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蜂群的春季饲养管理.指的是从蜜蜂早春飞行排泄和蜂群保温繁殖到群势发展高峰或临近第一个主要流蜜期的饲养管理。这段时间.正是蜂群越冬之后的更新、发展和壮大时期。这个时期饲养管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全年的蜂群数量的增长和蜂产品的产量。因此,蜜蜂春季饲养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春夏是蜜蜂产蜜的旺盛时期,对蜂群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全年蜂蜜的产量和质量,因此,管理上应进行科学的跟踪,让蜂群健康的生长和繁育。  相似文献   

3.
李缝光 《农家之友》2006,(8S):41-42
近年来,蜂群在转运的途中因高温高温而大量死亡,或者蜂群中途逃逸而造成损失,致使蜂群群势骤减。那么,蜂群在转运途中如何才能避免“路损”呢?  相似文献   

4.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蜜蜂也与其他生物一样,开始活动、生长、繁殖。此期蜂群生长发育和繁殖速度的快慢,对全年的生产有着明显的影响。因此,春季加强对蜂群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现将五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越冬牧草主要在秋季9-10月间播种并开始生长.冬季仍存活,至晚冬和早春迅速生长,到夏季即使生长也很缓慢。越冬牧草在田间管理和利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6.
站在山脚观山色,他就知道蜂窝在哪道悬崖上;看见蜂群飞舞,他就知道它们的窝里有多少蜂蜜;折下一朵野花,他就知道蜂群所在的大概方向。他就是——  相似文献   

7.
张遵太 《农家之友》2007,(8S):38-38
俗话说“一只好王千斤蜜”,此话虽夸张一点,但足以说明蜂王在蜂群当中的作用,但是好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下面就我本人十多年来养蜂管理中的育王体会,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要想夺取全年蜜蜂和王浆的高产抓,好早春蜂群的管理很关键。早春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工蜂,促王产卵,培养强群,恢复群势。其主要措施有: 一、换脾紧框 选择气温在10℃以上的晴好天气,彻底换箱换脾。巢脾以用3年左右的旧脾为好,但秋季割过房盖的巢脾不能用。紧框后,要使蜂群处于蜂多于脾的状态,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春衰。  相似文献   

9.
<正>有的养殖户认为晚冬早春水温低,病菌少,放松对鱼病防治工作,有的甚至不管不问,这样就会给病菌繁殖带来良机,给春夏养鱼带来不利因素,甚至会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晚冬早春,鱼病不得不防。粘孢子虫病,病原体往往大量侵袭皮肤、鳃瓣,寄生在鳃表皮组织里不断生长繁殖,形成许多灰白色的点状的胞囊,使鳃组织受破坏,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严重感染,使鱼致死。防治办法:用生石灰125kg/亩彻底清塘,以杀灭淤泥中的孢子;鱼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500mg/L浸  相似文献   

10.
一、冻伤:当水温降至1℃时,鱼类就进入麻痹状态。水温-3℃以下,草鱼,鲢鱼,鳙鱼会冻死。防治方法:加深池水,投喂适量豆饼,菜籽饼等增加鱼的抗寒能力。二、水霉病:易流行晚冬早春。鱼患此病,游动失常,食欲减退,以致瘦弱而死。防治方法:1、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  相似文献   

11.
<正>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是由水霉科中的水霉和绵霉感染所引起的,多发于晚冬和早春时节,当水温低于20℃时易感染此病,其繁殖适温为13-18℃。1、水霉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04,(9):31-31
养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其技术要点如下:(一)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半径范围内应有充足的主要蜜粉源和辅助蜜粉源,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南向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二)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相似文献   

13.
抓好早春蜂群管理 ,是获得全年蜂蜜和王浆高产的关键。早春蜂群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保护工蜂 ,促王产卵 ,培养强群 ,恢复群势。主要技术措施有 :一、换脾紧框选择气温在10℃以上的晴好天气 ,彻底进行换脾。巢脾以用3年左右的旧脾为好 ,秋季割过房盖的巢脾不能用。紧框后 ,要使蜂群处于蜂多于脾的状态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春衰。二、促蜂排泄越冬末期 ,选择晴暖无风、气温在10℃以上的天气 ,取下箱外的保温物及箱盖 ,晒暖蜂巢 ,促蜂出巢飞翔 ,排除越冬期间积聚在肠内的粪便 ,恢复其正常的代谢功能 ,延长寿命。如天气晴好 ,可继续让其排泄 ,…  相似文献   

14.
呆罡 《致富之友》2004,(9):37-37
经验丰富的蜂农,总是把晚秋管理作为一年养蜂的开始。晚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早春繁殖打基础,达到幼蜂多、群势强、食料足、病害少。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培育越冬蜂。秋季参加过酿蜜相哺育工作的蜜  相似文献   

15.
经验丰富的蜂农,总是把晚秋管理作为一年养蜂的开始。晚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蜂群越冬及来年早春繁殖打基础,使得幼蜂多、群势强、食料足、病害少。管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培育越冬蜂秋季参加过酿蜜和哺育工作的蜜蜂体质较弱,一般不能越冬。因此,要用秋季培育出的幼蜂更  相似文献   

16.
深山养蜂人     
养蜂8年、拥有近80箱蜂群的郭贵庭.是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的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示范养殖户.一说起自己的养蜂经历,曾是下岗工人的郭贵庭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7.
武兵 《农家之友》2014,(3):51-51
<正>问:异育银鲫在春季经常受到水霉病危害,导致严重损失,请问该病的病因和症状有什么显著特点,如何预防?答:该病除由生物病原和非生物因素引起外,还和机体自身的免疫能力和对疾病、环境的抵抗力有关。1.流行及病因:以早春、晚冬最为流行,经由水而传播各处,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1)  相似文献   

18.
一、检查蜂群立春调整蜂路,提出余脾,以达到蜂脾相称。同时检查蜂王是否健在,巢内是否潮湿,查出群势的强弱和饲料的多少,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二、注意保温春季昼夜温差大,白天应放大巢门,晚上缩小巢门。箱内巢脾的两侧加棉花,箱面用棉垫盖,当保温物受潮时需勤换勤晒。蜂箱外侧和底下塞干草,箱上盖草帘,再蒙上塑料薄膜。春末撤去外包装时应先撤强群,后撤弱群,先撤上面,后撤四周和箱底。箱内的保温物应随着巢门的扩大逐渐撤去。三、促进春繁早春繁殖应保持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以促进产卵。同时将两个弱群或中等群的中间用闸板隔开,合在一个箱…  相似文献   

19.
一、包装期的管理 包状要适时,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来年的生产。一般以离当地第一个主要蜜源盛花期半月左右进行包装为宜。以遵义地区为例,第一个主要蜜源油菜花期在二月上旬,那么包装时间可定在元月25日左右。包装后,要根据蜂群所在地的气温情况,于早晨、中午、晚上撤去包装,调控群内温度。经过早春包装的蜂群,由于群内都是越冬蜂,群势有减无增,加之外界蜜源很少甚至没有,气温极不稳定,以及寒流及倒春寒等影响,影响了蜂群的哺育、繁殖,所以要选择在干燥、背风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正>水霉病是春季水生养殖动物常见疾病之一,水霉病是由真菌引起,其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对寄主也无严格选择性,养殖的水生动物从卵到各年龄阶段都可感染。根据笔者多年的服务经验,现把水霉病的防控措施分享如下:1.流行情况水霉病多流行于晚冬和早春时节,其它季节也时有发生,特别当水温低于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