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在微观管理、宏观调控及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根据财政部最近发出的信息质量报告,在对外贸、电信、汽车、机械等159户企业和为这些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117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共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资产失真度0.95%,所  相似文献   

2.
保定市是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最早进行企业并购的城市。回顾该市企业并购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企业并购既得益于对改革实践的不断探索,也来自人们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不断认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并询在行为主体、运作程序、法律环境以及作用上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保定市企业并购的历程1.1984-1988年为探索阶段。1980年至1989年期间,国家财政对保定市的投入不足4亿元,客观上迫使市政府把注意力放到提高现有存量资产效益上。1984年,市政府将4户亏损企业并入或卖给了优势企业,把劣势企业的产权和经茗权集中到优…  相似文献   

3.
孟祥森 《铁道财会》2004,(Z1):52-56
铁路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不良资产问题的隐忧长期不为人们所重视。我局以2003年9月30日为清查基准日的资产清查共清查核实的资产清查损失为17.2亿元,其中: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资产损失为11.6亿元,占资产清查损失总额的67%;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确定的预计资产损失为5.6亿元,占资产清查损失总额的33%。大量不良资产滞留于企业各资产项目中,一方面粉饰着财务状况,另一方面又掩盖着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4.
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这并非企业盈利所获,所以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不作收益、而作为所有者权益增加处理;而税法中则要根据不同情况,要求企业把接受捐赠的资产作为收益,计入企业应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5.
按照1999年国家出台的工业企业划分标准,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以上者为大型企业;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者为中型企业;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下者为小型企业。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具有以下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物业管理》2014,(11):J0081-J0081
作为国家一级物业管理资质企业,北京亿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简称“亿展公司”)一直致力于从三个方面向现代物业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对跨地域、跨业态的在管各种项目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成为企业的灵魂,更好的凝聚、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总会计师》2005,(11):46-49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集团公司)成立于1994年9月,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2亿元。以中广核集团公司为核心企业组建的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简称中广核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大型试点企业集团,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目前属于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2004年集团的资产总额为573.8亿元,净资产额20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1.8亿元,利润总额23.3亿元。在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集团按资产总额排序为第51名,营业收入排序为第166名,按利润排序为第22名,  相似文献   

8.
杨宗祥曾是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农民,现在掌管着一个现代化企业,拥有1亿多资产,年产值5个亿,产品畅销国内外杨宗祥成功的经验是:走滚动发展的道路,边干边学,摸着石头过河,在企业由小到大中与企业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9.
短短的10年间,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从只有7个人、5万元资产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四大知名品牌和十多个子公司的现代大型私营集团;现有员工2875人,企业资产总值7亿元。  相似文献   

10.
以资产经营带动经营结构调整肖向阳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资产经营浪潮席卷全国,这为处于经营困境的物资企业带来一线生机。物资企业应该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把资产经营作为扭亏增盈、摆脱困境的切入点,使企业经营步入良性循环。笔者认为:根据目前物资企业的实...  相似文献   

11.
《河北企业》2003,(4):45-45
<正> 民用实物资产少据统计,俄罗斯国民资产(此处应指民用实物资产)总价值为252060.04亿卢布。会计师计算了所有创造国家财富的机床、工厂、楼房、轮船等的价值。集体的牲口,甚至家庭财产都算进来。即使把所有企业的股票聚拢来装在一个大口袋里,也只卖出不到5000亿美元。俄罗斯10家绩优公司在交易所的股票总价值为980亿美元。这还不及美国一家大企业的资本估值。自然资源低估去年,俄罗斯几乎所有地下资源都成了国家机密。因而,在最新统计手册里找不到"钻石"和"耐火粘土",更别说石油了。根据该国国家渔业委员会数据,俄罗斯经济区的水生态资源总价值为7.3亿美元。这个估价非常  相似文献   

12.
1前言根据2003年2月国家四部门下发的《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企业大小的划分以年末从业人员人数、资产总计及全年产品销售收入为指标。新标准规定,同时满足人数2000人及以上、资产总计在4亿元及以上、产品销售收入3亿元及以上的企业,为大型工业企业;人数在2000人以下、或资产总计4亿元以下、或产品销售收入3亿元以下,但须同时满足人数300人及以上,资产总计4000万元及以上,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为中型工业企业;其余为小型工业企业。按照上述标准,CQC厦门评审中心对2002年度新评审的近300家企业的统计结果表明,大企业只有…  相似文献   

13.
激发国企的活力和提高国企资产的竞争力已经刻不容缓,当我们把眼光投向国企资产时,却惊诧地发现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这些资产的存在导致企业整体资产质量水平降低,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已成为企业自身发展和国企改革的严重阻碍。如何治理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以改善国有企业资产的状况?笔联系实际,浅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众多企业业绩也受到影响,这既体现在企业主营收入上,也体现在巨额资产减值损失上。据中国证券报信息数据中心对367家上市公司统计,2008年资产减值损失108.54亿元,比2007年的55.78亿元上升95.33%,  相似文献   

15.
一、丧失诚信原则的原因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目前已日益成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现阶段,“信用缺乏”已成为我国会计市场上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据我国财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国有企业会计报表时,有81家虚列资产37.61亿元,89家虚列利润27.47亿元,而在2000年度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中,在被抽查的159家企业中,资产不实的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不实157户,虚增利润  相似文献   

16.
颖一  梁海松 《英才》2006,(8):64-67
他拥有自己的企业,却要给别人打工。他从事的行业,一个是充斥数字的保险业,一个是与艺术品为伍的拍卖业。他用10年的时间,一手将泰康人寿创办起来,从6亿元资产发展到现在的600多亿资产,近800万客户,2005年的保费规模达到178亿元。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国内有许多企业没有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产看待,更没有一套规范化的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在与外方合资时,中方的许多专业人才、熟练技术工人白白地投入合资企业,造成了企业大量资产的流失。其实,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  相似文献   

18.
《山东企业管理》2007,(1):10-14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济钢)始建于1958年。资产总额374亿元。产品以中板、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为主。多年来,济钢从战略上超前认识资源和环境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把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社会道德标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当代企业家的历史责任,以观念创新为先导,紧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致力于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实现了发展的质量、速度与结构、效益同步提升。2005年生产钢1042万吨,列行业第七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厚板生产、出口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6亿元、利税31.6亿元、利润19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列行业第五位?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循环经济示范单位。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济南钢铁股份公司进入全国上市公司最佳运营绩效50强。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之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云 《中国质量》2001,(5):11-15
根据由国家计委牵头,国家统计局、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共同参与修订的我国新的<大中小型工业企业划分标准>,我国大型企业的标准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亿元及以上;其中,特大型企业的标准定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亿元以上;中型企业的标准为年销售收入和资产总额均在5000万元以上;其余的均为小型企业.  相似文献   

20.
误区一:资金越多越好 资金是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原动力,因此不少企业把理财重点放在筹资上,总以为只要有了资金,企业经营就会如鱼得水。事实上,很多企业的资金并不缺乏,缺乏的是营运资金以及运用资金的能力,其结果导致优质资产少,劣质资产多,资产流动性差,变现能力不强。一个企业应拥有多少资金,必须与其自身的经营规模、投资方向相适应,一味追求取得增量资金而不盘活存量资产,往往是其经营失败的祸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