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短短几年,无论是纯电动汽车销量。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数量,中国都出现了爆发性增长。新能源汽车由2012年前的1万辆增加到2014年的8万辆。发展以电力驱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国策。随着包括新能源汽车补贴、动力电池补贴政策在内的多项利好政策的酝酿和出台,以及国内、国际汽车制造商加码中国新能源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明显提速,私人消费市场逐步活跃起来。2015年是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关键一年。  相似文献   

2.
阮晓波 《珠江经济》2006,(12):54-60
广州汽车产业现状分析1.广州汽车产业概况2006年,广州市汽车制造业生产、销售齐头并进,成为工业生产中的突出“亮点”。1~4月累计,全市完成汽车产量15.6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8.9%;其中,轿车生产15.42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50.2%。汽车制造业完成工业总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经济     
《东方经济》2004,(4):1-1
有业内专家说,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汽车开始进入家庭。而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私人购车将出现爆发性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可以说,我国已整体迈入汽车进入家庭的门槛,而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则基本达到爆发性增长阶段。这样的论断与国内车市的现状是吻合的,一边是消费如潮的购买,一边是厂家不遗余力的推销。  相似文献   

4.
区内动态     
《广西经济》2012,(8):6
汽车产量逆势而上引领柳州工业发展柳州汽车产业在巩固微型车、载货车市场地位的同时,以大力推进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为抓手,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轿车、客车、特种专用车等产品,汽车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今年以来,中国车市进入微增长时代,全国汽车产量为1096.9万辆,仅增长4.8%,柳州市汽车产量实现逆势而上,生产汽车99.8万辆,增长24.6%,比全国增速快19.8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产值694.6亿元,增长21.8%,比全市工业增速快7.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对全球汽车业而言,2008年是异常寒冷的一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汽车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车市逐渐疲软。我国政府适时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中国车市开始一枝独秀,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海外各国也纷纷出台汽车救助措施。  相似文献   

6.
曹永琴 《上海经济》2012,(11):32-34
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大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研发中心雏形逐渐显露。2000—2009的十年间中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汽车产业产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21%,而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长率更是高达37%。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吸引了一大批国际知名汽车厂商扎根中国,中国汽车研发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上海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桥头堡,正在以其地理、人才、制度环境和汽车产业集群等独特优势吸引着一大批汽车研发中心,一个崭新的国际汽车研发中心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7.
2006年的初冬似乎很冷,而对于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来说,2006年是个红火的好年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中国汽车产业从1999年起就连续较大幅度上升。2006年更出现强劲的增长,1-11月汽车产销分别为659.24万辆和645.48万辆,同比增长27.92%和25.49%,全年突破700万辆已成定居。此外,在价格方面,2006年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温和走低,降幅也比2005年同期明显缩小。2006年,纷繁热闻的中国车市即将成为记忆,今年,车市将带给人们更大的猜想空间。降价风潮全面铺开近年来频繁出差到国内一些汽车厂家,在与业内人士交流时,谈得最多的就是轿车价格问题…  相似文献   

8.
滕伯乐 《中国报道》2008,(11):76-77
伴随着全球汽车业的低迷,中国市场在经历了从今年4月以来的连续下降后,虽然在9月份有了一定的回弹,但全球信贷危机以及经济低迷还将拖慢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脚步,据预测,2008年国内车市的增长有可能仅为5%至6%,并且在2009年可能会出现负增长。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沉住气,而此时,回顾一下我国汽车工业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历史也就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特别是轿车产业,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全球众多知名汽车厂商的目光,这些企业纷纷来华投资,凭借这些跨国企业提供了技术、硬件,以及产能上的保障,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全球知名的汽车生产国。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为汽车电子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中国汽车电子市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一起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2002和2003年两年,中国轿车产量急剧增长,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随之进入超高速发展时期,从2004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中国汽车电子市场也放缓了前进的步伐,整个市场进入一个稳定且快速的增长阶段,200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整体规模达到了624.3亿元,销售额与2004年的同比增长高达36.3%。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3年开始起步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中国汽车业的增长已经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增长全局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汽车产业在经济增长中居于龙头地位。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着爆发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陈金波 《特区经济》2008,(2):267-268
中国汽车工业存在明显的"分业经营"问题。国内汽车生产企业长期数量过多、企业规模增长缓慢、汽车产业结构长期不能实现优化、企业创新能力长期不高等问题,均与"分业经营"存在密切的关系。要打破"分业经营"的局面,促进企业竞争和行业健康发展,必须改革汽车行业有关管理政策,实行"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12.
“中考”刚过,面对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的不理想分数,业界各种传闻纷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向国家发改委申请取消汽车限购、减免购置税延续、干亿元补贴新能源汽车7月出台等传闻一再引发汽车市场的震荡。但我们关注的是,车市到底该不该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制造商的全球扩张,越来越多的欧美汽车制造商将生产重心迁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汽车生产大国,中国汽车整车出口增长强劲,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目的地有186个国家(地区),国内一汽、长安、奇瑞、宇通等17家自主品牌企业汽车出口额也不断增长,我国民族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汽车产业是我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研究汽车制造类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对于企业自身和汽车制造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8~2012年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检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与资产负债比率的关系来间接证实企业的融资行为,研究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融资偏好,为汽车制造行业调整融资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信息》2005,(1):38-39
我国汽车市场在经历前二年的爆发性增长后,近期由于受宏观调控、油价上涨、汽车消费信贷紧缩等因素影响,汽车产销增速逐月放慢,企业扩张产能和部分消费者购买预期回落。在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2004年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产品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海外拓展开始迈出实质性步伐,汽车产业正在逐步走向理性。从汽车业自身发展规律和国外经验看,  相似文献   

16.
《沪港经济》2004,(7):22-23
汽车销售是汽车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中国车市的连续“井喷”,汽车销售行业已经被喻为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7.
姜海洋 《走向世界》2012,(18):106-107
每年的5月都是车市“淡季”来临的标志,而6月也往往是“青黄不接”的尴尬时期。据近期发布的一份车市报告显示,一季度豪华车品牌大多依然保持着亢奋的增长目标和扩网速度,这预示中国的高端汽车市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淘金者。  相似文献   

18.
就在全球金融危机日益加深、世界汽车产业哀鸿一片的时候.作为新兴汽车大国的中国果断出手,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救市政策。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从税收、财政等多方面推出扶持政策,鼓励扩大汽车消费,这无疑给国内车市带来了重大利好。可以预见,无论是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还是广大汽车消费者,都将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如此,在世界其他汽车大国纷纷陷入困境之时,如果能够抓住机遇,不但能使中国的汽车业尽快摆脱困境,还将加快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去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明显回落,与前几年30%甚至50%的高速增长相比,反差巨大。市场出现大幅度回调,固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前几年高速增长和政策刺激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发展具有短期回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看似出乎意料,其实合乎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正如原先预计的那样,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而是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车市又将何去何从?是继续保持平稳上升势头,还是出现拐点?以笔者之见,2008年中国车市将呈现八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