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我国海洋渔业人均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为碳排放系数、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运用LMDI分解法对2003—2013年我国海洋渔业碳排放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我国海洋渔业人均碳排放的总增量共计0.157万吨,碳排放系数、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产业规模的累积效应分别为0.262、-1.131、-0.274和1.3万吨;综合考虑逐年和累积效应,产业规模是正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是负向驱动因素,而产业结构和碳排放系数的驱动效应具有不稳定性;通过控制海洋捕捞业的比重以及碳排放系数的变化率,能够使产业结构和碳排放系数因素稳定为负向驱动因素;降低海洋捕捞业比重、促进海洋捕捞渔船改造及作业方式转型、提高海洋捕捞效率、提高贝藻类养殖比重等是抑制海洋渔业碳排放的深层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量化碳排放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特征,对建设用地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研究方法:EKC假说、KAYA恒等式、LMDI分解。研究结果:(1)建设用地总量与工业用地的碳排放EKC关系为倒U型,公共商服与交通用地为N型,居住用地则为U型;(2)地均GDP产出和产业用地规模对产业碳排放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单位GDP产业能耗对产业排放增长具有负向效应,其他因素影响较弱;(3)人均GDP和居住用地规模对生活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而单位GDP生活能耗、单位能耗排放和居住人口密度具有负向效应;(4)交通出行结构、地均出行人口数和交通用地规模对交通碳排放具有正向效应,单位能耗排放和人均能耗强度对交通碳排放具有负向效应。研究结论:各类建设用地扩张均未达到碳排放增长拐点,工业用地扩张的碳排放边际速率降低使得武汉市碳排放增长趋缓,但居住、公共商服和交通碳排放在城市扩张中具备更快的增长趋势,是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的重点;承载功能差异使得驱动建设用地碳排放增长的因素各异,需结合两者增长的耦合关系和不同因素碳效应探讨建设用地低碳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随着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一定时间内很难改变,因此,碳排放量在短时间内很难下降。本文分析了1980-2010年黑龙江省三大产业碳排放变化情况,并对黑龙江省1980和2010两年不同行业能源利用碳排放总量进行对比。采用LMDI分解法,定量分析了1980-2010年间,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能耗结构四个因素对黑龙江省产业碳排放增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规模效应是正向决定性因素,能耗结构调整的影响效果不显著,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效应是负向决定性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动高排放产业向低碳化转型是解决兵团能源需求增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新疆兵团的碳排放数据,对2005-2018年兵团高排放产业碳排放进行识别及动态评价,将KAYA恒等式与LMDI模型相结合进行影响因素探究。结果显示:目前兵团高排放产业的碳排放量整体动态变化表现为"小幅波动,大幅增长",各行业变动趋势差异明显;在整体碳排放影响上,产业规模是促进高排放产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耗强度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的关键因素,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因素对碳排放增加的正影响逐渐增强;在行业碳排放影响上,各因素对单行业的碳排放影响具有差异化。据此,优化升级能源结构、推动能源"技术革命"、重视能源"体制革命"将是加速兵团高排放产业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提升产业规模"门槛"是未来兵团低碳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省域农业隐含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目前针对农业隐含碳的时空动态研究较为缺乏,导致对于区域减排目标的设定缺乏全面的考虑,无法实现农业碳减排的效率性和公平性。因此,有必要分析农业隐含碳排放在不同省域的特征并分析其驱动因素,为制定体现地区间公平性且有效率的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3年的投入产出表估算我国各省(市、区)农业隐含碳排放量,根据Kaya恒等关系将其分解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一般农业技术进步和低碳农业技术进步4类影响因素,并利用LMDI分解分析法对这4类影响因素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2002—2012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隐含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增加的分布规律,经济规模效应在各省份均呈正向驱动,且在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经济增长后劲较强的地区驱动效应逐渐增强;经济结构效应在大部分省份呈负向驱动,且在重型工业的聚集区域负向效应逐渐增强;一般农业技术因素正向驱动区域逐渐扩散,且在农业大省正向驱动效应逐渐增强;低碳农业技术进步因素在东部发达地区负向的驱动效应较强,在西部驱动效应较弱。