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向全球政治转型,需要建构一种全球共治的新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原则是全球所有角色的共治,即全球多边主义合作基础上的共同治理。它的基本变量是多边主义和以国家为重点的行为者的实践,以国家为中心已让位于以国家合作共治为重心,权威从国家独占到与社会共享。这种理论涵盖现实与趋势,具有综合与中庸的特征,是中国“和”文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面临严峻的分裂主义威胁。此前即已存在的俄罗斯车臣问题,近年来变得日益突出的苏格兰问题、库尔德问题、加泰罗尼亚问题等,均对地区安全与稳定产生了影响。由此衍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应对这些"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追求国际承认的诉求。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在承认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方面一直存在诸多争议,而且立场存在明显差异。对于这一问题,现有从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学视角出发对大国为何在承认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方面立场迥异的研究成果难以充分说明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事实上,寻求承认的行为体是否具备充分的准国家能力与大国围绕这些行为体所进行的战略考虑,是影响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能否获得大国承认的关键因素。结合大国对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科索沃、南奥塞梯的承认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只有当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符合大国的战略考虑,且被承认实体的准国家能力足以维持其独立时,大国才会承认其独立地位。这一研究框架及相关结论对国际社会理解和应对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的承认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权势转移理论往往将大国实力的不均衡发展与霸权战争相联系,并认为崛起国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不满是霸权战争的根源,由此提出管理权势转移的必要性。美国与亚太战略再平衡相联系的战略东移,本质上便是对中美权势转移的预防性管理,这呼吁中国应采取有效的战略应对以避免被动式管理、反应式管理和个案式管理。一方面,美国的管理本身存在着源于权势转移理论的重大前提假设错误,为中国主动应对进而有效管理中美权势转移创造了机遇;另一方面,作为历史上少有的成功实现和平权势转移的国家,美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美英权势转移的管理经验,也为中国未来主动、有效地管理中美权势转移提供了重要参考。为避免由美国预防性管理中美权势转移而带来的涉中国的争端集中性爆发,中国针对中美权势转移的主动和有效管理战略应确立精细的阶段性战略和阶段间衔接战略,实现从"坚持韬光养晦"到"部分积极有所作为"再到"全面积极有所作为"的平稳过渡,最终迭致中美权势转移的和平实现。  相似文献   

4.
刘楠 《魅力中国》2010,(26):324-325
在大致了解西欧金融史发展的脉络后,面对金融发展与大国崛起这一问题,可以基于一个基本框架——大国崛起过程中对金融发展的作用以及金融发展对国家的反作用,通过对四个重要因素——贸易、黄金、货币、战争及四个因素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分析,阐述金融发展与大国崛起的相互关系,并且在总结一系列历史史实及经验后,分析当前金融危机这一大的全球背景之下,中国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楠 《魅力中国》2010,(6):362-363
在大致了解西欧金融史发展的脉络后,面对金融发展与大国崛起这一问题,可以基于一个基本框架——大国崛起过程中对金融发展的作用以及金融发展对国家的反作用,通过对四个重要因素——贸易、黄金、货币、战争及四个因素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进行分析,阐述金融发展与大国崛起的相互关系,并且在总结一系列历史史实及经验后,分析当前金融危机这一大的全球背景之下,中国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可以被运用到身份研究当中。根据这一理论,施动者之间是在一个共同的生活世界当中通过争论、商议和劝说的过程来交换理由和论据的,也就是说,争论的双方都拥有平等的地位。这种商议和争论的结果有可能是双方之间就一个特定的问题形成了共识,也可能是双方之间由于分歧过大而各自保留自身的论点,但是在交往行动中互动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被对方所提供的更好的论据所说服。作者结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分析了中国通过这一机制来为自身建构一种负责任大国身份的过程。在这一机制当中,中美两国之间就相互的国际责任和身份定位等问题进行了争论,并且在各自保留异议的基础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中国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美国对中国的疑虑,并且使自我的身份定位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国所接受。同时,作为一种理论工具,交往行动理论也有助于推动对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各种双边和多边对话机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对中国同相关国家开展战略对话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西方主流的世界秩序观主要包括霸权秩序论、均势秩序论、世界体系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五种。这五种理论都属于基于人性恶假设的冲突秩序观。冷战结束后的权力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社会网络化、世界风险化等诸多趋势对冲突秩序观形成了挑战。在此背景之下,基于中国传统的和谐秩序观的意义便凸显出来。和谐秩序观以人性向善为假设基础,力图发现和弘扬人性中道德的成分。在和谐秩序观之下,世界秩序表现为一种多行为体共存的和谐状态,主体间关系是朋友关系,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形式主要表现为互助与礼遇。西方一些前沿的理论进展如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全球治理理论、国际道德研究等与和谐秩序观的逻辑基本契合。同时,和谐秩序观的优势则体现在其与"整合性秩序"背景的逻辑一致及其强适用性等特征上。全球共治是建立在和谐秩序观基础上的一种调和性理念,其基本逻辑是"弱冲突逻辑+强和谐逻辑",基本框架是构建全球性的权威协调,国家间关系结构强调从利益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对待异见的方式是求同存异,互动形式则是多主体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8.
