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不仅强调要实现个体正义以促进个体自由、平等与全面发展,而且强调要保障个体正义的优先性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以及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的个体正义优先理论涉及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的现代化等重要内容,对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加速转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等具有较为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允探微     
陈美华 《新智慧》2004,(12A):6-7
正义乃人类社会追求的首要道德标准,平等、公平、公正则是衡量社会正义的三项基本原则。平等原则是指人们在社会上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在政治、经济、化等各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公平原则是指社会分配给每一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应该相等。公正与公平所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公平强调的是权利与义务之间量的方面的对等;公正强调的是法律制度或法律制度的执行人、中间人应该采取客观中立、不偏不倚的立场,不  相似文献   

3.
随着实体正义向程序正义的流变,程序正义的价值进一步彰显。程序正义一般包括程序的平等性、参与性、救济性和终结性等,以程序正义为视角考察我国的辩护律师权利可以发现程序正义的诸多缺失之处,需要通过制度的重构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4.
由于市场与政府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市场的初次分配与政府的矫正分配在分配正义中失灵,而第三次分配则在对市场初次分配与政府矫正分配过程中的道德正义、财富正义、权利正义等进行了再矫正,从而完善了分配正义的理论体系,并获得了正义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伟雄 《企业家天地》2007,42(12):159-161
在马克思的劳动视野里,劳动应该有正义之维,劳动的正义向度为人的劳动提供意义。劳动正义,就是以劳动的属人性和对于人的意义作为依据,要求赋予人的劳动以"正义"意蕴、回归人的劳动的"为人"目的,实现人的"应有"与"现有"的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劳动正义是人的劳动的各内在要素占有自己的正义本质,包涵劳动权利得到正义分配、劳动条件得到正义配置、劳动过程得到正义规范、劳动成果得到正义交换以及劳动关系得到正义调整。  相似文献   

6.
自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提出分配正义理念以来,众学者对此概念莫衷一是,并在现代形成了罗尔斯以国家干预为核心和诺齐克以产权独立为核心的截然不同的理论进路。国家角色的历史嬗变成为其在实现分配正义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及其累进效应成为国家作用的必要条件。经济法契合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念,以国家作用为依托,达到对实质分配正义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如何理解社会公平以及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本文试图澄清公平或正义的内涵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而对如何选择符合效率的公平原则提出建议。社会公平的本质是社会和谐而不是平等,由社会公平的本质可推出,社会公平的内涵至少包括正义的本质、正义的形式原则、正义的具体内容与实现正义的机制等四个要素。公平的具体内容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所适用的社会公平或正义原则应当是在强化“权利平等”和“按贡献分配”两大原则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偏向社会贫困群体。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权利理论与正义理论的梳理,着力论证公民权利意识的逐步觉醒对当前实现社会正义的积极影响,强调在权利本位的指引下,包括政府、国家、社会、集体、公民都要认真对待权利,为权利而斗争,理性维权的背后是对“利维坦”的束缚,而对权力的约束与自我制衡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机制,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仅仅是正义实现的起步和前提,但意识的觉醒正如蝴蝶振翅,在当前权力严重腐败,“官本位”思想积深,个人权利保障与维稳大局不断冲突的中国,有必要探讨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将如何引起社会正义的风暴.  相似文献   

9.
本文强调的正义是在博弈过程中实现的一种事实的、自愿的、合意的契约,这种由博弈过程而形成的契约从个体的自由、权利出发,最终以实现集体人的自由和权利为归依,博弈的过程形成的契约的达成不是社会某种力量的强制,而是通过权益主体的正常表达、在合法博弈的动态中实现。  相似文献   

10.
公平分配是改革的目标,而公平分配是以权利平等为依据的,如果社会中各方面的权利不平等,则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职业之间、级别之间的权利不平等直接对应。整个权利体系,在权利内容上按市场经济、公民社会以及政治国家归类,在权利结构上按归属权和行使权划分,由此发现形式上平等而实质上不平等的权利不对称性。影响权利平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保障权利平等的改革也是综合性的。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键是从多方面保障权利平等。  相似文献   

11.
制度正义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核心和根本保障,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和内在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正义的现实构建,首先应着眼于确立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正义观,此外要加强制度创新,强化法律制度建设,建立有效的社会利益均衡机制;畅通利益表达渠道,确立多元对话、共存共生的社会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结构的差异性、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文化的多样性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化是当下平等正义的时代背景。由于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事实上存在,且会对到底什么是平等正义产生影响,因此主张对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进行承认的差异平等才是当下的理性诉求。为了做到差异平等,应减少文化霸权、破除经济垄断、消灭政治歧视。  相似文献   

13.
生态正义不是人与自然物之间的关系,亦不是以一切环境因素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环境正义,而是以生态环境因素特别是以生态资源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正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弊端日益凸显的今天,现时代的生态正义是一种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一种能够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享有平等地位,获得平等尊重的生产关系;是一种能够保障劳动者付出与回报对等的生产关系。伴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政治、法律、思想观念等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影响,生态正义表现出相对性和可变性、动态性和过程性,以及多样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平是指人在社会中都应获得公平、平等的地位和待遇。社会公平的内容包括:1、权利平等,即公民的社会地位和基本权利的平等;2、机会平等,即人人在社会活动中的机会均等;3、法规公平,即社会有公平的法规,在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4、分配公平,即按同一尺度分配收入,并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当前我国社会公平的基本特征是:首先,它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其次,它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公平;再次,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5.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即转移人口获取城市居民身份与权利、空间资源及实现城市社会空间融入的发展过程,也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伴随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与市民化历程的前行,涌入城市的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进程中面临地理区位空间的非公正分配,城市社会人文空间的非公正包容及城市权利非公正赋予的城市空间正义缺失困境,这些都严重阻抑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从空间正义的理论视角出发,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空间融合与重构,以"城市包容"的思维推动转移人口城市空间的变迁发展,以法律原则、制度保障转移人口的城市空间权益。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有许多伦理底蕴和伦理价值诉求,其中正义就是其第一块伦理基石。我们必须从基本权利的保障原则、机会平等原则、按贡献分配原则和差别原则等方面把握正义原则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罗尔斯的分配正义理论曾经影响了一个时代,罗尔斯的平等自由原则,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对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也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强力冲击了社会既有的分配格局,对中小微企业和底层群体正常参与社会收入分配产生了巨大影响.回顾既往,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快速控制疫情发出了“何以可能”的疑问,而中国抗击疫情阶段性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对社会正义的坚持,这种正义恰好契合G.A.柯亨所提出的分配正义思想.当疫情趋缓,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中国...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通过对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关于正义观的分析和批判,以及对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关于分配正义的批判性继承,在辩证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的不合理性,从而构想出未来共产主义制度下分配的正义性。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而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是在马克思分配正义观指导下实现的,在分配制度、分配方式、社会保障、引导消费以及自由时间运用等方面无不体现了马克思分配正义观的科学运用。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国民收入总体水平有所提升,但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却在不断增大。如何妥善解决国民收入分配失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本文从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视角出发,提出我国现阶段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不仅要关注再分配环节,更要维护好初次分配环节的公平与效率。只有确保"起始公平"和"程序公平",才更容易实现"结果公平"的分配目标,才能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进而扭转目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