[结论]在未来的农业减排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升级的三层次内涵以及产业升级影响就业的机理,然后以新疆为例,分析了新疆1990-2013年的产业升级现状,接着确定了衡量产业升级的指标,建立了新疆产业升级对就业影响的回归模型,并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对模型系数进行了修正。分析得出:产业产出增长对就业有正向促进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整体上对就业产生正向作用,其中,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对就业的正向效应较大,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负向促进作用较小;产业价值链升级对就业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且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就业都有正向作用。依据结论提出在产业升级中促进就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能源是新疆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之一,能源效率的提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基于统计学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1990-2011年影响新疆能源消费及强度变化各种因素的贡献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中耗能最多的工业部门的能耗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结论认为:不论从整个经济层面还是工业部门层面来看,技术进步都是新疆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果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测算及其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碳折算系数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进行宏观测算与结果分析,并对碳排放的变化做因素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对生态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消费和生产是碳排放的密集环节,城镇居民在加工和流通环节的碳排放比重高于农村居民;食品最终消费的快速增长是拉动产业间接碳排放上升的主要动因,技术进步推动的能源强度降低对食品链产业具有明显的减排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运用IPCC(2006)提供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计算得出2000~2014年我国及30个省域的一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并对全国和各省的碳排放量变化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运用扩展的Kaya模型和LMDI因素分解法,将2000~2014年全国的碳排放分解为人口效应、经济增长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并对每一种效应进行详细分析。最终结论:(1)我国2000~2014年间的一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一直在不断地升高,碳排放形势堪忧,需采取更强力的措施来促进节能减排;(2)全国不同省域之间的排放量差异不断扩大,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几个排放大省;(3)驱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其中前者对碳排放起拉动作用,而后者是抑制作用。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减缓碳排放增长,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3~2020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GDIM因素分解法、修正STIRPAT模型下的岭估计以及蒙特卡洛模拟技术,对绍兴工业碳排放进行驱动因素经验分解、演变情景预测与达峰路径模拟。结果表明:(1)在GDIM分解后的各种因素中,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碳强度和能源消费规模对碳排放一直保持促增效应,而工业产出碳强度、能源强度和煤炭消耗效率为促降效应,技术进步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促进碳减排的关键因素;(2)基于岭回归方法估计碳排放预测模型,发现人均GDP与CO2排放量存在倒U型关系,当人均GDP为137,132.1元时可达倒U型曲线的最高点,能源消耗总量和能源消耗效率分别对碳排放量增长具有明显促进和抑制作用;(3)蒙特卡洛模拟下,基本情景和绿色生态情景可以在2030年前达峰,但只有技术升级情景才是达峰的最优路径,碳减排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1.
