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北方的重要核心区。其产业结构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成为衡量地区竞争力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文章通过对2009—2018年以来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情况进行总体分析,更直观地阐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且可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是我国当前的重大国家战略,有利于建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和推进区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目前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职业教育的协同化,职业教育为京津冀地区经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平台。本文主要研究职业教育服务在京津冀地区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二者存在密切关系。 文章通过对京津冀地区 2007~ 2016年的环境规制水平进行测度,并研究其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发现京津冀地区环境规制水平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且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存在负面影响,研究期内环境规制水平提高会导致产业结构愈发不合理。 最后文章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何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良性的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成为研究的重点。中国的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的繁荣已经带动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作为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对周围的带动作用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京津冀一体化的提出就是为了带动这一区域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了解京津冀三地的三次产业的现状和占比情况,本文利用相似系数的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趋同状况利用协整的方法对京津冀地区的第三产业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做了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整体趋同且北京的第三产业对河北的第三产业有带动作用二者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1年~202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熵值法、耦合协调度、障碍诊断模型,旨在探寻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为经济发展提供建议。本文结论如下: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结构优化综合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二者之间协调发展水平依次为中级耦合协调、良好耦合协调、初级耦合协调;三个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阻碍各不相同,需要各自对症下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仍然是三个地区推动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基于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趋同现象,主要存在于三次产业的宏观结构中,当把研究进一步推进到工业行业内部的中观结构甚至是工业内部具体优势产业的微观结构时,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则大大降低。京津冀地区主要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基本上是建立在各主要城市资源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尽管有些产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但在许多情况下竞争是适度的,很少存在所谓的由于重复建设而导致的恶性竞争。后金融危机时期,为克服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实现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京津冀都市圈的现实发展情况,通过对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地区知识人才的储备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利用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三个方面,从而评估出京津冀的发展潜力与实力。在此基础上建议京津冀地区加强协调机制,调整人才福利政策,加大外资吸引力度并加强外资监管。  相似文献   

9.
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于提升产业结构、节省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北京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空间受限于成本资源瓶颈,产业结构中高端服务占比较低,京津冀产业间协同性较差。本文提出四点建议,引导低端产业向津冀二三线城市转移,形成京津冀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的梯度发展布局,提升北京市服务外包产业结构,推动京津冀服务外包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汤婉君 《商》2014,(49):93-95
京津冀经济圈地缘政治、经济优势显著,但是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本文对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结构升级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基本对外贸易状况进行了阐述。同时,本文采用了定量的研究方法将外贸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做了相关的实证回归,得出该区域的对外贸易是在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开展的,同时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产业结构升级,该区域实现了外贸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良好互动。最后,本文提出了以对外贸易为切入点,如何促进京津冀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己经成为当今中国及京津冀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针对京津冀的发展情况,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的要求。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定位的不同,这三个省和市在各自产业结构发展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面临不同的机会和挑战,有不同的发展愿景和利益诉求。产业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京津冀第二产业趋同是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在一体化进程中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本文在对京津冀第二产业结构趋同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论述,促进京津冀地区第二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同时,河北省的生态环境保护进程缓慢,凸显了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是河北省缺乏区域整体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其次是河北省在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缺乏区域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再次是河北省的雾霾治理方案缺乏有效的区域性实施对策;最后是河北省在产业结构部署和产业布局问题上缺乏整体性原则。根据以上现状,本文提出了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对策,针对理念指导建设,树立京津冀地区环境保护的一体化理念。通过长效多维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来保证河北省的生态环境治理所需的财政资金来源。河北省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鼓励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在深入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不断完善民生问题,服务于京津冀地区。  相似文献   

13.
李文荣 《市场论坛》2009,(12):25-27
京津冀地区是一个海陆兼备且包含三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特殊地理区域,加快海陆经济互动协调发展对于加快京津冀地区经济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从创新区域协调机制、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完善交通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镇体系、增强投融资能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海陆互动,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都市圈农民工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农民工权益缺失严重,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接纳有着强烈的诉求.为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协调变动,必须解决好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健全京津冀地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覆盖城乡的农民公共就业信息和服务体系,构建协商互利的新型劳资关系,逐步建立适合农民工需要的终身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京津冀产业结构、收入差距与协同发展的关系,揭示京津冀地区经济差距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变化特别是相似程度的变化与收入差距的变动存在对应关系:从长期看,产业结构演进与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平均工资的差距短期内先上升,后呈逐步缩小的长期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产业相似程度的变化往往伴随着地区分工与产业集聚的变化,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布局优化的推动力量。因此,通过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能有效降低收入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流动是引起产业结构升级的一大重要因素,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文章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分别产生显著负向和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尽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把深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打造首都经济圈、加快建设滨海新区与积极发展河北沿海地区都提升到了国家区域建设的战略层面,这将会给京津冀地区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也将得到高度重视和深入推进。本文从京津冀一体化产业升级中的发展现状、发展阻碍与合作基础出发进行多角度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汇报。其目的是实现此地的协同发展。现在,京津冀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京、津、冀各自为政的现象还是很严重;产业地区分布不合理,产业结构分布失衡,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因此我们通过什么方式能够协调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呢?这就是对企业投入创业基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经济圈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圈之一的京津冀地区其经济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的障碍.本文从地区一体化发展规划、相互接轨的政策法规体系、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及可持续发展优势建立、区域整体联合协同优势发挥等方面,探讨京津冀联合的模式及域内资源整合方法.力图在政策法规、经济体制、要素利用结构、社会文化与技术等方面寻找能保障京津冀地区多方合作、促进共赢的区域合作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与长三角区域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区域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竞争力高于京津冀都市圈。京津冀和长三角都市圈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区域内各省市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等措施提高地区个体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要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区域内部资源整合、产业协作等措施,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京津冀应学习借鉴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的经验,加强区域内部整合与协作,以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