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信贷组合积极管理: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模式的全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贷组合积极管理是基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通过优化信贷组合,在银行风险容忍度以内追求组合风险回报率最大化的新型信贷管理模式。本文分析了信贷管理传统模式的局限性,探讨信贷组合积极管理的驱动因素和特点,比较常规与新型信贷组合管理工具的差异,提出银行在信贷管理模式创新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和阶段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赵征 《上海金融》2006,16(6):19-22
信贷组合积极管理是基于现代资产组合理论,通过优化信贷组合,在银行风险容忍度以内追求组合风险回报率最大化的新型信贷管理模式。本文分析了信贷管理传统模式的局限性,探讨信贷组合积极管理的驱动因素和特点,比较常规与新型信贷组合管理工具的差异,提出银行在信贷管理模式创新中进行组织结构调整的基本框架和阶段性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棋 《金融论坛》2013,(5):66-72
本文通过构建组合管理模型,对信贷资产组合结构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各行业的组合损失分布和经济资本。研究表明,信贷资产组合损失呈现对数状态分布;各行业贷款的经济资本结构和贷款规模结构、收益结构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商业银行应该基于贷款的经济资本、贷款规模和收益等要素来制定信贷结构优化调整策略;商业银行在开展信贷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各个行业的回报率和资产规模,还应该从风险调整收益角度进行"投入—产出"的对比分析,应按照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增加风险调整收益较高的"高效能"领域信贷资产的规模水平。  相似文献   

4.
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经济资本测度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实施的关键。渐近单因子模型是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测度的基础模型,但它假定:(1)信贷组合能完全分散异质风险;(2)组合风险只与单一系统风险因子相关;(3)条件违约独立性。从务实的角度来看,这些假设过于严格,忽略了信贷组合的借款者集中风险、部门集中风险和信用传染风险。为获得相对准确的组合经济资本测度,需要对三种风险分别进行"调整"。目前,针对借款者集中风险的调整方法有HHI指数和分散化调整技术;部门集中风险的调整方法有多因子模型、扩散因子模型和二项式扩展技术;信用传染风险的调整方法有基于二项式扩展技术的信用传染模型和扩展的多因子调整模型。本文对这些测度与调整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研究,争取为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和开发适合的经济资本测度模型提供有益的借鉴,为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在我国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银行业传统的信贷管理模式侧重于考虑单笔贷款的风险与收益,忽略了从全局视角分析和控制信贷组合,极易导致信贷组合结构失调,尤其是对单一客户或关联客户群以及特定行业、地区、国家的风险暴露过高。从被动的单项贷款管理转向积极的信贷组合管理,是现代银行信贷管理模式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6.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针对防范信贷组合信用风险所需要的资本制定的内部评级法,通过风险驱动因子的变化来反映组合回报的变化,并根据风险权重函数,通过风险加权资产转化为与每一项信用风险敞口更准确匹配的资本要求.本文对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敞口、期限因素以及违约相关性等信贷组合信用风险的风险驱动因子的度量进行了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7.
