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经历的曲折反复的过程说明,要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尊重和遵循价值规律。当前我国粮食问题依然是个价格问题。其表现在5个方面:计划收购价太低,计划销售价更低,由此而导致计划调拨价偏低和购销价格长期倒挂,粮食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剪刀差扩大,粮食与其它农作物的比价不合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在改革中没有真正把粮食当作商品,因此,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粮食商品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一个基本的事实是:自1985年以来近10年中,全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直徘徊在4.25~4.5亿吨之间;1993年底以来,粮食的市场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为平抑粮价,政府采取市场的手段抑或计划的手段似乎都不大灵验。尽管现在不能说政府对粮食市场的政策已完全符合理性,但毕竟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因此,粮食问题更多的来自于农业的结构,即农业的结构不适应国民经济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要求。我国粮食体制改革的难点(一)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如何避免粮食资源外流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能够无限供给,影响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是土地和资金。当前,按钱纳利和塞尔昆设计的十项指标体系测算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储  相似文献   

3.
黄伟俊撰文认为,1993年冬粮价大幅度波动后,人们对粮阶的变化非常关注。国家为了稳定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采取了很多宏观调控措施.并取得了预期效果。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国家粮食定购价低于市场价.农民种粮比较效益低,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仍然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有计划地调整粮食购销价格。调整方案大致有四种:1.将现行的国家粮食定购价提高到市场零售价水平。对城镇居民供应的口报销价也相应提高到市场价水平。人将现行的国家粮食定购价提高到市场价水平。对城镇居民供应的口粮销价…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粮食市场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粮食集贸市场;二是粮食批发市场;三是粮食期货市场。近几年来,作为现货市场的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发展较快,而粮食期货市场发展相对慢一些。在当前我国粮食总量供过于求,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 WTO的形势下,积极稳妥地发展粮食期货市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大有裨益。   一、期货市场可以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   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证明,结构的调整必须用市场手段,以价格信号对农民实施引导。而这种价格信号又必须具有集中性和权威性,能够反…  相似文献   

5.
粮食立法与执法,是粮食管理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它既是加速粮食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的需要,又是促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立法滞后,粮食管理一直处于无法规,不规范,弊端甚多的状况。这不仅与市场经济和粮改新形势极不相称,而且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极不相称。粮食无法规管理弊端多在我国粮食管理长期处于无法规的状况。国家对粮食的管理主要依靠计划、政策、行政措施来实施,这种管理在计划经济时期虽然起过重要作用,但弊端甚多。一是以计划代替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粮食生产 ,究竟是受市场零售价格调节 ,还是受国家收购价格调节 ,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对我国粮食生产在双轨制下的价格反应进行实证分析 ,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一、双轨制下我国粮食生产对价格反应的特征第一 ,粮食生产取决于收购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 ,并随其中任何一个的上升而增加 ,即粮食产量与国家收购价格和市场零售价格有着明显的正向反应。第二 ,在对粮食产量的调节上 ,计划收购价格与市场零售价格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市场零售价格的上升 ,将导致受市场零售价格调节的生产者人数增多 ,而受收购价格影响的生产者…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粮食安全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面对90年代我国粮食消费和粮食生产的新动向,我国粮食需求目标和粮食供给方案需要合理选择,确定一个适度的粮食自给水平以保证经济增长和社会安定,然而实现这一自给水平要在政策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产品价格管制政策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解决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问题,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价格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79年大幅度提高粮食、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这是自1952年以来,收购价格调整品种最多,幅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和按比例加价政策,对猪肉和城市蔬菜等鲜活商品实行了有指导的议购议销。  相似文献   

