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paradigm is tested using 4-digit SIC Korean industry data for 1981 and 1986. The study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observed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hypothesi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tructure and conduct variables influence price-cost margins in much the same way as they do in developed countries. Nevertheless, the Korean government's credit rationing policies, by creating entry barriers, have the most important effects on industry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
文先明  邹桃  熊鹰 《经济地理》2008,28(5):734-739
在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首先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及其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接着分析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及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跨国公司并购步伐加快.随后提出了大力发展钢铁循环经济,提升我国钢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及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这一系列扩大高端钢铁产品出口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15年来中日出入境旅游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选取1992—2007年的有关统计数据,从两个断面4组指标的对应关系出发,分析了中日出入境旅游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随着中日出入境旅游客流量的增长,双边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出入境客流量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具有显著推拉关系;从中日两个断面,构建了出入境旅游对进口、出口及进出口贸易的6个推拉模型;由于中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日本占中国入境旅游比逐渐减小,中国对日贸易依存度也随之减小;1992年以来中国占日本入境旅游比和日本对华贸易依存度逐渐上升,且增长趋势与波动周期具有较强的时间同步性。  相似文献   

4.
This paper describes flows of basic research through the US economy during the late 20th century. In addi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the flows on scientific papers in industries and fields. This article differs from others in its use of measures of science rather than technology. Together, its results present a picture of the structure of basic research flows in a modern, science-intensive economy. Basic research flows are large within petrochemicals and drugs, and within software and communications. Flows of chemistry,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are common throughout all industries – biology and medicine are almost confined to petrochemicals and drugs; and computer science is nearly as restricted to software and communications. In general, basic research flows are more concentrated within scientific fields than within industries. Our findings 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of scientific papers indicate that the effect of a 1% change in academic R&D spillovers significantly exceeds that of industrial spillovers. In addition, within-field effects exceed effects between-fields, while within- and between-industry effects are roughly equal. It follows that scientific fields limit basic research flows more than industries do, perhaps because large firms implicitly span a range of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外贸地域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同际贸易理论对外贸结构的研究侧重于商品结构、外贸结构阶段研究。国际贸易地理学对外贸结构则侧重于地域空间结构的特征、规律及其关联的研究。本文仅对吉林省外贸地域结构现状及其调整战略与对策进行探讨。认为吉林省对外贸易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稳定发展辅助市场。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的环境影响日渐强烈,并成为公众关注与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旅游业的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以及旅游地居民的心理响应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近年旅游业环境影响研究的新成果。旅游业环境影响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旅游业影响下旅游地的未来环境变迁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旅游地居民的心理响应之间的交互作用机理将是未来旅游业的环境影响研究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对非贸易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大量中国对非贸易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对非贸易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特点,采用贸易地域多元化指数和均衡度指数计算模型。分析探讨了中国对非贸易在空间序列上的差异,并对中非贸易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非贸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贸易额大幅增加,但其所占中国对外贸易的比例一直不高;中国对非贸易区域分布不平衡,但贸易分布不断向均衡方向发展,贸易市场正在逐步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出口商品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一直在快速提升.但是其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中低档次的大众消费品领域,并且是以低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以代工、贴牌为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以生产者微利、劳动者低工资和低福利为代价获得的.如何增强中国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与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提升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信息产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本文以当今席卷全球的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和新国际分工为背景,从传统区位理论在解释信息产业区位时所面临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影响信息产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黄柯  祝建军  蒲素 《经济地理》2006,26(6):1047-1050
在产业簇群理论、旅游生态学和旅游地理学等理论基础上提出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理论,包括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的概念、成因、特征和发展动力。根据西部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就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簇群,对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旅游企业主体三个角度提出发展西部地区生态旅游产业簇群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闽台经贸合作与产业合作基地建设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郑伟民 《经济地理》2001,21(5):559-563,568
闽台两省隔台湾海峡相望,区位优越,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相似,经济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历史悠久,加强闽台经贸合作,构建闽台经济区,建设台湾海峡经济繁荣带,对于促进两岸统一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闽台经贸合作的域际条件与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实现闽台经贸合作持续发展的对策,并提出闽台产业合作领域与基地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栾维新  宋薇 《经济地理》2003,23(4):529-533
我国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积极寻找新的就业增长点已成为政府、公众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以海洋产业系统为研究样本,选取陆域产业为参照系,从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间的关联强度等多方面论证了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在优势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出海洋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对陆域产业的拉动效应,指出海洋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新的劳动力吸引磁场,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研究的结论是:海洋产业增加值每提高—个百分点,将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7万人,可相应为陆域创造4.7万人的间接就业机会。研究成果对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stimates the effect of U.S. cigarette advertising on social welfare. Because economists hold different beliefs about the nature of advertising, the analysis uses three different empirical models to test the welfare implication of cigarette advertising. Each model employs estimates of a demand equation and a supply relation to calculate a single point estimate of the impact of advertising on profit, consumer surplus, and total surplus. Bootstrapping generates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each welfare estimat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igarette industry is not competitive and that advertising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market power. Further, advertising significantly reduces consumer surplus if it is either purely persuasive or purely informative but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otal surplus.  相似文献   

15.
16.
长株潭一体化中的房地产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庸萍  袁冬梅  刘建江 《经济地理》2007,27(3):438-440,446
房地产业自主创新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在长株潭一体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房地产业的自主创新主要包括精神创新、物质创新和体制创新三部分,其中以开发理念和文化创新为主的精神创新是核心,以建筑和科技创新为主的物质创新是基础,以管理和开发体制为主的体制创新是保障。长株潭房地产业的自主创新应从这三方面入手,并结合风俗习惯、市场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小娟  刘红英 《经济地理》2009,29(2):255-260
目前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国家也在不断加强政策力度以促进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使得毗邻东部的中部地区迎来发展加工贸易的机遇.虽然中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条件与效益和东部地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从中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区位和成本的综合优势看具有极大的潜力.文章针对中部地区的现实条件提出了发展加工贸易的思路,以带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汤静  文吉 《经济地理》2007,27(5):864-866,872
伴随着中国旅游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市酒店的发展模式正面临着整体变革,酒店业发展的本质属性使得不同性质城市酒店发展出现不同模式。文章以三类性质的城市为基础,深入研究了中国不同职能城市的酒店发展模式,即东部特大城市的"两极化总部"发展模式、中西部省会和新兴旅游城市的"经济型"发展模式以及专业镇经济发展起来的特殊城市的"东莞"发展模式,并对其模式产生原因及其演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薛莲  黄永明 《经济地理》2011,31(8):1308-1312
产品内分工影响服务贸易的基本途径是服务外包;基于11个OECD国家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消耗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和服务业消耗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力成本和信息与通讯技术发展水平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并给出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根据1997年统计数据,对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地区,提出了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