商业银行实施信贷资产组合管理,使其信用风险管理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转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从而提高银行整体的经营水平。本文着重论述了基于RAROC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小额信贷供给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分析了农信社惜贷的原因,并列举了显存多种小额信贷模式的优点与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小额信贷组合贷款模式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面对盈利、生息资产增速放缓,净息差下行及日益严峻的信贷风险防控压力,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加强信贷组合管理,提高信用风险管控水平,平衡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谋求在较低的风险基础上取得较高的收益。本文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组合管理和全口径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这两方面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建立良好的信贷文化 成功管理信用风险的第一要旨是坚强有力的信贷文化.在一个优良的信贷文化中,可以让管理者充分理解:风险和回报之间的权衡、预期损失的思想、规定的回报率、可持续增长的经济限制以及投资组合管理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VAR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卓有成效的风险量化技术,它是英文Value-At-Risk的缩写,中文通常译为风险值。 VAR的产生于1997年4月初美国J.P摩根财团与其他几个国际银行——德意志摩根建富、美国银行、瑞士银行以及著名信用风险分析机构KMV等共同研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评估银行信贷风险的组合模型(CreditMetrics)。该模型通过计算风险价值(VAR)数值,力图反映出银行某个或整个信贷组合一旦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违约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信贷风险组合模型覆盖了几乎所有的信贷产品,包括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受多重约束条件的限制,但是目前国内外对约束条件下银行行为的研究,缺乏多重约束条件的综合分析,无法发现多重约束条件之间可能产生的制度冲突,本文试图弥补这一缺失。本文以资产组合管理为切入点建立最优规划模型,以X银行的实际业务数据为基础进行数值模拟,对多重约束下的资产组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现行收益和多重约束条件下:(1)风险收益仍是影响银行决策的最主要因素;(2)和资本约束相比,信贷规模约束对银行决策的影响更显著;(3)零售产品发展具有较强内在动力;(4)银行具有一定的风险敏感性,但利率市场化和信贷规模管控可能削弱风险敏感性;(5)信贷规模约束对中小企业发展存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很有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新增的不良资产,这一风险目前已经在逐渐转变为现实。为了化解宏观调控所带来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对新增的贷款进行结构性调整,以建立一个适应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的风险适度的信贷资产组合;二是对存量贷款进行转换,对一些风险性贷款采取坚决的信贷退出措施。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增量调整、存量转换。”  相似文献   

14.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及金融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银行的风险愈来愈大,这就要求银行不断创新业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手段以保持竞争力。信贷组合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应用推广而生。银团贷款作为信贷组合管理工具,既是国际金融市场重要的融资方式,又是分散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最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核心业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农业保险+涉农信贷”贷款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农业保险+涉农信贷"贷款模式下农业保险使得农村信贷机构相关资产组合免受自然灾害风险的影响,构建了"农业保险+信贷"贷款利率定价模型,并利用MC模拟方法对该贷款模式下利率定价模型参数性质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下贷款利率是关于信贷机构的目标支付概率、资本融资成本等因素的递增函数,关于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则呈现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16.
信贷资产业务的开拓与创新,就是由信贷资产单一化逐步走向信贷资产组合。信贷资产组合的关键点就在于信贷资产组合策略及其有效性。目前,国际银行业若干重要的信贷资产组合策略如信贷产品线组合、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互换对冲以及信贷矩阵等可以供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业务创新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卫  袁彩云 《中国外资》2008,(11):180-181
一、从“信贷悖论”谈起 商业银行无论是单一贷款的风险管理还是信贷组合管理都无法消除银行信贷业务蕴含的巨大风险。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是依靠大量具有专业知识的信贷分析人员,他们通常在某一行业、某类客户或者在某一地区积累了丰富专业信贷经验,被称为商业银行信贷专家制度。信贷专家的经验越丰富,银行授予其权限越大,越能影响银行的信贷决策。一般认为,在信贷专家制度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其熟悉的行业、熟悉的客户有着强烈的偏好.信贷业务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要求资产组合的单位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信用风险度量指标,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组合风险———收益问题上面临着严重的两难困境,在增加了信贷风险的同时,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也制约了监管方式的有效性。本课题在借鉴国际性商业银行内部模型计算在险价值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计算在险价值的内部模型,并进一步对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要求资产组合的单位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信用风险度量指标,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组合风险--收益问题上面临着严重的两难困境,在增加了信贷风险的同时,降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也制约了监管方式的有效性.本课题在借鉴国际性商业银行内部模型计算在险价值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适用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计算在险价值的内部模型,并进一步对改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7—2021年中国30家商业银行年度数据就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绿色信贷对非国有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力度更大。绿色信贷主要通过提高银行社会责任履行度及绿色声誉渠道来抑制银行风险承担,“绿色信贷—社会责任/绿色声誉—银行风险承担”的传导渠道均有效。货币政策对绿色信贷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宽松货币政策会加剧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银行业竞争对两者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银行业竞争加剧会减弱绿色信贷对银行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