厘清农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1995-2021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出各省份历年的农业碳排放,进而分析技术进步与经营规模对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碳排放总量和单位面积碳排放有正向影响,对单位产量碳排放有负向影响;合理施用化肥可以减少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灌溉条件的改善对碳排放总量有负向影响,对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经营规模对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均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揭示土地资源错配对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从土地利用管理视角寻找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资源错配通过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及高技术产业发展等对新旧动能转换形成作用机制,其中土地资源错配及其滞后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工业发展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高技术产业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土地资源错配强化了旧动能产业结构刚性,减缓了旧动能的消退,抑制了部分新动能产业的入驻,进而影响了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形成了阻碍新旧动能转换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效率及其决定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构建了中国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并利用1985—2011年的时序数据分析了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结构和效率的变动特征,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决定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在碳排放总量增长的同时,碳排放强度降低了44.18%,农业碳排放结构中能源和化学品引起的碳排放比重已由28.02%增至43.66%,农业碳排放逐渐由主要来自种养自然源发展到能源和化学品与自然源排放比重大致相当的状况。从长期看,氮肥在化肥中的比重、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农用能源强度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正向影响,农业公共投资对农业碳排放强度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80—2016年碳排放量、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的数据构建VAR模型,探究我国低碳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和产业结构变动有协同关系;我国第二产业占比变动会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第三产业占比变动会对碳排放产生负向影响;我国碳排放主要由第二产业比重变化造成,第三产业比重变动的影响相对较小。根据相关研究,为我国经济的低碳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新常态对产业结构优化与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采用河北省年度相关数据,应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河北省碳排放、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及降低碳排放强度;经济增长有助于降低碳排放强度,但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不明显。同时发现,依靠导致碳排放强度高的粗放型产业推动经济增长仅仅表现在短期,长期而言不利于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KAYA模型,选取2001~2010年的数据,对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0年来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总量持续增加;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单位能耗碳排放三个因素对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量基本为正向影响,单位GDP能源强度则主要为负向影响;经济发展和单位GDP能源强度是影响黑龙江国有森工林区碳排放的主要因素,而人口数量和单位能耗碳排放对碳排放影响较低。基于上述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出环境政策调控、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等建议,以减少林区碳排放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源污染和碳排放阻碍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农业绿色发展的实现与高效的农业绿色生产效率有关。基于面源污染和碳排放,构建农业绿色生产效率“经济-能源-环境-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带的长江经济带2010—2019年农业面板数据为例,结合内在增长和外在驱动对效率提升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效率上中下游都主要呈现偏右“U”型变化,效率提升应从增加模式转化为优化模式;研究期内区域差异呈现“扩大-收敛”的变化特征,高效率地区呈现“点-片-点-片”的扩散作用,存在一定的涓滴效应;从内在增长方面需要注意水资源管理使用、环境治理、区域科技进步动力、区域合作链等因素的影响;外部驱动因素中城镇化程度、产业结构、科研水平与效率呈现正向显著关系,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以及财政支持强度呈现负向显著关系,需关注环境规制的不显著结果。  相似文献   

18.
张苗  吴萌 《中国土地科学》2022,36(3):96-103
研究目的:探索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作用机制和传导路径,为制定土地调控碳减排政策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服务于碳中和目标。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构建法与结构方程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农地非农化、土地出让市场化和土地开发强度是作为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有效观测变量,我国省际层面土地利用对碳排放影响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总效应表现为土地利用水平提升1个单位,将促进碳排放增加0.159个标准单位,间接效应明显大于直接效应。(2)土地利用通过城市化、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三条路径对碳排放产生间接影响,其中,通过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表现为促进效应,影响大小分别为0.173和0.058个标准单位,通过产业结构对碳排放表现为抑制效应,影响大小为0.101个标准单位。研究结论:建立土地调控碳减排政策体系是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一项可行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通过国土空间优化、生态红线划定和自然保护地整合等手段减少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可通过调控土地利用方式、规模、强度、结构等减少土地利用对碳排放的间接促进影响,激发土地利用的正向连锁效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STIRPAT模型对江苏省2000—2019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口总量和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呈负向影响,弹性系数依次为-1.40、1.61、9.23。结果表明,人口总量的增大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碳排放的增加,第三产业占总产业的比重越高,对碳排放起到抑制作用。因此,江苏省应提高经济与科技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有效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环境库兹涅茨(EKC)模型和分解分析方法,探讨2003-2015年江苏省工业SO_2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及成因,发现:1986年以来随工业经济增长,江苏省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经历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而排放强度急剧降低;主要来源于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资源高度依赖型行业,结构导向性显著;空间上呈现向苏南苏北苏中的格局演变趋势;江苏省工业经济增长与其二氧化硫排放呈现非典型的倒"U"型耦合关联,且近年来二者间的脱钩状态在强化;规模与技术效应是影响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且作用相反的两个因素,尤其是技术效应对工业二氧化硫减排目标实现具有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