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描述实际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奥肯定律”一直在中国水土不服,这固然有中国处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脱节即资本替代劳动的因素,但也有失业率和GDP统计偏差的因素,而不准确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会误导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和江苏三省,1978-1996年耕地资源面积减少与GDP增长过程具有一定时空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减少与GDP增长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在地区差异上,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的江苏省耕地面积减少与GDP增长间的关联程度要高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湖南省和四川省;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耕地资源面积的减少将会由超前型减少转为滞后型减少。最后,作者由上述分析得出了三点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推进集团化是上海跨世纪发展的战略举措1.集团化是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经济的集中度必然提高,必然会出现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现在,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而且是连续十几年保持高速、稳定增长态势。在这种宏观背景下,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可以说是到时候了。上海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民经济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跨上一个新台阶,人均GDP从1000多美元增加到近3000美元。这标志着上海经济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的…  相似文献   

4.
受上世纪九十年代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在1998年进行了财政和货币的扩张政策以刺激中国经济。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扶持房地产市场以带动经济的发展,每年房地产行业为我国GDP的增长率贡献在2%。经过几年的发展,自2004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泡沫,房地产是否过热和泡沫程度的大小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分享经济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信息整合、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原则上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经济活动。1979~2015期间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是9.7%,而根据近五年7%的均速,专家预测2017至2020年我国的GDP年平均增速将达到6.5%。虽然增长速度下降,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一个比较上层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样的发展速度是比较合适的。而GDP的年增长率下降原因有国内投资减少、市场需求不足、供方竞争压力大和外国企业的进入对我国本土企业发展造成的威胁等等。本文主要分析分享经济下中国的发展是否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前三个季度,GDP增长率为8.5%,工业增加值增长16.5%。不过,在这样的高增长面前,关于中国经济的种种争论可能会再次升温,如经济是否已经过热,未来一段时间中国需要更警惕通胀还是通缩,这种高增长是否是健康的、可持续的。不同判断也将导致不同的宏观政策取向,并将进而对2004年的中国经济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江苏经济何以难敌浙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奇洪 《中国改革》2004,(11):51-52
进入21世纪,江苏经济虽然也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在增长,但以民问资本为主的浙江经济则以高于江苏经济增长速度在发展。更为引人注目的是,2004年下半年起,依靠外力和政府强势推动的江苏出现了边际生产力递减和外部投资“断奶”、经济增长难以为续的状况,在走访江苏沿江城市途中,一些基层官员也纷纷向笔者表示了这方面的担忧;而浙江则出现了资本大量外移,成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GNP大干GDP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重化工业高速发展和资源高度依赖以及高投资拉动带来的增长,主要依靠数量扩张,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非常有限。鼓励发展高技术产业对提高国民经济的竞争能力和结构升级、带动就业、缓解城乡差距等都至关重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经济自身扩张动力增强、国际经济强劲增长和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和温和通胀并行的较好局面。预计全年GDP实际增长率可达9.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控制在4%左右。但是,在年初的投资过热和随后的宏观调控中,也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严重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和问题。随着我国对外经贸联系的增强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运行双向影响的加大,在形势分析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九五”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上海的经济继续以较高的速度得到了增长,2003年的GDP达到了6250.81亿元,比1995年的2462.57亿元增加了1.5倍,近八年来GDP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1%。上海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但表现在GDP总量的扩张上,而且也反映在产业结构的升级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政绩考核不能再以GDP挂帅,不能再把经济增长视为优先考察的约束性指标。现在看来,要把地方导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就要求在考核方式上真正有所突破。行政考核“去GDP化”,政府自然会把过去用于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改用在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在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自然环境出现恶化的背景下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如何让GDP增长与环境保护实现共生成为当前我国发展中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推动GDP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为前提,从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两个方面对和谐处理GDP增长与环境保护关系的问题作出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兵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是,由于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我们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上升,对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依靠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克服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 呼唤着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将是今后我国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全国批准建设用地审批量呈现先快、后慢、年末强势反弹的趋势2006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对土地资源需求旺盛,可以预料,2007年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重压力加大,土地违法形式多样并且量多面广,资源保护和监督管理的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资源消耗与绿色GDP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供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消耗代价巨大,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消耗速度过快、消耗量过大,自然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利用结构不尽合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在21世纪前期自然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是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制度创新方面的切入点,当前绿色GDP核算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有一定进展,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须尽快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6.
GDP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范畴。GDP增长。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单纯生产量和速度的变化;经济发展,是整个经济活动对人们有益度的全面反映。GDP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GDP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只有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发展经济。才能保证以GDP的增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99—2016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耕地资源与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就证明了耕地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教育投入和技术创新都是耕地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在这4个因素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尤其重要。耕地资源通过挤出人力资本而间接抑制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居民个人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居民个人消费信贷总量与GDP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应用协正理论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居民个人消费信贷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居民个人消费信贷已经同我国的经济增长确立了稳定的长期正向关系,居民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重化工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的工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发展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于轻工业。但按传统模式发展重化工业将会受到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制约,难以为继。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应从重化工业入手,通过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调动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中国渔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以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为视角,利用1995—2010中国大陆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实证了中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结构变迁,以及信贷、股票和保险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结果显示:中国金融总体发展水平对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金融总体结构变迁并不利于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信贷和保险市场发展显著地促进了渔业人均GDP增长,但保险市场促进程度相对较小;信贷和保险市场发展对渔业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股票市场发展对渔业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文章在对结果进行解释后,提出了中国金融发展促进渔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