9.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势推进以及人口逐年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呈逐年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因素等对粮食生产的制约日益突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为保障粮食安全,加强粮食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0.
粮食问题是价格问题,本质上是财政问题和居民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问题。粮食问题是饲料问题,肉食问题,反映了由投资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消费需求过度膨胀的问题。因此,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是理顺价格,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培育市场机制,以发展生产、搞活流通、引导消费;同时,要实行以农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使粮食消费需求的增长同粮食生产的增长和进口粮食的可能程度保持大致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发展粮食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发展粮食生产出路只有两条,一是扩大耕地面积,二是提高单产。但是,按我国目前每年净增人口1000万、净减耕地500万亩,以及后备土地资源有限的现状来看,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解决粮食问题显然不可行。因此,解决粮食问题的出路最终在于提高单产。  相似文献   

12.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其价格变动不仅会对市场价格总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导致粮食制品成本上升、推动工资成本的提高,从而间接影响市场价格总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价格改革对促进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粮食的需求起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近年来粮食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粮食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持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是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如何避免粮食价格大起大落的波动,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一、粮食价格波动及…  相似文献   

13.
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不惜代价确保粮食生产曾经是我国政府为解决温饱问题而不得不采取的做法,在人口增长快、耕地质量差、粮食单产增长缓慢、增长的粮食被增加的人口所抵消、人地矛盾突出、自然资源日渐匮乏、生存环境急剧恶化的今天,解决吃饭问题仍是我国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一、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1.人口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两个刚性因素我国从1998到2003,五年间人口累计增加4466万,相当于德国、法国这些国家的人口数。据预测,由于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每年粮食需求将以50亿公斤左右的速度刚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改革仍未成型,粮食价格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外粮食成本存在明显差距。成本问题直接影响长期底部价格从而影响国际接轨,同时也影响农产品的目标价格,以及其他政策取向。本文认为,在我国粮食政策取向上,应参考自身成本条件这一重要约束,把降低成本作为今后粮食价格改革的重要工作,在建立完善我国补贴和保险政策体系之前,对完全放开国内市场仍应保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15.
一、导致1985年粮食衰退问题的症结 目前普遍认为1985年粮食减产主要是三方面原因:一是自然灾害影响;二是因调整产业结构,粮地面积减少;三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粗放经营,投入减少导致单产下降等。 我们的分析不能停留在罗列现象上,真正解决问题还需透过现象分析本质。我认为,1985年粮食生产衰退,是慢性病的急性触发。取消农产品统派购,放手让农民调整产业结  相似文献   

16.
金溯  罗芸 《农业经济问题》1997,18(11):10-12
增产增收孰为先——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再审视金溯罗芸与农业生产水平相对低下、粮食为主的大多数农产品供应长期紧缺以及公社体制相联系,我国农村经济多年一直是以增加粮食等农产品为发展目标,这在当时无可厚非。1978年以后,农村体制率先改革,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持续保持了较高的水平,这不仅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看到我国粮食就总量而言,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叫做“阶段性的相对过剩”。在这种情况下,调整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就成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在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的积极意义不仅仅限于解决农民卖粮难、粮食企业仓容不足和财政补贴负担较重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使我国农村经济走向市场化、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并最终推动我国农村经济走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出现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现象,粮食生产在农村经济活动中长期占居的统治地位,已经动摇,不管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上,还是在农用土地、劳力、资金、技术的投放上,与过去相比较,都客观地对粮食生产起着削弱的作用。这是粮食生产面临着的一个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价格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价格因素对我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蒋乃华一、我国粮食生产中价格作用的简单回顾探讨我国粮食生产的价格反应特征必须从中国粮食流通的体制环境入手分析,因为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与政策为我国粮食生产、加工、储备、流通和消费这一整个运行过程规定...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我国粮食已告别了短缺,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过于求。在这一新形势下,一方面应高度警惕放松粮食生产的思想,重视粮食生产和安全,保持粮食总量的基本稳定;另一方面,也应与时俱进,结合中国已加入WTO的背景,创新粮食安全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粮食品种、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笔者就做好新形势下粮食工作谈几点看法。(一)实行农业政策保护,用好用足WTO农业规则我国粮食生产虽然上了一个新台阶,但近几年徘徊不前。粮食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任何时候不能出现粮食短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们不能由于前几年的供过于求而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