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实证的视角研究云贵民族地区环境意识、社会阶层以及民族文化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以期对现有的环境行为模型进行补充和完善以及为促进农村居民环境行为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在云贵民族地区收集到的355份统计问卷,构建了环境意识、社会阶层以及民族文化对环境行为的影响模型。结合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农村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民族文化对公民行为和消费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社会阶层中的受教育程度对生态管理行为和消费行为均有显著正向作用,民族身份对生态管理行为和说服行为都有显著负影响,收入只对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环境意识中的环境问题认知和环境情感价值对于4种环境行为类型都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保护态度对生态管理行为、公民行为和消费行为都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环境状况感知只对说服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因此,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环境意识和复兴少数民族文化可以用来促进云贵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婚姻自主权、生育权、家庭事务决策权、财产权等多个体现妇女婚姻家庭地位权利的调查分析,对照法律赋予妇女的权利,提出了农村妇女婚姻家庭权利意识的缺乏是影响其婚姻家庭地位的重要因素的观点,并就如何培养、唤起和维护她们的权利意识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高品质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可获性是解决其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的关键。文章以江苏省部分地区高品质农业经营主体为调查对象,分析资金需求现状、融资行为特征以及影响因素,通过AIC准则实证分析影响经营主体融资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经营主体规模、企业年初信用等级、贷款用途等对贷款可获性具有实质影响,不利于农业经营主体顺利获得建设资金。扩大金融供给,适当引入政府力量,可以促进高品质现代农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国家贫困县之一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母亲受教育年限、中等教育年教育投资费用、子女性别对农村家庭中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受教育年限、子女性别、是否有其他兄弟姐妹上学、家庭人口数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母亲在家庭教育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决策权,母亲受教育程度高有利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的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助学贷款制度的不断完善,家庭经济收入已不再是影响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为例,对乌鲁木齐市公众的性别、年龄、收入、消费等因素与其环保意识行为的相关性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公众环保行为方面存在着性别、年龄、收入、消费差异,公众环保意识方面存在着收入差异。所以应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消费人群的环保行为引导力度,对环保产品予以适当补贴,推动公众自身发展层次的提升,提高举办环保活动的范围和频率、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推广和环保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198位苏北和142位苏南农村居民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农村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食品购买行为、食品安全问题的自我保护情况出发,分析了苏南、苏北农村地区消费者食品安全认知和购买行为的现状,进行了地区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就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对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业结构、非农化进程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对于农户经济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人均纯收入的促进尤其明显;不过,丈夫的文化程度对家庭经济收入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层等距抽样技术,并利用SPSS软件对在长三角地区发放的旨在调查公众对森林环境服务付费意识的6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51份)进行统计后获知:⑴公众对森林生态旅游服务收费的认可程度最高,其次是水文服务,而对生物多样性和固碳服务的支付意愿最低;⑵直接影响公众付费意识高低的因素包括:家庭收入、公众对自己从森林环境服务中受益程度的认识、公众对森林环境服务所具有的道德责任感等;⑶公众对森林环境服务重要性的认识、对森林环境服务收费的态度、森林环境服务的作用范围则间接地影响了其支付意愿的大小。因此要注重把森林环境服务保护的重要性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连,增强公众的受益感,加强环境伦理道德的建设以提高公众的支付意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从维度和程度层面描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特征化事实,并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了个体特征、家庭与社会因素、就业状况、经济因素、村集体因素以及地理区位特征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行为及二者逻辑关系的影响方向、边际效应和作用机理,以期探索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中国命题。研究发现:农村妇女多数对政治参与持偏好型态度(占66.49%),但实际参与人数的比例不大(占55.2%),而且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自洽的人更少(占47.94%);相比于中部、西部省份,东部省份农村妇女对政治参与持偏好型态度的比例、实际参与比例以及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自洽的比例均更高。此外,影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行为及二者逻辑关系的主要因素既存在较大差异,亦有一定的共性。其中,政治面貌、婚姻状况、误工补贴和知悉政治活动时间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影响最大;民族、误工补贴、知悉政治活动时间以及政治参与态度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行为影响最大;政治面貌、就业类型、就业地点和知悉政治活动时间对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态度与参与行为的逻辑关系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福建省调查数据分析了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本文将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分为环境战略制定、环境过程管理、环境宣传教育、环境信息沟通四个类型,将其影响因素分为环境规制、利益相关者压力、利益链条、管理层环境意识、信息与技术资源五个方面,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了不同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组织规模、组织形式、组织等级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在四类环境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环境规制、信息与技术资源对不同地理区位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的环境行为都有显著影响,五类影响因素对不同组织形式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的环境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利益相关者压力、管理层环境意识对不同等级的休闲农业经营组织的环境行为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6县(区)21村的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调查,对在不同生存发展环境下的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耕作目的、栌地投入、耕地流转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农民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在不断降低,他们耕种耕地的主要目的更多地停留在满足自家口粮上,耕地土壤改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意愿在降低,劳动力的投入更是很少,但他们对耕地的短期流转意愿却在增强。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朝阳市和彰武县154份农户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采用正向纳入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模型在5%的显著水平上做变量剔除,研究表明:显著影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影响因素主要有6个,分别是农户年龄、家庭经营林地面积、林龄结构、是否有林业收入、是否有林权证和机械化程度。农户年龄越大,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逐渐降低;林地面积越大,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越大;合理的林龄结构有利于增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保障并增加农户林业收入,利于扭转林业收入的负作用;农户拥有林权证,可以扩大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使农户参与到退耕还林中。  相似文献   

