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峡移民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世界级难题,而库区移民的安稳致富是难中之难。忠县作为重庆库区第二大移民县,其移民的稳定和致富情况关乎移民工作全局,对和谐三峡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三峡移民工作的重心已由搬迁安置逐步转向安稳致富与和谐发展,移民安置工作遗留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均在积极加强调查研究,探讨相关政策措施,以利移民稳定和库区长治久安。移民安稳致富与和谐发展是一项牵动全局、意义深远的伟大工程,对构建和谐三峡工作的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2.
黄欢 《重庆与世界》2014,(B12):26-33
加强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按照“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布局,科学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梯度转移,注重涵养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和养老等服务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一只水龙头带来清泉 A Tap to Bring Clear Water 52岁的忠县三汇镇苗耳村村民王从生终于体会了什么叫“自来水”-打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就哗哗地流出……  相似文献   

4.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心,幅员面积2187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人口102万。忠县历史悠久,是巴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据文献记载已有50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行政建制史;忠县人杰地灵,“断头将军”巴曼子、“巾帼英雄”秦良玉等忠臣良将,使“忠义”特征享誉华夏;忠县山川秀丽,是全国66个文化旅游大县之一,县城依山傍水、桥岛相连,是三峡库区唯一留存的“半淹县城”。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武汉一家知名化工企业到忠找县,“送”上一个投资1亿元建设一万吨精蒽加工线项目。亿元投资,对于忠县这个市级贫困县而言,的确是一块“肥肉”。但万万没想到,忠县谢绝了这样的“投怀送抱”。原因很简单:忠县需要发展,但是拒绝牺牲环境的发展。其实,这最好地诠释了忠县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积极理念。  相似文献   

6.
人类匆匆走过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甚至自认为已经到了信息文明时代。真的是这样吗?那为什么人类已经走到了环境与资源的绝境了呢。显然,文明需要重新定义、价值需要重新选择、社会需要重新构建,这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意义;从学理上界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从操作层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长江边上的忠县,江水多情:峰峦叠障中的忠县,林海浩荡!忠县城,一江三河,东西横贯交汇,背山面水。放眼这方土地,城在绿中,路在林中,房在园中,忠县人民享受着“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忠县狠抓资源保护、造林绿化和产业发展,做到“大小结合”,强化“里应外合”:一来退耕还林,还青山绿水于民富林兴;二来绿化长江,构筑“母亲河”生态屏障;三来林业改革,激活“绿色银行”潜力!  相似文献   

9.
走向生态文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苑 《开发研究》1996,(4):18-19
走向生态文明何苑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西方发达国家正穿越高度工业化或现代化的文明阶段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虽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发展中国家还在奋力走向现代化的途中,但从总体上说,现代工业文明所引发所包含的种种危机使...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观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精神支持,必须强化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而达到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建设形式,更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本文通过对公民生态文明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亚洲乃至北半球的气候变化,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和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对如何大力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10000亩花椒、3000亩柑橘鲜果、1500亩笋竹、2000亩绿色蔬菜、3000亩中药材……在零碎的“鸡窝地”上,忠县汝溪镇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是对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结和升华。建设生态文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科学扬弃,是对我国发展困境的重大突破,是对群众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是对国际形势变化的主动出击。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文章首先简述了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脉络,对生态城市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在调研基础上梳理吉首市目前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最后提出进一步建设“生态吉首”的对策建议,即应完善各项规划;加强理念传播;突出建设重点;加大投资力度,推进结构调整等。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生态文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艳 《理论观察》2008,(6):53-56
我国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对人类文化发展提出生态文化的建设要求,且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止匕,我国未来及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应注重生态文化的构建,以马克思的生态观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化思想,同时应吸收现代西方生态文化的积极成果,进行整合与创新,从而建设社会主义自己的崭新的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迄今人类对文明模式的最新追求。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扩展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观作为针对生态危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文明观,具有成为普世价值的基本特征。因而生态文明观是当代世界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重庆与世界》2016,(15):32-35
踏着“十三五”第一春的脚步,乘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首战之年的东风,江津的发展又翻开了崭新一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江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做活“山水”文章,为经济发展铺路搭桥,“山绕城、水穿城、林拥城、城同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园林城市已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9.
贺煜 《重庆与世界》2016,(11):42-47
一个充满绿意的城市,即使高楼林立也是温情的。一个缺乏生态文明的城市,即使再繁荣也是苍白的。城市公园和生态屏障,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绿化,而是一个城市内在的柔情与外在气质的融合与彰显。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这是我党生存理念的新发展,也是纵览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一贯坚持的战略。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