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邹新  程实 《金融论坛》2007,12(11):30-35
基于经济指标预期值整体恶化的微妙背景,美联储2007年9月18日降息50个基点,这不仅本身构成了对经济走向变化的"官方确认",而且是美国经济周期转向中货币政策制订者的必然选择,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次级债风波"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已经超出预期水平.美联储降息将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加剧美元贬值,同时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尽管受到美联储降息影响,中国出口仍将维持高速增长,货币政策将进一步趋紧,同时将经受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更大考验.  相似文献   

2.
李宁 《时代金融》2009,(3X):4-5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反思危机,本文认为此次危机是由现行的以美元为世界本位货币以美国为世界本位货币中心国的现代国际货币体系造成的,现代国际货币体系造成了美元在全世界的泛滥,而美元的泛滥又造成了全球的流动性过剩,面对流动性过剩的情况,金融机构加剧了竞争,从而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风险,最终导致了一场不可避免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基于经济指标预期值整体恶化的背景,美联储9月18日降息50个基点本身不仅构成了对经济走向变化的"官方确认",而且是美国经济周期转向中货币政策制订者的必然选择,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次级债风波"对实体经济的负面作用已经超出预期水平。美联储降息将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加剧美元贬值,同时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郭金龙  王宏伟 《银行家》2001,(1):120-134
2001年1月3日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使联邦基金利率降至七年来的最低水平.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对外投资国,美联储连续降息必将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国门渐开,美联储连续降息也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外经济的失衡,一方面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人民币一直面临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国内流动性过剩现象凸现,部分地区和行业出现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等现象。这一切都是和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失衡分不开的,特别与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国又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我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应该本着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改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出路之一。遵循这一原则和方向,我国应采取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稳步提高基准利率、多渠道管理流动性、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建立现代化的金融体系等组合措施,以应对失衡的国际货币体系和失衡的内外经济。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经验表明,美联储基于不同原因降息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预防式降息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有限,纾困式降息则难以避免金融市场大幅震荡。2023年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暗示,美国本轮货币政策历史性的紧缩周期可能已经结束。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于2024年开始降息,但关于降息的条件与影响存在明显的争论。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首先分析货币的财富贮藏职能,进而按照经济属性将全社会货币需求划分为三个部分:实体经济货币需求、虚拟经济货币需求和财富贮藏货币需求,并对实体经济的货币必要量进行计量分析。计量分析表明,实体经济货币需求存在一定稳定性,而全社会货币供应超过实体经济货币需求,因而经济运行内生流动性过剩机制。  相似文献   

9.
<正>11月21日,央行宣布从次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40个基点至5.6%,一年期存款利率基准下调25个基点至2.75%,同时将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为1.2倍。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央行为何放弃年初以来"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政策导向,重新采取降息这一具备"刺激"特征的手段,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央行非对称降息基于四个考量因素此次降息,是央行自2012年7月以来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问题,它有着国际传导的效应,国际流动性的过剩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影响国内的流动性,进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引致通货膨胀.笔者将会从国际流动性过剩对国内流动性的传导机制和途径两个角度来阐述国际流动性过剩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月26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首次发布对2012年内以及未来较长期间联邦基金利率水平的预测。这是美联储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和有效性的最新举措。美联储长期维持超低利率有助于本国经济复苏,但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包括需求拉动、自然灾害、通胀预期、市场投机等短期因素和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有限性、要素价格重估、成本推动等长期因素.本文认为适度通胀有利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短期还应继续实行适度紧缩政策,但紧缩力度需逐步降低;应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人民...  相似文献   

13.
在美联储成立百年之际,现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系统回顾了过去100年中美联储在政策目标、政策框架、可信度和沟通方面的变革。成立初期,美联储以维护金融稳定为目标的政策框架主要受实质票据学说和金本位制度的影响。大萧条时期,促进就业和价格稳定逐渐成为美联储的新目标。大通胀和大通缩时期,获得货币政策独立性的美联储控制通胀的能力逐步成熟。大稳健时期,货币政策目标和框架更加清晰,货币政策透明度逐渐提高。金融危机以来,维持金融稳定上升到与货币政策同等重要的位置,货币政策透明度明显改善,预期管理日益重要。未来,中央银行的理念和实践还将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价格与利率、汇率关系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我国12个城市房地产价格与利率、汇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利率与房地产价格呈负向关系;汇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与理论分析有较大差异,表明我国金融制度仍存在缺陷,逐步完善金融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利率和汇率调节经济的功能。因此,我们认为房地产价格保持相对稳定是房地产业安全运行的关键,在完善的金融制度下正确的利率和汇率政策能在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加剧,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多国央行降息,利率再度降至历史低位,部分经济体负利率程度进一步加深。作者主要论述了全球负利率政策的基本情况、原因和经济影响,并针对多国负利率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系统科学地论证了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由利润率调节。中国利率形成机制与发达国家不同,没有以调控货币量为基础,在开放背景下,加息反而可能加剧通胀。由于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针对目前关于加息的争议,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加息造成“利息挤压利润”导致企业经营困境。基于利息本原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表现,目前加息应慎行。  相似文献   

17.
运用利率管制条件下的资金供求模型对民间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民间利率不仅高于正规金融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也高于资金需求者的意愿水平。同时,民间利率在当前市场中具有缺陷性:它的高利率性及非”市场利率”性糅合在一起,给金融市场及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将民间利率纳入监管范畴进行规范引导,从而有效克服其市场缺陷性,充分发挥其拾遗补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货币市场的参考利率一般有隔夜回购利率、7天回购利率和央行票据的发行利率。研究发现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能够引导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和总体走势;公开市场操作影响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走势;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款的变化情况与货币市场利率具有较强关联性,并引导货币市场利率的走势。文章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培育新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将数量较大的短期国债拆分发行;剥离一定数量的央行票据,定期定量滚动发行;采用做市商制度对较长期限的回购利率进行双边报价。  相似文献   

19.
何为利率掉期?在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利率掉期的开展将会起到怎么样的积极作用?又将会面临怎么样的问题呢?本文将试图从这些方面做一定的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