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清风 《上海经济》2007,(12):80-80
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离上海还有多远,上海与伦敦何时才能上演对等的"金融双城记"?也许最终将取决于城市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曾经书写上海与香港"双城记",这两个风华绝代的城市,命运从此很难分开.如今,沪港都提出要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它们之间究竟该如何相处?上海市市长韩正给出的回答是:"上海与香港是兄弟,我们是合作!"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曾荫权也乐观地说,"香港与上海可以分工合作,各展所长,为国家的金融业务发展做出贡献.香港与上海的竞争,不是零和游戏."  相似文献   

3.
互动     
《中国报道》2012,(6):8
2012年第5期总第99期让实体经济获得低成本资金没有强大实体经济做支撑的所谓"金融大发展"将是"空中楼阁",最终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无论是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还是中国的香港或上海,后面都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体作为支撑。笔者认为对实体经济尤其是对创新型(技术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实体经  相似文献   

4.
《沪港经济》2008,(1):33-35
2005年11月8日,伦敦金融城公布了对各金融中心排名的最新研究。研究指出,由于中国的经济力量日益增强,未来数年,很可能出现新的第三个全球金融中心。当时,全世界目光都聚集在上海,许多媒体都宣称上海将继纽约、伦敦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5.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任务是:建设比较发达的多功能、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完善金融服务设施和布局规划,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健全金融法制,加强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上海金融国资改革一直在着力推动中,而两个中心定位及主要任务的明确,无疑将加快金融国资改革的步伐。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将有大动作。《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已适时出台。3月中旬,上海召开当地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入座谈会。讨论的内容之一就是成立上海金融国资改革领导小组,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将担任小组组长,意在推动上海金融国资的重组和整合。改革方向将与整体国资改革一脉相承,即提倡开放式重组,主导金融国资整合的力量将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转变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目前上海国资委主要监管非金融资产,而金融资产则由上海金融党工委与上海金融办来管理,二者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金融党工委"管人",金融办"管事"。而成立一个改革领导小组,将从更高层次、更大力度上,提升政府在金融国资整合和重组上的效率。我们相信,在目前各方重视金融中心建设的大环境下,金融国资改革的方向会更加务实。  相似文献   

6.
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倩  薛波 《亚太经济》2007,(6):102-105
本文以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义为基准,以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以金融系统功能分析为思路,对香港、新加坡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探寻上海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得出结论:从历史和现实来看,香港和新加坡在金融系统功能的诸多方面都超越上海,上海只是在商品期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上海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和伦敦、纽约、东京一样有着强大的国家经济体作为后盾,近几年发展态势良好,有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能力:开放型、多功能是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上海建立金融和航运双中心获批,作为上海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海产权市场正"开疆拓土",计划打造成长三角区域股权转让中心。"上海产权市场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常务副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文章从五方面做出了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空间源于传统金融的"意外施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让传统金融"压力山大",传统金融在与互联网金融的交融中"负重前行",传统金融受到互联网金融启迪也在"创新求变",传统金融只有在改革变革中才能完成"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9.
正"创新引领未来发展,创新决定城市未来。"7月8日,中共宁波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全面吹响了"创新之城"建设的号角,为新形势下唱好"双城记"、当好"模范生",进一步厚植宁波发展基础和优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黄微 《沪港经济》2012,(9):20-22
如今,不少美国银行家漫步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已经觉得此处与纽约曼哈顿以及伦敦金丝雀码头无太火区别。或许从硬件方面来说,上海与纽约、伦敦这些老牌国际金融中心的差距已经不大。但是从软件方面比较,上海要追赶之处甚多,金融软设施还需完善。  相似文献   

11.
着重分析了上海的地理区位、社会与人文、制度、外部经济环境;其成为"三中心"的国际经济环境、亚洲区域分工格局、沿海地区参与区域分工的格局,等等。认为上海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保持技术领先地位,具有以金融为"启动"产业的特点,成为"三中心",将分三步走。  相似文献   

