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以我国40家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4年280个观测点为样本,旨在揭示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时间效应。研究结论如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研发投入逐年上升;增加研发投入,当期企业绩效将显著提升;研发投入有累积和滞后效应,当期研发投入对未来绩效也有提升作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提升递延时间较短,约为一年;企业需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才能保证绩效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投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绩效呈显著U型关系,企业信息技术投入需要经历组织变革转型期,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投入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呈显著倒U型关系,信息技术投入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提升,但考虑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存在最佳平衡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非线性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3-2017年我国277家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③在股权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股权制衡度与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④技术创新部分中介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企业绩效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3-2017年我国277家创业板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分析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②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企业绩效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③在股权适度集中的基础上,股权制衡度与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④技术创新部分中介了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股权结构、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及企业绩效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2003-2014年OFDI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基于其2002-2016年数据,从资源与能力视角,探讨了中国制造业OFDI过程中组织惯性两面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控股与早期国际化经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消极影响;核心业务能力则增强了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核心业务能力对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因投资地区异质性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对该问题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技术创新能力是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能力的基础,不同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下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78家高科技上市公司2007-2013年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方程模型,探讨了在不同企业技术创新阶段研发投入与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在成长期与成熟期,研发投入与绩效呈正向关系。其中,在成长期,该正向关系最显著;进入衰退期,二者之间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以2003-2014年OFDI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基于其2002-2016年数据,从资源与能力视角,探讨了中国制造业OFDI过程中组织惯性两面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有控股与早期国际化经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消极影响;核心业务能力则增强了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核心业务能力对研发投入—企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因投资地区异质性而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以2009-2012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研发投入对制造类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研发投入与制造类企业当期绩效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研发资金对当期绩效的贡献程度明显大于研发人员贡献程度;此外,研发资金投入对制造类企业绩效的正相关影响存在滞后性,滞后期为两年且影响程度在滞后一期达到最大值;最后,从增加长期性资本投入、加强基础性研发及整合科研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2012-2018年有国外销售收入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当期、滞后1期、滞后2期研发投入以及国际化程度对企业价值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国际化程度与企业价值呈非线性正相关关系,存在单一门槛值;各期研发投入以国际化程度为门槛,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呈U型关系,存在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且滞后1期与滞后2期研发投入的双重门槛值几近相同;控制变量中企业年龄、人力投入显著提升国际化经营企业价值,而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负向影响企业价值。研究结论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引领我国制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企业价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对研发投入与企业业绩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2007-2012年进行研发投入的43家(共258个观测点)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就研发投入对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投入水平上处于中等水平,且投入强度正在逐年提高;总体上,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和企业获利能力具有同向增长关系;在企业成长能力方面,其与研发投入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创新资源作为创新活动的输入,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源头。从外部创新资源角度探讨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创新资源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以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中的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李春艳  余越 《经济师》2011,(4):17-18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是我国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的关键问题,文章以扬州市千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从R&D经费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及自主创新绩效等方面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R&D投入与专利数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年的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具有时滞性,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但不及R&D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大。  相似文献   

13.
廖中举 《技术经济》2013,32(1):19-23
以浙江省312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企业R&D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与企业经济绩效显著正相关;新产品产出能力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在R&D投入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新产品产出能力的中介效应明显高于发明专利;尽管R&D投入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两类专利申请量并不是R&D投入与企业经济绩效间关系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上海、深圳证券市场软件信息业171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2015年的相关数据,针对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企业绩效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与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效果较好,政府应给予企业更多的加计扣除优惠;根据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存在非线性关系,研发投入对当期绩效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对滞后一期绩效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滞后两期绩效正向作用不明显。研发投入经济效益回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根据分位数回归结果,处于50%分位点的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最大;分组回归结果显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对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创新资源作为创新活动的输入,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源头。从外部创新资源角度探讨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创新资源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以珠三角200家制造业企业为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能力呈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创新资源获取有利于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技术创新能力中的策略规划能力对企业绩效呈显著正向影响,而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资源运作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组织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能力对创新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赵红  杨震宁   《技术经济》2017,36(8):9-17
以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利用1408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环境不确定性和研发管理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技术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企业研发管理对上述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注重研发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及实施知识产权管理会对处于不确定环境的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在面临不可预测的境况时应持续进行研发管理,以丰富企业的技术创新知识积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广东省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样本企业融资能力方面对RD投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表示企业融资能力的因素中,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科研能力与RD投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营运能力和资产担保价值与RD投入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成长性与RD投入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企业规模与RD投入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初创企业具有经营时间较短、规模较小、资源匮乏等劣势。传统关于初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忽略了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基于初创企业的特殊性,以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门限变量,构建研发强度与绩效关系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绩效关系的影响存在双门限效应。当初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小于门限值17%时,研发投入强度与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当初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介于门限值17%~45.7%时,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当创业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高于门限值45.7%时,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初创企业具有经营时间较短、规模较小、资源匮乏等劣势。传统关于初创企业研发强度与绩效关系的研究,忽略了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基于初创企业的特殊性,以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为门限变量,构建研发强度与绩效关系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对研发投入强度与绩效关系的影响存在双门限效应。当初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小于门限值17%时,研发投入强度与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当初创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介于门限值17%~45.7%时,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当创业企业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高于门限值45.7%时,两者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我国创业板科技信息类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量化其成长性,研究负债融资、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水平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作用;负债水平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科技信息类企业研发投入与成长性显著正相关,研发投入强度越大,企业成长越快;负债水平与研发投入交互项与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说明负债水平对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具有负调节作用。同时股权集中有助于企业创新研发活动,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