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出口经理人》2003,(4):21-22
中哥两国于1980年建立外交关系。据我海关统 计,建交第一年双边贸易额2207万美元,我从哥进口2155万美元。后来双边贸易额逐年下降,1985年仅为65万美元。从1997年开始双边贸易持续增长,1998年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2001年双边贸易额跃至2.3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3.4%,我对哥出口2.05亿美元,同比增长31.6%,进口2693万美元,同比下降16.2%,双边贸易中中方顺差进一步扩大。在我对拉美各国贸易中,对哥出口已升至第8位。  相似文献   

2.
一、哈尔滨市对俄贸易的基本情况哈尔滨市对俄贸易和全省一样,是随着我国和前苏联关系的恢复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进展比较快.1988年,哈尔滨市对前苏联的易货贸易额只有5517万瑞士法郎,以后逐年发展,到1993年进出口额达到3.17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51.2%.1994和1995两年,对俄贸易下滑,进出口额分别为2.16和1.28亿美元.1996年,对俄贸易有所回升,进出口总额为174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出口391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5%;进口1351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0%,进出口总额占当年贸易总额的21%.其中,易货贸易9177万美元,占52%(易货出口2193万美元,易货进口6984万美元).1997年1至9月份,对俄进出口总额0.86亿美元,进口大于出口,出口821万美元,进口7779万美元.  相似文献   

3.
平衡双方利益--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日贸易持续增长,其中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的增长更是突飞猛进,但与此同时,中日纺织品及服装贸易摩擦也逐渐成为两国经济关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1999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661亿美元,与1978年相比增长12.7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3%,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和从日本进口分别增长17.8倍和9.9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5%和13.4%,中国对日出口增长快于日本对华出口.2000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为831.66亿美元,其中,对日出口41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5%,高于27.8%的全国出口增长水平.  相似文献   

4.
1984年中日两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3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中国向日本出口为59.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7.1%;进口为72.1亿美元,增长46.9%。今年中日两国间的贸易额仍将继续稳步增长。据日本经济贸易界人士预计,今年日中两国的贸易额将达156亿美元。其中日本向中国出口为86亿美元,比84年增长19.2%,进口为70亿美元,增长17.6%。其理由有以下二点。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中,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占有重要位置,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引人注目。继1993年双边贸易、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等大幅度增长,1994年两国经济贸易关系继续发展,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双边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长,日本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1993年中日贸易额为390.4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占当年我国外贸总额的19.9%。其中,我对日出口157.9亿美元,我从日本进口  相似文献   

6.
《大经贸》2000,(12):76-79
中巴贸易概况新中国成立后,中巴两国间就有民间贸易往来,但由于相距遥远,彼此了解不多,贸易额很少,整个50年代,总计也不足800万美元。经过近二十几年双方的共同努力,两国的经贸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在1993年,我大规模增加了豆油等商品的进口,加上巴西实行市场开放政策,中巴贸易出现了重大转折。当年,双边贸易总额达到10.6亿美元。此后几年中巴贸易迅速增长,1997年达到了创纪录的25亿美元。2000年1-4月,中巴双边贸易额6.67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为3.14亿美元,进口为3.5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9.2%、34.12和65.7%。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增速加快,2001年至2004年双边贸易额平均增长28.8%。200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105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35%,提前一年实现200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东盟连续12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同时,东盟还是中国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占中国与东盟贸易的25%。新加坡是  相似文献   

8.
一、恢复邦交以来的中日贸易 1972年9月,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来,双方贸易在原有的民间贸易关系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贸易额除了1976年以外,历年都以较快速度增长。从日本通关统计来看,1972年为11亿美元,1978年达到50.79亿美元,1981年则突破了100亿美元的大关,达103.89亿美元,在日本的外贸总额中占3.52%,在中国的外贸总额中占24.7%。其中,我国对日本的出口为52.9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2.4%,在日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中印双边贸易结合度、相似度、互补性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印度的进口和出口效率,以及中印双边的贸易潜力,提出了中印贸易合作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中印双边贸易额稳步增加,但印度对华出口增长乏力,中方贸易顺差逐年扩大;中印两国贸易关系紧密,贸易产品互补性较强,且在两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竞争性较弱;中国对印度的出口效率小于进口效率,出口和进口贸易潜力最大值分别为794亿美元、177亿美元;互相削减关税增加了两国的总经济效应,且印度的收益大于中国;印度加入上合组织促进了其与中国的贸易增长。建议中国扩大对印度的投资,增加从印度进口,积极推动RCEP尽快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0.
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1972年,双边贸易总额仅为10.4亿美元,2000年增加到831.5亿美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两国贸易发展速度更为惊人,2013年双边贸易额已达3127.06亿美元,比建交初期增加了300多倍,两国成为彼此重要的贸易伙伴。然而,从出口和进口来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双边贸易的推动作用存在差异,相  相似文献   

