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公益林的生产不能依靠自身的价值来维持,它必须要有外来的经济补偿。同时,广东是属于集体林区,大多数森林权属于集体或个体林农所有。林农是以经营林业为主要的谋生手段和经济来源,而纳入生态公益林体系的林地,都是需要保护而不允许采伐的林木资源,这将直接影响林农的经济收入,需要制定出一套合理的补偿制度。理顺分配关系,保障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才能稳定生态公益林的经营。一、生态公益林体系的建设与管护生态公益林是根据我省自然环境平衡生态的需要而划定的非商品林经营体系,主要是沿海防风固沙、沿江护岸、涵养水源、农田…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林地与林地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地既是经济意义上的土地资源,又是生态意义上的“森林资源”,具有双重法律属性。《农村土地承包法》中的林地,是“土地”;而《森林法》中的林地,是“森林资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林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期一般为30-70年。并可派生出林地转包权、出租权、互换权和转让权等。《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的妇女的权利,是我国法律首次关注妇女的环境资源权利,是妇女环境权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地产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地产权制度是规范林业经营的基本条件。目前,我国集体林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存在产权关系模糊、权能边界不清、流转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界定林地产权、稳定林地所有权、将使用权上升为物权以及建立有效的林地流转制度等措施,为解决林地产权制度缺陷提供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目前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研究较少,文章将其应用于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中,以期对广西农业发展提供借鉴。[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农业领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分析,将广西农业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用地,以2007—2016年广西农业数据为依据,分别计算其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畜牧产品人均生态足迹及承载力。[结果](1)2007—2016年广西耕地和林地表现为生态盈余,草地和水域表现为生态赤字;(2)广西耕地、林地、草地和水域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生态足迹持续上升,耕地和林地生态盈余能力逐渐减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容乐观;草地和水域生态赤字现象逐年加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结论]目前广西农业生态承载力已经或将要无法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政府给予一定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以1996年和2009年两期数据为基础,结合湖北省生态功能分区,对不同的生态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对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产生核心影响的是林地、草地以及耕地之间的剧烈变化;湖北省整体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有所增加,但局部存在结构性问题;2鄂西三大区及幕阜山地区作为湖北省生态屏障,退耕还林的实施使其生态服务功能大幅增强,武汉地区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大力恢复水域和林地,取得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效果,而保耕地的任务则基本转嫁于鄂中地区以及桐柏-大别山地区,其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减少或增长微弱;3湖北省东西四大山地必须加大对林地的保护力度;武汉地区需控制对耕地的侵占,减轻其他地区耕地保护的压力;鄂中地区则必须注意水域的保护及恢复,加强林地尤其是沿江防护林的建设。同时可通过实行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政策,以弥补地理空间上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律制度,尤其是林地保护司法制度,还存在林地刑事司法保护立法供给不足,刑事司法对林地犯罪行为打击乏力,以罚代刑现象较多、刑事处罚偏轻,对地方政府的林地违法行为缺乏有效的司法制约机制等问题。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解决林地保护司法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刻不容缓。可从完善相关刑事立法,建立健全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充分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保护林地资源的作用等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利用林地养鸡已成为养殖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体现了生态养殖,增加了林地收入,生产的鸡肉、鸡蛋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由于这种养殖模式管理粗放,稍有不慎即可造成损失。因此,搞好林地养鸡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国有林场经营区内的林地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林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有林场最大最重要的资源资产。没有林地,国有林场的发展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随着我国和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外延拓展、房地产开发、工业园区建设等项目征占用林地越来越多,林地的价值也迅速提升,地方政府或部门征用或占用国有林场经营区内的林地面积逐年扩大,城区周边老百姓或村民侵蚀、侵占、  相似文献   

9.