在特定的文化与制度环境内,受具体政策的影响,如果一国能够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在发挥其禀赋的生产性比较优势的同时,对国内外不安全因素予以有效震慑和遏制,则该国能够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而不断崛起。崛起中的大国的国内民众或利益集团及国际盟友或伙伴国的过度期待与要求以及它与当前处于支配性地位的霸权国之间紧迫的竞争,为战略性误判/误导的发生准备了环境性条件。所谓战略性误判,是指那些可能造成资源严重错配的政策与行动所依据的判断。由于大国博弈性和竞争紧迫性的存在以及内部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许多误判实际上是战略性误导的结果。从德国、苏联和日本等大国崛起失败的案例来看,决策集中、社会动员力高、国内利益集团分化等体制性条件,更容易诱发战略性误判/误导并造成更严重的资源错配后果,以致崛起国在内忧外患下突然溃败。科学的试错机制、开放的经济体系、良好的国际关系和中性的权威政府能够避免或至少减轻战略性误导/误判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与欧洲地区主义从中心到边缘的演进逻辑不同,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进程主要是从边缘到中心。两种地区主义逻辑的不同决定了东亚无法像欧洲那样协调解决霸权干涉和大国对抗两大挑战。东亚要构建欧盟那样的地区安全共同体就必须寻找替代路径。在东亚不能沿袭欧洲路径协调解决两大挑战的情况下,暂时同步搁置或冻结霸权干涉和大国对抗问题,或许是一条现实可行的东亚之路。  相似文献   

10.
张春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5):F0002-F0002
2013年4月12日,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展望》编辑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大国崛起的理沦准备”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解放军南京国际关系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体现在力量格局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国际秩序也已经显示出许多新特点。国际政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系统效应日益突出,因果关系错综交织。中国崛起既是国际体系变迁的重要影响变量,也是体系变迁的重要结果之一,中国的发展与变革本身就构成国际变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体系变迁可为中国的崛起提供新的条件,同时也构成巨大挑战。要实现民族复兴并为世界的和平和进步做出应有贡献,在根本上须避免急功近利,要审时度势、扎实积累、顺应国际政治的发展方向,在历史演进大势之下谋求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中的关键在于能够及时消除自身存在的不适合未来发展的种种惰性和弊端,谋求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以自身的进步推动国际体系的演进,在自主与融合、适应与塑造中求得必要平衡。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七省市高校学生安全观调查”表明,中国高校学生群体对中国国家安全现状持乐观看法,认为中国在未来10~20年内卷入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他们将美国和日本视为中国面临的主要潜在威胁,将台湾问题视为中国最主要的安全问题;在涉及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的问题上,中国学生的态度既积极又有所保留。学生认为,维护和提升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途径在于发展自身实力和妥善解决国内政治及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保崛起时的良好周边环境,大国需要争夺周边小国,使其采取不敌对政策,与大国合作,参与大国主导的地区机制甚至与大国结盟。因此,采取怎样的地区战略争夺周边小国成为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作者认为大国崛起时会让周边小国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心态变化。正面心态的出现要求大国予以积极回应,而负面心态导致的不安全感会使周边小国采取投靠强者、加入其他地区集团或者彼此结盟的方式求得自身的安全和发展。大国的地区战略应当针对这些变化进行调整,实现良性的战略互动。大国的地区战略应包含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明示战略目标、分享崛起收益、提供安全承诺和供给地区机制等。大国还需努力减少外部干扰变量的影响,并谨慎使用武力。进入21世纪以来,俄罗斯走上了重新崛起之路,为争夺周边小国采取了地区一体化战略。但俄罗斯的地区战略因目标模糊、连贯性不足和缺乏有效地区机制等问题,并未取得期待的效果。俄罗斯的经验教训为中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国家利益与国际法的关系有一个变迁过程,这种变迁过程和国际法的"道德进化"以及国际法变成真正的"国家合意之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道德"的角度来说,古代与近代国际法往往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或者说它们只是规范了很低标准的道德,其中一些甚至还属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也一度得到早期国际法的支持。而这种性质的国际法在工具意义上就成为强国掠夺弱国的工具,有利于大国、强国的利益扩张,却和弱小国家的国家利益存在很大的冲突。当《联合国宪章》将主权平等原则确定下来并得到各国遵守之后,国际法才真正变成"国家之间合意之法"。这时,对大国来说,国际法主要还是它们之间利益均衡下的结果,有利于稳定它们主导的国际结构体系以及秩序体系;对小国来说,国际法变成保护其"生存权"与"发展权"的主要工具。此时的国家利益与当代国际法体系,或整体上的国际法的关系,变成一种新的共生共长、相互依赖的关系。当然,这不排除某些具体的国际法律制度或规则与不同国家的国家利益、同一国家不同部分的国家利益、同一国家不同时间阶段的国家利益、甚至同一国家同一部分同一时间段的国家利益的不同层次,发生冲突或者存在不协调之处。  相似文献   

15.
