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中西三大地带保障房、高档房与普通商品房交互作用。保障房对普通商品房价格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烫平作用,东部和中部地区尤为显著;西部地区保障房建设的外溢效应使得当地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出现了上涨。高档商品房的建设拉高了全国范围的房价,东部地区影响最大;实际利率对房价的影响很小。为此,政府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划分阶段梯度实施保障房政策,严格控制别墅等高档房的建设,并对高档房征收高额房产税。  相似文献   

2.
重庆计划至少有20%的群体住房将由保障房提供。目前公租房建设资金除了约20%由财政解决,其他还要靠土地出让收益、银行贷款以及发行债券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住房价格的快速上涨,不仅加重城镇居民的生活负担,而且抑制其他方面的消费需求。本文选取西安市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数据作为研究,保障房的发展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情况作为代表,通过保障房建设对西安市商品房价格的影响进行分析,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发现,保障房建设对西安市房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晔  黄晓虹 《财政研究》2022,(10):16-32
本文研究土地出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出让总量的增长刺激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因果识别后依然成立。但土地出让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和动态性,具体表现为,出让住宅用地在短期内抑制了居民消费,但廉租房与保障房的供地对消费则具有显著的正向动态效应;工业及商服用地的出让对消费具有短期的正向刺激作用;其他用地与消费在短期内则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地方政府选择土地出让策略时应关注土地供应的动态影响,保持土地供应的长期稳定性,以此平滑居民消费预期,同时优化供地的结构,优先保障廉租房与保障房用地的供应,推进住宅租赁市场的改革,以此激发居民多层次的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5.
政府准备启动耗资人民币1.3万亿元的大规模保障房建设计划,在一年内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未来五年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项目所需资金规模约等于2009年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经济刺激计划。保障房建设的政策目标是解决供应不足,但供应不足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虽然官方并不认同根据全国用电量推算出可能有6450万套空置房,但没人能否认中国有大量住房可供使用。不过,这些住房被囤积在开发商和投资者手中。有廉价资金来源的开发商和投资者根本看不上出租房产那点收益。  相似文献   

6.
一、保障房建设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未来五年全国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各地的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用地供应不得低于住房用地总量的70%。  相似文献   

7.
保障房建设的投资诱发效应——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帷幕已经拉开,2011年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和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目标将取代商品房成为经济新的拉动点。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将带动上游行业快速发展,本文采用产业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三类行业需求增加最快:非金属和金属建材业、运输服务业和能源行业。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保障房建设对其上游行业的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并对保障房建设引发的投资布局和投资机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夹心层"的房子该怎么解决2007年可以认为是中国保障房建设元年,往年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偏离了保障房的轨道,有逐步走向次级商品房的倾向。2007年下半年以来政府在保障类房屋建设上作了  相似文献   

9.
随着当前住房问题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人买不起房,政府推出了3600万套数量的保障房建设,一方面解决了当前的住房问题,另一方面调控了过热的商品房市场.保障房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此规模巨大的保障房,然而财政资金的可持续性来源成了制约保障房建设的一个瓶颈,解决好了财政资金配套问题,保障房的建设任务才能如期完成,同时也弥补了政府在住房保障领域多年的缺位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理财》2011,(8):16
7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土地管理工作。温家宝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控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力保商品房用地供应,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推进商品房用地供应由价格主导向双向定价、配建保障房等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全国保障房建设采购平台将从源头严把建材质量关,在保证保障房建设质量、推动保障房顺利开工的同时减轻各方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资金压力各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推进保障房建设,在建设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的重压之下,一些地方保障房项目接连曝出的质量缺陷引发公众忧虑:保障房是否会出现"低保障"现象?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国家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出台的限贷、限购、限价以及加大保障房建设的调控政策一直在持续,三线城市大庆市从增加供给出发缓解供需矛盾,新商品房供给数量同比大幅上涨,与此同时新房成交也呈现出价升量涨的走势。本文深入研究大庆市新房交易的特点,分析了房产市场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司大股东:天房集团实力雄厚,业务涵盖土地一级整理、商品房二级开发、保障房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公司是天房集团的主要房地产开发运作平台,具备地处天津的区域优势,保障房开发体量大,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极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媒科技》2011,(7):36-39,9
身具调控工具属性,并成民生符号性产品的保障房,注定在聚光灯下成长。自2010年5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称住建部)与各地政府签订《2010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以来,新建580万套保障房就被置于公众视线的焦点,而2011年建设计划中,这一数字更被调整为1000万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保障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各地采取了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其中共有产权保障房模式在全国很多地方试点,适用的保障房类型也从原来的经济适用房扩展到廉租房。"租售并举"的共有产权保障房模式可以缓解保障房建设中资金紧缺等困难,但也存在一些缺点,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16.
保障房建设已成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举措,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保障房的建设遭遇着资金短缺、土地供应不足、建设质量令人堪忧等瓶颈。本文针对当前的形势,就资金短缺、土地供应不足、建设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住有所居是我国住房保障体制的目标.在当前普通商品房价格高企背景下,中低收入家庭居住困境日益凸显.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保障房覆盖率显著提升,但资金不足、分配不公、管理低效等问题制约了保障房的健康稳定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引入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机制作为保障房领域的新型发展方式,通过对PPP的特征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了PPP在保障房领域运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名博议论     
《金融博览》2011,(5):12
谭浩俊:央企参与保障房建设要做到"四不争"国资委日前发文表示,中央企业要积极参与到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中来。在保障房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地方政府筹集资金和建设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国资委非常及时地要求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如果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出成效来,不仅有利于加快保障房建设步伐,尽快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问题,而且有利于改善央企的社会形象,提高央企在社会上的地位。那么,央企如何参与保障房的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呢?笔者认为,要做到"四不争"——不与民争利、不与民营资本争地盘、  相似文献   

19.
保障房建设已成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举措,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保持经济稳定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然而保障房的建设遭遇着资金短缺、土地供应不足、建设质量令人堪忧等瓶颈.本文针对当前的形势,就资金短缺、土地供应不足、建设质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证券导刊》2011,(14):42-42
2011年房地产行业延续了2010年以来的行政调控基调,主要城市2月份成交量跌幅已经超过去年“4.17”调控时的水平,一线城市价格也开始回落,政策收效明显。另外,需求方面,限购令、限贷政策和保障房建设是影响商品房成交量的三大重要因素。限购令使购房需求在城市之间和时点之间发生转移;限贷政策影响了资金实力稍弱的投资型购房者和收入较低的自住型购房者;保障房也将分流一部分商品房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