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韬  甘焕凤 《征信》2021,39(2):47-51
通过文献梳理法,总结归纳中国信用评级有效性,发现以往的研究大都认为中国信用评级无效,而近年却有研究结果支持部分有效.梳理已有研究,从中发现有效与无效的侧重点与交叉点,提出四点建议:规范评级市场收费制度,增强评级机构独立性;改进信用评级模型,增强评级识别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增强政策约束作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也称为资信评级、信用评估或信誉评级,起源于19世纪美国的商业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指在信用关系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对金融机构、债券发行机构、个人等市场参与主体,就其违约概率、金融市场工具信用风险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并以专门的符号来标明判断结果。  相似文献   

3.
建立健全买方信用评级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信用产品创新不断,信用产品整体的信用风险也不断加大和外化。所谓信用风险的加大是指以往信用产品的发行人绝大多数是资产和效益都较好的大型央企、国企,并且都由银行提供担保;而现在发行人已经扩展到中小型民营企业,且银行不再提供担保;所谓信用风险外化是指信用风险逐步从发行人(担保人)转移到投资人,2006年的“福禧事件”险些让福禧短期融资券的投资人血本无归,其后也陆续有一些短期融资券出现偿付风险,造成较大的市场波动。  相似文献   

4.
如何建立我国的保险信用评级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信用评级能够提供客观、公正、完整的保险业信息,从而降低保险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成为保险行业中不同参与者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国际上一些国家信用评级制度模式的做法,分析了信用评级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提出应在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的法律地位、市场规则,发挥其对金融监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韩东  王述芬 《上海保险》2011,(4):29-30,46
《纽约时报》作家弗里德曼在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说:“我们生活在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里,一个是美国,一个是穆迪。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降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也就是说,谁能够决定一国主权债券的信用级别和债券市场的价格水平,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起,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根据总行信用评级市场监管工作要求并结合辽宁实际,在不断培育市场的同时积极探索,着力建立健全信用评级现场检查制度。通过检查,有关部门停止了部分信用  相似文献   

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有舆论认为美国信用评级对危机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实,评级机构的运作盈利模式本身就是华尔街一个组成部分(请看本栏目文章《揭秘评级机构背后的盈利模式》)。今年以来,信用评级问题一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事件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欧洲债务危机(请看本栏目文章《三大评级机构引爆欧债危机》),一个是7月11日,中国大公国际资信评级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份国家信用等级报告,此举被视为一种另起炉灶的做法,改变了由西方评级机构垄断资本市场的局面(请看本栏目文章《与西方评级机构抗衡大公首发中国声音》和“美国控制中国2/3信用评级市场》)。  相似文献   

9.
汤钟尧  沈彦菁  郑飞 《浙江金融》2007,(11):50-50,55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促进银企关系和谐发展,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与信用环境,2007年9月22日,由嘉兴市金融学会主办,嘉兴学院商学院、嘉兴学院经济学院和浙江金融杂志社协办的"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建立和谐银企关系基础的论坛"在嘉兴学院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10.
11.
论构建中国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的微观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出现了较严重的市场失灵;一方面某些保险人及其行为代理人违背诚信原则,引起了公众的信任危机,抑制了保险市场的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保险人之间的无序竞争,恶性竞争态势牺牲了保险市场的经营效率。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保险市场交易主体之间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分布格局所致。本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提供了一个矫正我国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状态的制度安排-保险信用评级制度的微观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13.
近期,看空中国的声音再次不断响起,国际投行及评级机构纷纷发表唱空中国论调.自3月中旬摩根大通率先发布报告建议减持中国股票后,高盛、瑞银等多家投行随后也发表看空A股的言论,4月,国际著名评级机构穆迪和惠誉也相继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这是1999年以来国际评级机构首次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债券信用评级还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评级质量不高、无序竞争等问题,难以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权威性的服务,阻碍了信用评级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防范信用风险、增强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等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究其根本原因,解决相应问题:一是加快征信立法进程,协调强化监管,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债券市场评级外部环境;二是评级机构自身应完善内部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自律合作,努力树立行业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16.
连立帅  朱松 《金融研究》2023,(10):125-144
如何完善对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从而提升信用评级质量、促进评级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内监管机构迫切关注的问题。2021年开始我国调整了债券发行强制评级要求,在保留对主体评级强制选择的同时,将债项评级的选择由强制调整为自愿,这一政策的实施,将长期影响评级市场的竞争格局以及评级机构的迎合行为。针对强制评级政策的调整,本文研究发现:取消债项强制评级后,保留债项评级的发行人数量与债项评级质量均下降;而当评级机构声誉较高时,信用评级质量下降程度较低。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关系主要存在于评级机构竞争程度高、客户重要程度高及首次发行的情形。本文还发现,取消债项强制评级后,保留债项评级的发行人评级膨胀,会降低债券融资成本,表明债券市场并未充分意识到信用评级存在膨胀问题,促使发行人寻求虚高信用评级。本文的结论表明,取消债项强制评级政策一方面会增强评级机构之间的竞争程度及评级机构的迎合动机,短期降低了信用评级质量,但另一方面债项评级的选择由强制调整为自愿之后,评级市场的声誉机制能够发挥作用,长期而言有利于“市场驱动”的信用评级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7.
18.
《安徽农村金融》2008,(8):10-11
全省农行法人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培训班于7月28日至29日在阜阳培训中心举办。各二级分行信贷管理部门、公司业务部、机构业务部、农业信贷部等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省分行信贷管理处、公司业务处、房地产业务处、机构业务处、资产风险管理处、农业信贷处、国际业务部、大客户部等相关部门的代表共155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9.
1.依法合规建立个人客户信用评分制度。目前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联合征信缺乏制度保障,信用信息采集不充分,对个人合法权益如隐私权和知情权等权利的保护有待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因此,国家要加快个人征信立法工作.尽早出台《个人征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的渠道.内容和对外公开的范围.明确征信机构、信息提供部门、信息查询单位以及个人信息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范运作程序,保证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沿着法制轨道进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经济成份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加之近年来,买方市场的持续升温,有效需求不足,人们对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的理念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社会大量逃废银行贷款、拖欠货款、税收,违约和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披露虚假信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