战争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心议题,西方女性主义深刻揭示了妇女与战争的关系,提出了各种不同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战争观。作者尝试在探讨西方女性主义在妇女与战争问题上的共识的基础上,从认识方法、分析视角和解决路径等角度对三种典型的西方女性主义战争观进行梳理和比较。在分别评价其贡献与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对妇女与战争关系的理性思考与对女性真实体验的研究;性别认同与其他认同的相互联系及其对战争认知的综合影响。最后,对这一议题的研究提出建议:一要深入研究战争中女性的日记、书信及二战后的口述等材料;二要通过跨学科的努力,为性别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真实关联建立系统性的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共治和谐统一的法理基础,分析了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共治的互动与融合过程。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共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延展。民族区域自治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体现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本质。各民族之间的共治过程,就是民族关系不断密切的过程,也是民族关系和谐的体现和实现过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并加快这一进化的过程,以加速民族地区国家统一的法治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建了一个以其为中心、具有一定等级性的同盟体系。在"重返亚太"的背景下,美国进一步强化了其亚太同盟体系。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需要寻找对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应对和共处之道,这会直接影响中国崛起的总体外部安全环境以及本地区安全格局的发展方向。中国要以积极的方式,降低美亚太同盟体系在地区安全结构中的消极作用,避免在这个地区形成传统的大国划分势力范围互相对抗的局面。一方面要对周边国家执行具有差异化的政策,加强经济手段和安全手段的配合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与美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弱化美同盟体系的作用。同时要以更加具有包容性的视角和思路,看待本地区的安全挑战,解决本地区的安全关切,推动更具包容性和建设性的地区安全机制和架构的建设。中国应对美国亚太地区同盟体系的有效性,会对周边安全环境的性质产生较为根本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形成理论致力于重现公民权和民主化的军事基础,认为公民权应被理解为国家与社会之间就战争物资进行"谈判"的副产品。作者在对春秋战国国际体系及近代早期欧洲体系中的国家形成过程进行比较研究后认为,如果公民权源于国际竞争,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际体系中,统治者也曾为了鼓动民众参战和为国牺牲而做出了三项让步:言论自由、司法公正和经济福利。作者提出一个世界政治的动态理论,认为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制衡逻辑是公民权跨越时空分别在春秋战国时期和近代早期欧洲兴起的主要因素。公民权在春秋战国时期没落的根本原因是严重低估了制衡逻辑的对手,即支配逻辑;而公民权得以在西方演变为民主制度的关键因素在于支配逻辑的相对弱势。  相似文献   

19.
雅典为何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终告惨败?对此,修昔底德直接提出了内争这一远非肤浅但仍有限的答案。此外,自古以来最为流行但不无偏颇的观点是雅典败于其民主政治,尤其是它在最后阶段的巨大混乱和严重失控;雅典政治领导的个人素质蜕变和由此加剧的内部争斗也得到了格外的强调,而雅典战败被特别归咎于此。所有这些解说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导致雅典惨败的部分重大缘由,但它们并非最深刻、最重要的缘由。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锐利的目光审视,我们可以洞察雅典的根本败因乃是植根于社会本身的深层文化特质,连同城邦政治和社会心理在战争重压之下的脆弱性。漫长的战争给雅典社会/政治机体施加了难以承受的经久压力,同时大大加剧了其深层文化中以极端个人主义为特征的“亚西比得综合症”及其独特的“傲慢”。它们撕裂了愈益脆弱的社会纽带,侵蚀了雅典赖以打赢战争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跨国公司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和维护自己在国外的经济利益,介入并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一些战争。本文运用国际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介入战争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为此,发展中国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应慎重对待跨国公司的投资,并且同国际社会一道采取积极的防范政治和军事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