11.
一、出口贸易额稳步增长,贸易顺差五十六亿元1982年,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向前发展,出口稳步增长,取得了较好成绩.1982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人民币772亿元,比1981年增长5%.其中,出口总值为人民币414.3亿元,比1981年增长12.7%;进口总值为人民币357.7亿元,比1981年减少2.8%,出口与进口相抵,1982年我国贸易顺差为人民币56.6亿元.二、进出口商品构成又有新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一 1986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在改革和开放中健康稳步发展。根据对外经济贸易部门的业务统计,全年出口贸易额为270.03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2%;进口贸易额为327.56亿美元,比上一年减少4.6%。 1986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增加出口,减少进口,压缩逆差我国的出口贸易,在遭受“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的破坏之后,自1977年以来的十年,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增长更快。1986年是连续增长的第十个年头。进口贸易,1986年一改前两年增长过猛的状况,得到了适当的控制,作了适量的减缩。由于出口继续增长,进口适当压缩,使全年对外贸易逆差从1985年的84.1亿美元,下降至57.5亿美元,下降了31.6%,逆差额减少了26.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埃两国贸易发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埃两国贸易额达到88亿美元,同比增长26.5%。其中,中国出口73亿美元,同比增长20.6%;埃及出口15亿美元,同比增长65%。中国对埃及出口主要是机械电子产品、纺织品、汽车和零部件等,埃及对华出口主要是石油化工产品和长绒棉。刚刚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北京行动计划(2013~2015年)提到:近年来中非贸易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背景下,中非贸易仍保持健康发展,有力地带动了双方的经济增长。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举办之际,中国驻埃及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马建春公参对记者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埃贸易,千方百计促进中国企业进口埃及商品。"走进非洲是不少出口企业的梦想,特别是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 2004年中俄贸易额可能超过200亿美元据俄驻北京商务处预测,2004年俄中贸易额可能达到或超过200亿美元。据俄方统计,一季度两国贸易额为44.14亿美元,同比增长35.5%。其中俄向中国出口增长24.4%,达到27.1亿美元;俄从中国进口增长38%,达到17.0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谢瑞霞 《国际贸易》1996,(10):16-17
1992年8月,中韩两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同年,两国政府签署了贸易协定、投资保护协定,以及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联委会的协定。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全面合作开始起步,并随着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加深而得到了快速、稳定的发展,呈现出起步晚、步子大、全面、深入发展的态势。1995年双边贸易额达169.8亿美元,比1994年增长44.8%,比1992年(50.28亿美元)增长了2.4倍;其中中国对韩出口66.9亿美元,从韩国进口102.9亿美元,分别比  相似文献   

16.
尽管贸易额的绝对值一直在增长,但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交往并不一帆风顺。据海关统计,2011年,中国与日本双边贸易总额为3428.9亿美元,比2010年(下同)增长15.1%,比2010年增幅回落了15.1个百分点,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9.4%。其中,对日出口1483亿美元,增长22.5%;自日进口1945.9亿美元,增长10.1%;对日贸易逆差462.9亿美元,收窄16.9%。当前日本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五大出口市场及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17.
根据奥地利联邦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01年1至7月,奥中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6亿美元,其中奥地利从中国进口7.03亿美元,比2000年同期增长21.4%,奥向中国出口3.57亿美元,同比增长61.2%,同期,奥从香港进口3.07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向香港出口1.96亿美元,同比增长22.2%,奥地利联邦商会预测,2001年全年奥地利从中国(含香港)的进口贸易总额将突破12亿美元大关,从而逾越日本成为亚洲地区向奥地利出口的第一大国,2001年上半年,日本对奥地利的出口贸易额为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4%。  相似文献   

18.
一、中俄机电经贸合作概况(一)双边机电产品贸易据我国海关统计,2011年上半年,中俄机电产品贸易额为83.52亿美元,同比增长52.7%.其中,中方对俄方出口82.23亿美元,增长55.07%;自俄方进口1.29亿美元,下降22.66%.双边机电产品贸易额占同期两国商品贸易总额的23.27%,其中中方对俄方出口占对俄全...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日贸易总额达到831.7亿美元的历史最大规模,其中中国对日出口416.5亿美元,从日本进口415.1亿美元,双边贸易基本平衡,照此计算,日本仍然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已经占到中国全部贸易总额的17.5%,其中中国从日本的进口占中国全部进口的18.4%,居从世界各国(地区)进口之首,2001年1月~6月,中日双边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进出口总额达4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8%,如果这种良好的贸易关系能够顺利发展下去,今后1年~2年内双边贸易额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的大关。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俄贸易额为291亿美元.2006年中俄贸易额已达3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依据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技术合作状况,在国际市场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下,今后两年中俄两国的贸易额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但从长远看,传统贸易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要保证两国经济合作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则须要寻找新的合作方向,须要提高双方合作层次,须要改变贸易结构和增加相互投资.中国对俄出口汽车、在俄投资建立汽车厂可以成为这种转变的载体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