九寨沟景区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平衡是保证九寨沟景区吸引国内外游客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良好的林地生态系统更直接性的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持续性发展。因此,在"8.8"九寨沟地震后,应尽快组织对受灾林地进行数据统计和恢复工作,促使九寨沟景区环境恢复生态功能,完成景区灾后重建。依据九寨沟损毁实际,提出了景区林地修复的重点和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退耕还林的深层次思考——以长江上游云南省境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毁林开垦、陡坡耕种是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将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退耕还林,是阻止生态进一步恶化,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生存环境的重要举措。但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的退耕还林工作中,涉及的不只是耕地转为林地的土地利用形式的改...  相似文献   

11.
企业生态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将企业生态的有关知识运用于农业企业就形成了农业企业生态。本文试图从农业企业生态角度分析其系统的概念、系统平衡的内容与意义,以及农业企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实现途径,以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回顾我国林业发展史,“三林”问题困扰我国多年,“18亿亩耕地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43亿亩林地却没有解决13亿人口的用材问题,更没有满足社会对生态的需求”。究其原因:我国林业长期处在产出率不高、林区发展落后、林农收入偏低的水平,“三林”问题颇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保护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对建设项目占用自然资源的审核日趋收紧,建设项目用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新梳理和制定。梳理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的主要环节,针对当前管理中存在问题,探讨了推进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现行林地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了当前“多规合一”背景下确定林地保有量及空间布局的主要制约因素,并结合江苏省南京市的实践,建立了“明确统一底图底数—优先规划保留林地—统筹规划占用林地—新增规划补充林地—综合平衡规划目标”的技术路线,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视角下的林地保有量及空间布局的规划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林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以木材及林产品为主的经济效益,转为获取经济效益和生态社会效益并重。为了协调林地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矛盾,将林地资源划分商品性林地资源和公益性林地资源,实行分类利用。商品性林地资源经营利用以盈利为目的,其价格是所能提供地租的资本化。而公益性林地资源经营利用以生态社会效益为主。其价格只能是输出效益的货币化。二者的价格内涵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应进行分类评估,评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6.
以伊春市2003~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伊春国有林区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伊春林区生态盈余较多,生态压力指数较小,处于安全状态,但是生态盈余度与生态压力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从单个因子来看,草地均处于生态赤字状态,林地对伊春生态盈余的贡献率最大,剔除林地后的生态压力指数处于稍不安全状态。针对伊春生态安全现状,提出将生态足迹作为一种地方生态环境考核指标、通过合理规划来控制牧草地的开发利用、发展低耗能、低污染的绿色环保产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从数量、质量和生态3个层面构建了林地资源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进行综合测试。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1年、2004年、2006年、2010年的林地资源都处于基本安全状态,表明林地资源的服务功能良好,生态系统较稳定,林地资源经济、社会安全问题都较少。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是影响黑龙江省林地资源整体安全的决定性因素,生态安全虽然影响力较小但其不断恶化的状态会对林地资源的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障并提高黑龙江省林地资源的生态安全,进而持续提高黑龙江省林地资源整体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林地资源需求的加大,以及开发建设的不合理导致林地资源被破坏,对于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建设对于实现社会的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林地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重要性出发,对其现状进行剖析,并且提出了林地资源保护管理和生态林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在林地果园养鸡,利用鸡为林地果园除草、治虫、积肥,林地果园又为鸡提供适宜的光照、清新的空气,高温天气更有天然阴凉的小气候。因此,林地果园养鸡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环境生态、经济效益好的养殖模式。但林地果园养鸡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鸡的生长不均衡,即使是饲养同一批同性别的鸡,出栏时重量差异常达0.5kg之多,这很不利于全进全出,影响鸡的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主要还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其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改变,为探究湘西州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变化过程,从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响应生态环境保护。以湘西州2000—2020年每十年为一期的共三期数据,利用强度分析模型自上而下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湘西州土地利用格局以林地为主,面积占比70%以上;间隔层上,2000—2010年变化缓慢,2010—2020年变化快速,且面积变化有相同趋势;类别层上,建设用地的变化最活跃,林地的变化最稳定,但后者变化面积最大;转移层上,耕地是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来源,林地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且耕地转换为林地的强度大于林地转换为耕地的强度。西部大开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如何集约用地是目前开发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