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汪光焘 《房地产导刊》2012,(10):35-37,34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27%。城镇人口为6.9亿人,“十二五”期间,预计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100万人。此外,我国每年有2.1亿农村人口在流动,7000万城市人口在流动。我们面临的是资源短缺、生态退化、污染严重等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是中国面临的长期挑战。  相似文献   

2.
资源循环经济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资源开发利用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新战略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人口转移和人口流动概念与内涵的界定,认为当前人口问题研究的缺陷在于将人口移动问题简单化为劳动力流动问题.人口移动并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还包括智力、技术、消费能力、需求等方面的变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的转移而不是流动,我国单向模式的人口流动必须发展为城乡双向人口移动才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如何保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业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中国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才是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面对这种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循环经济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应该从经济发展战略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认识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历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旋 《经济界》2005,(5):62-67
一、引言:时代环境危机催生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模式,是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表明,当国家和地区人均GNP处于500~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而我国目前正处于这一时期。按照现有增长方式,经济总量不断增加,能源、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而我国并不是资源富国,被13亿人除,数字就更低了。这一切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循环经济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回顾世界经…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少,特别是人均耕地少,这是基本的国情。同时,我国又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人口还处在增长时期。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有足够的耕地,又有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的供应。我国一方面土地资源相当紧张,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粗放利用,浪费又相当严重。在用地上如果以牺牲耕地来搞建设,乱铺摊子,耕地就会越来越少,这不仅  相似文献   

7.
金奎祥 《活力》2012,(8):8-9
农垦哈尔滨管理局位于哈尔滨市,拥有耕地35万亩,拥有人口45104人。作为一个资源小局,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必须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在当代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地处哈尔滨市的农垦哈尔滨管理局,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我国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而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又必须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由于宣传教育在整个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始终处于首要地位,其改革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相似文献   

9.
王彦 《科技与企业》2004,(12):87-89
“体育经纪人”这一职业群体对体育市场的推动怍用是值得认可的。而国内市场上是否需要很多的体育经纪人呢?本文作者的观点是:目前我国缺少体育经纪人不行,但也不是越多越好。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人口、环境、资源与官员政绩、地方经济扩张、招商引资诸因素间经常发生冲突。本认为矫正上述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的总人口中.劳动力资源9、2亿人。马建堂称,按照统计口径,0~14岁叫少儿人口,不是劳动力资源;60岁以上的人进人了退休年龄。也不是劳动力资源。满15岁而不到60岁人口是劳动力资源.这次人口普查全国劳动力资源人口是92148万。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人力、资本和技术是否可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总体能力,决定着这个国家或者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21世纪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任何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都是一个重大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我国必须保证区域生产能力在不危及其他能力的前提下,与人的需求的增长保持同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消费市场也应做出适合的调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温家宝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就如何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指出,必须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和环境保护压力大的国情意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劳动力资源大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然而,如何才能将这一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优势呢?关键是要通过人力资源建设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的转移,不断扩大非农就业、减少农民人数.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这一点在农村人力资源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近几年中,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迅速增长,突破了1000亿美元的大关。1996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050亿美元,超过中国台湾省,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外汇储备连年的大幅度增加,使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逐渐庞大,1997年 4月,已超过1100亿美元。这样的储备是否适度,外汇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成为目前人们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 一、外汇储备是不是越多越好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个数量界限,外汇储备也一样,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度储备才是上策,其理由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1.从外汇储备的来源构成来看 外…  相似文献   

16.
人口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上世纪是这样,这世纪也如此。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所发生的显著变化,无不感受到我国人口转型带来的巨大效应。可以说没有人口转型所创造的优越条件,没有人口分母的缓慢增长,我国人均GDP及综合实力不可能如今天这样强盛,人均生活水平和受教育水平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提升。无疑,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率下降的双重政策效应,产生了中国奇迹,改变了中国命运。然而,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2013,(16):22
8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再次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依据实际逐步完善生育政策"。卫生计生委的官员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完善生育政策的相关工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末,全国总人口13.54亿人,全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自然增长率4.95%,人口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然而,中国15至59岁(含不满60周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这是相当长时期以来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的第一次下降。30多年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在不断变化。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计  相似文献   

18.
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显著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这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也有很大的启示。 改革开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目标要求,建立健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在农业人口中,约有四亿多劳动力。根据我国土地资源合理的承载人口及农业经济适度人口,农业劳动力的过剩将达到两亿人以上,并仍以每年约1000万的速度递增。这一客观现象表明,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的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