13.
李莹  刘兵 《农村经济》2013,(6):58-62
我国农超对接的实施对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户收益意义重大。本文作者基于山东威海蔬果种植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对农户农超对接行为实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农超对接受到种植规模、经营环境、科技环境,以及附近批发市场新旧程度的影响。即大规模种植则农户更利于进入超市供货体系;农户进行一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靠近批发市场则更容易参与农超对接;接受技术指导和安全培训能够促进农户实现直接供货超市,农户距离批发市场的远近以及该市场的运营年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的农超对接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4.
农民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要受益者和产品使用者,农民参与行为及参与度对项目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利用全国入户调查问卷数据,描述农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前期宣传动员、工程实施和竣工验收等不同阶段的参与情况,分析个体因素、社会规范和基层组织等因素对农民参与度的影响差异。通过有序logit回归模型计算,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基层组织对五个项目(农村厕所革命、村庄清洁行动、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整治)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社会规范对除“农村厕所革命”之外的四个项目的农民参与度显著正相关;个体因素中,经济条件、社会角色和家庭情况多项指标与农民的参与程度显著正相关。同时,各显著正相关的指标等级提高会导致农民深度参与的概率提升、未参与和简单参与的概率降低。因此,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度,必须注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更好地发挥乡土治理规范作用,激励重点人群带头行动。  相似文献   

15.
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旅游环境知识、旅游环境态度、旅游环境评价和旅游环境行为四个方面考察了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水平,发现草原旅游发展中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是“环境知识制约+环境行为制约”模式,带有明显的经济利益驱动色彩。社区居民认识到发展草原旅游对环境存在威胁,具有保护环境的认知倾向和情感倾向,但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他们对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低,对自己的要求低于对别人的要求,对科学技术解决环境问题的依赖性还比较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农户的生产规模调整行为决策对于农业生产供给、区位调整的影响至关重要,是把握我国农业生产区位集聚形成的重要途径。[方法]运用547个食用菌种植户样本数据,基于适应性预期理论模型,探讨了市场价格预期与生产调控能力对农户生产规模调整行为的影响。[结果](1)农户的生产规模并不稳定,4317%的样本农户都对食用菌生产规模做出调整决策。农户当期生产规模会在前期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根据前期市场价格做出适当的调整。而不稳定的市场价格仍然是目前农户生产过程中最担忧的问题。(2)农户生产规模调整行为决策受市场价格预期与生产调控能力的共同影响。较高的前期市场价格、充裕的家庭劳动力、生产技术培训以及户主年龄较小等因素都有利于农户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生产成本和户主年龄的增加则会促进农户做出缩小生产规模的决策。[结论]要构建透明的市场价格信息制度,传递市场供需信息,稳定农户的市场预期,防止农户频繁且盲目调整经营规模。同时也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积极探索轻简化生产模式,降低农户生产调整过程中的技术与劳动力约束。  相似文献   

17.
基于新疆南部地区实证的棉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也事关新疆稳定大局。棉花产业已经成为新疆的重要支柱及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服务新疆棉花产业和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文章基于新疆南部地区的实地调研,结合南疆地区特有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区域民俗文化的条件,借助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从自然环境条件、家庭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政策因素、风险因素等6个方面对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政策因素、自然因素、风险因素、技术因素对棉农生产行为的影响比较显著,具体的因素主要有棉花补贴、土地肥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农业保险以及技术指导和采用新技术;而劳动力素质、棉农投入的劳动天数、耕地面积、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棉花的销售收入、移动电话拥有量、成本支出、化肥使用量、水资源等对棉农生产行为影响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广东农户金融需求状况与供给机制研究"课题组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山市和从化市)、广东东西翼沿海地区(湛江市)和粤北山区(英德市)进行了农户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通过对广东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次发达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调查,作者希望发现当前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的借贷行为规律和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以揭示经济发达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农户借贷的限制性因素,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亚当·斯密、马歇尔以来的传统主流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取决于消费者事先有意识的筹划和信息处理,但后来人们发现许多消费行为无法用传统理论解释。通过研究发现,人们许多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消费环境、尤其是微观消费环境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在潜意识情况下做出消费决策。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建边农场目前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农场境内的林地不归农场管理,归地方林业部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土地利用格局,为农场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林业部门的速生丰产林改造,造成许多山林被砍伐、耕种,还林的可能性极小。山林破坏造成地表覆盖物减少,水土流失加剧,风灾也随之产生,土地资源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