建立一种声誉制度,促进人类合作、提高群体成员效用和福利。个人信用保证机制的征信制度和诉讼制度哪个成本更低、相对价值更高需要客观分析。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研究场景下,声誉机制有引致合作行为的能力;扩展博弈下,诉讼制度的威胁使得借贷者施加一个高的努力程度,提高了社会总剩余。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声誉机制出现以后,存在于每个银行内部的声誉就变成了一个统一、全范围扩展的声誉机制,所以声誉制度比诉讼制度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总剩余。  相似文献   

12.
征信体系通过建立一种声誉制度,促进人类合作、提高群体成员效用和福利。个人信用保证机制的征信制度和诉讼制度哪个成本更低、相对价值更高需要客观分析。在完全竞争的信贷市场研究场景下,声誉机制有引致合作行为的能力;扩展博弈下,诉讼制度的威胁使得借贷者施加一个高的努力程度,提高了社会总剩余。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声誉机制出现以后,存在于每个银行内部的声誉就变成了一个统一、全范围扩展的声誉机制,所以声誉制度比诉讼制度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总剩余。  相似文献   

13.
新医改文件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但现实中如何落实这一机制,如何让本该是利益博弈的双方坐到一起谈判,如何让完全市场化的药企放弃利益最大化的诉求而降低药价?成都市医保局从2010年开始探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的谈判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线投融资平台呈"百花齐放"之势,既有传统银行参与,也有机构投资者参与,更有以P2P为代表的民间社会资本介入。在线投融资平台的风险主要在于投融资双方及中介平台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与信任缺失问题。信任缺失主要是由社会资本(即社会规范、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不发达造成的。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的角度,从政府监管、风险防控、信用保障、投融资双方对接、参与者激励、投融资双方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机制设计上,探讨加强各类在线融资平台的竞争与合作,促进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三农融资难题由来已久且缺乏有效的解决路径,本文利用信息经济学的信贷配给、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的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等理论,分析单一借贷双方市场以及传统担保机制介入的三方市场下三农融资约束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南京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三农发展实际,演绎、建立一种基于农村信用体系与非对称担保机制的三农融资新模式,并在实证检验其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提出三农融资约束的解决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我国农户联保信贷特征,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农户联保信贷的违约机制,依据对农业银行山东分行、福建分行、四川分行、黑龙江分行的实地调研,对比三个农户联保信贷的成功案例,发现依托规模化、产业化、合作化经营可以强化农户的经济和社会关联性,有利于发挥金融机构的惩罚力、社会网络的约束力、互联性交易的粘合力、声誉效应的持续力,保障农户联保信贷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力创建自主知名品牌”已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目标之一,研究品牌声誉理论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审计师声誉机制是社会公众及利益相关者对审计师努力建立声誉、利用声誉获取溢价、毁损声誉以获得利润及付出艰辛重获声誉活动的整体认知与反馈。审计师声誉机制包括形成机制、作用机制、毁损机制与修复机制,这四种机制均有各自的特征,并在时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中体现出长期博弈、价值波动与不规则运动三种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不完全信息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通过促进信号传递、声誉效应约束和征信机制建设等途径,能够有效破解信息不对称瓶颈,改善中小企业博弈的条件和环境,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该思路在株洲市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探索中得到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7年数据为样本,采用bootstrap建立路径模型,检验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路径,并分析绿色声誉在两者间的角色。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实施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存在负向影响,然而伴随绿色信贷行为产生的绿色声誉能够有效改善其绩效。商业银行应加快绿色信贷发展步伐,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以扭转当前的负向效应;同时重视绿色声誉的作用,打造独树一帜的竞争力,降低绿色信贷风险。政府应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日趋完善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为商业银行可持续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互联网银行业开始兴起,但该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乱象。为了解释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本文基于线上个人消费信贷申请者、网络商城以及互联网银行的现实特点,分别建立了两两相应的博弈模型。最终发现:在线上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互联网银行根据信贷发放后的资金回收情况建立事后信用数据库及失信者惩罚机制,能促进该市场进入有效状态。因此,互联网银行可在建立有效事后追惩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挖掘建立行业共享信用数据库以促进该市场的良性发展。在互联网银行与网络商城的合作中,双方采取的合作策略取决于各自可获得的协作收益。因此,双方可通过约定合作收益,来发挥协同作用以最大化各自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