12.
上海的科技创业是四轮驱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服务链为基本框架,辅以"成果转化+创新基金+科技小巨人"的政策扶持,科技金融的资金支持,创业导师"一门式"的服务资源等功能,就形成了上海创新体系。为贯彻落实刚刚结束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上海举办了主题为"服务科技小微企业,推动创新转型发展"的首届"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月",7月11日至8  相似文献   

13.
正两江、天府,两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分别是重庆、成都经济发展的主战场,集聚了"双城"最精华的产业板块、开放要素、创新资源、开发空间,是"双核"的"极核",在围绕唱好"双城记"、引领"经济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担负重任。  相似文献   

14.
《上海经济》2012,(9):21-23,7
记者:沈教授,很高兴能采访您!我的第一问题是,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您提出上海应建设新"四个中心"——国际科教中心、国际文化娱乐中心、国际医疗健康中心、国际经济中心?沈晗耀:未来十年二十年,中国将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同时,长三角都市圈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自然地,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也应该像纽约、伦敦一样成为国际一线大都市。这是上海一直以来在孜孜追求的梦想。然而,我想说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近观上海的发展态势,形势并不容乐观,已经到了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国资》2015,(3):62
编者按: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工作时,明确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注入新的工作内涵和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有着深刻的宏观经济背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速度已超乎想象,技术创新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6.
伦敦奥运会上最耀眼的巨星2012年伦敦奥运会,最耀眼的巨星居然是中国制造。真不能想像没有了"中国制造",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是个什么样。不是伦敦奥运会想要"中国制造",而是伦敦奥运会别无选择。只有中国制造的烟花才能达到开幕式设计者的要求,只有中国的企业有能力在如此之短的工期内,赶制出标准如此严格的入场礼服。就在伦敦奥运会开幕的那天,不少英国人在伦敦的大街上示威,其中包括很多坐着轮椅的残疾人,他们认为伦敦奥运会增加了国家财政支出,恶化了英国人为之骄傲的医疗保障。如果没有了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只怕英国民众  相似文献   

17.
从今年7月初国务院宣布将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来,国内外媒体又一次将视线聚焦上海——中国的"经济名都".更有海外学者分析,这是中国以开放促改革策略的又一块"探路石",一旦"复制、推广",其发展效应不仅利好中国,还将惠及世界. 而在黄浦江西岸,将用八年时间完成一个自上海开埠以来面积最大、内涵甚丰的外滩整体规划成果——建成用地面积达1.6平方公里外滩金融集聚带. 看到这一新闻,科伦文化产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宇先生心里五味杂陈."南外滩"、"金融集聚"这些字眼强烈撼动这位港商的心弦.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永远不能磨灭。著名作家俞天白先生授权本刊的独家连载,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在上海金融史上留下不朽印记的众多人物和事件。国库券异地交易第一人市场是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而金融就是灵魂。不过,即便是当年被"大一统"褪去了"远东金融中心"光环的上海人,像被称为民间投资者代表的"杨百万",当时所具备的,也不是什么现代金融意识——一种跑单帮式的异地贩运,把国库券当作和大米、布匹一样的商品,牟取差价。不妨简略地介绍一下他的发家经历。杨百万,原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名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首个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于10月14日在上海启动。该基地将通过打造一站式航运服务综合体,吸引航运和金融产业链上的高端机构入驻,辐射整个亚太航运市场。基地预计于2015年下半年投入使用。当前国际航运重心东移的态势非常明显。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波罗的海交易所等知名企业陆续落户上海。此次,浦东新区、招商局集团及伦敦海事服务协会共同发起建设上海航运和金融产业基地,旨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两个中心"和自贸区的建设亟需一批既懂金融又懂航运的复合型人才,而一般高校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安排已不能满足培养航运金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具有航运特色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微观实务操作能力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求同存异",突出航运特色;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理论+论文+实践"的综合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