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道显 《魅力中国》2013,(29):348-348,364
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忽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健全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导致道德沦丧、社会诚信缺失,给社会和人们带来了很多问题。而实践表明,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随着我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将出现新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改革将更加深入,开放将更加扩大,经济将更加发展,民主将更加健全,科教将更加进步,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这些都迫切要求在全社会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诚信的环境和建立完善诚信的制度。  相似文献   

2.
王冈莲 《中国经贸》2011,(14):271-27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的支撑,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陷入混乱,社会经济就不会健康发展。如果市场失去了诚信,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必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本文论述了会计造假带来的相关危害及成因,并对解决此类问题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呼唤会计诚信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诚信,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要素,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个人必备的基本品质。市场、经济、社会、国家的美好富强,几乎都是首先建立在个人.诚信、企业诚信的根基之上的。这种道理,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讲过多少遍!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诚信,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要素,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个人.必备的基本品质.市场、经济、社会、国家的美好富强,几乎都是首先建立在个人诚信、企业诚信的根基之上的.这种道理,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讲过多少遍!  相似文献   

5.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缺失则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信用缺失不仅会对社会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害,而且对市场经济秩序构成了严重威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没有诚信的支撑,市场经济秩序就会陷入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我国传统的美德,这一伦理规范无论是在人的立身处世,还是在处理政事、治理国家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现代社会同样离不开“诚信”二字,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其运行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以诚信为基础,不讲诚信整个社会就会缺乏共同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正确的行为规范。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变得十分严重,并呈上升之势,如银广夏、ST  相似文献   

7.
会计诚信为发展市场经济所必须,但市场经济发展本身又会对会计诚信产生各种扭曲性的影响.第一,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首先体现为竞争经济,竞争的规则是公开、公平、公正,用以规范竞争者的行为活动.建立市场制度需要两个最根本的条件:一是"产权明确",产权不明确就无法交换,资源优化配置就无法实现;二是"交换必须平等、自愿、没有欺骗",如果不自愿、不平等、不诚信,市场就会提供错误的信号,资源优化配置也无法实现.如果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制度的目的就不能实现,市场制度的优越性也就得不到体现.因此,不搞欺骗,讲求诚信,是建立市场制度的基本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各种社会交往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各种社会都有其特定的诚信体制以促进社会主体之间信任关系的产生。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是以诚实守信为前提的经济往来。但是,我国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诚信缺失的现象大量存在,甚至成为一种公害,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阻碍了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建立关于诚信的模型,得到诚信建立的推论,为诚信制度的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帆 《浙江经济》2015,(22):43-43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产品是现代市场经济得以高效运行的特效商品。当前诚信缺失问题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培育和发展信用产品,以适应信用服务需求快速增长、促进信用交易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论诚信再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对于社会、企业还是个人,诚信都是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大的无形资产。诚信是人类道德明的果实,是市场经济必备的道德观念,因此,要构建市场信用体系,以适应竞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处世之本,兴业经邦之道,它贯穿于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做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业,诚信是其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为企业、社会、政府及相关利  相似文献   

12.
陈舸 《中国经贸》2011,(18):159-15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何时,诚信对于人类的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而商业诚信则是保证商业经营、市场积极运营的灵魂.而当前社会所存在的商业诚信现状是极为令人担忧的。本文主要从分析目前市场经济运行中所存在的商业诚信缺失问题入手.分析产生商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家税务总局把今年税收宣传月的主题定为“诚信纳税、利国利民”,这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法治经济与诚信经济的有机统一。 首先,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它将一切市场行为纳入法律体系,用法律来规范、协调不同利益市场主体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市场经济作为信用经济需要以诚信作为基础,各种经济活动是在交易双方相互信赖的基础上进行的,诚实守信是交易成功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诚信从大的方面说,是国家的形象,从小的方面说是企业的生命。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诚信经济的有机结合,法治是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的保障,诚信是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价格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经济生活交往中诚实、公平和守信用、重信誉的一种重要经济活动的具体体现。近几年的工作实践证明,价格诚信作为市场价格监管的有效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它存在的重要价值。现就价格诚信建设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5.
呼唤诚信     
当前诚信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甚至由道德范畴上升到了法制范畴。 诚信的含义有三个方面,它是规范、制度和人格的统一。“诚”是真挚、诚实的内心态度和内在品格,“信”是指自己的言行在周围人们中建立起的良好信誉。“诚信”作为规范和制度,是人们必须遵守的一种行为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诚信”作为人格,是内在品质与外在评价的统一,是一个人的人品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 但是,“诚信缺失”却无处不在,体现在经济领域,主要是生产经营者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出现的信息失真问题、诚信危机,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热点。这些问题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利于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日益完善,企业竞争也十分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更加重视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并且,对会计体制进行变革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汪丙琴 《中国经贸》2013,(14):114-114
诚信是社会的基础,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社会主义中国本该是一个极有诚信的国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很多方面利益与诚信天平失衡,诚信缺失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市场经济确实与诚信原则有相矛盾的地方,但绝不是市场无道德,而是需要形成新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诚信应该伴随着中国的市场发育而发育,诚信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家和每一个中国公民首先树立的观念和行为准则。当前,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社会的诚信行为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种种失信行为导致了信用危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危害。因此,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和培育社会信用,形成诚信的制度规范和社会环境,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极为重要。可喜的是,我国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今年年内启动,预计两年内完成,企业信用体系也在试点进行。信用问题,也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不仅议案提案多,而且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本刊特开辟诚信专栏,选编了政协委员有关这个问题的两篇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企业诚信是指企业在市场交易活动中对客户履行交易时的承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诚信,不仅是社会和广大用户对企业的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首要条件和立足之本。如果诚信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经济就没法从根本上得到发展。本文从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原因、重要性以及完善诚信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民企发展的支撑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20年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定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也就是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21世纪前20年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要真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重视诚信人的培育,加快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的建设,以建立一个以诚信人为基础的诚信经济和诚信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