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建华  李荣强 《征信》2021,39(8):68-75
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是一种将互联网金融与生态学相结合的动态平衡系统,其借助生物多样性理论,并整合互联网金融各参与主体,搭建具有分工与协作的特定生态系统.以生物多样性为研究视角,结合当下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进而从顶层设计、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人与贷款人和监管机构四个维度,提出解决互联网金融风险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袁力 《中国金融》2007,(24):18-19
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这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新阶段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际经验看,在金融综合经营环境下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是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市场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之间具有较强的互动关系,通过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有效管理风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在未来十年内将我国全面建设成为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方针大策,为全党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在论述金融改革时,报告以114个字高度概括如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4.
刘刚 《海南金融》2006,(4):15-17
为提升金融实力,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应对“入世”后外资金融机构的挑战,中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国有商业银行、股票市场和汇率等方面的改革力度,但是,笔者认为单纯对此进行改革,而不涉及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难以显现。本文借用生物学中的生态环境概念,剖析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认为只有各方协同、持续不断地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增强我国金融实力并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日益严重,对我国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的稳定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目前,世界各国都对此问题进行相关立法,美国是外来物种入侵较为典型的国家之一,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建立了相关的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条文。其物种入侵的立法体系具有全面系统的立法模式、各部门间的协调管理体制的特点。对于我国目前的物种入侵情况,我国也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立法体系,借鉴美国的立法经验,维护本国的物种的多样性与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珠三角地区的领头羊,广东在泛珠三角的金融合作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了解广东省在泛珠三角金融合作中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本刊记日前走访了广东省金融服务办公室主任罗继东。罗继东主任就广东如何参与打造“泛珠”合作平台作了如下精辟阐述:  相似文献   

7.
金融生态系统的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变理论是一种描述自然与社会活动中不连续变化现象的数学理论.本文尝试将尖点突变模型应用于金融生态系统中,得出金融生态环境的完善可以约束企业的失信行为,防止企业行为的不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质量的结论.本文为研究金融生态系统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意义出发,分析判断了当前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进而提出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面向全球开放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可替代管理严格、不透明且以几十年前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的传统金融系统。文章详述DeFi技术及其在金融用例,深入分析DeFi具有监管制度缺位、系统规划缺乏等风险,并提出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强化金融平台规划、完善风险控制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普惠金融,关键是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竞争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解决普惠金融供给不足问题。不仅要鼓励现有金融机构向县域乡镇延伸业务。而且还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相似文献   

11.
陈燕和  潘玉 《金融会计》2021,(11):56-62
本文编译整理了NGFS&INSPIRE《生物多样性和金融稳定》、欧盟商业和生物多样性平台《金融部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佳实践基准》、OECD《全球生物多样性融资综述》、保尔森研究所《缩小全球生物多样性融资缺口》等研究报告的主要观点.通过分析生物多样性丧失与宏观经济、金融体系之间的联系,指出金融部门与生物多样性具有双向影响性,生物多样性损失通过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影响金融部门,生物多样性保护依赖金融部门融资功能.同时,金融部门通过自身经营活动(直接)影响投资决策(间接)影响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保护也为金融部门带来更多投资机会.当前,生物多样性的下降速度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快,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为发挥金融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作用,金融政策制定者应该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政策框架,强化生物多样性金融体系,建立并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机制和融资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任静 《北方金融》2022,(1):29-32
互联网金融健康的研究聚焦于P2P这单一业态风险的讨论,忽略了互联网金融服务供给的系统性特征与集成趋势,未能用联系的观点从更宏观的视域审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水平。对此,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健康诊断体系。基于诊断体系,提出了提升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价值的路径,包括促进核心企业的横向发展、促进成员企业的多层嵌套、建立重大风险“共建共享共治”机制、采用不连续创新路径提升系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河南金融产业发展论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大做强河南金融产业,提升产业整体贡献率,促进河南经济增长,由河南省金融学会、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联络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联合举办的"河南金融产业发展论坛"于2007年12月18日在郑州召开.河南省人民政府金融联络办公室、河南省金融学会、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领导出席并作了主旨演讲,河南保监局、河南证监局、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交通银行郑州分行等单位领导分别作了嘉宾演讲.河南省各家金融机构及各市金融学会100多名代表及河南几家主流媒体记者参加了论坛,与会代表围绕如何推动河南金融产业发展发表了各自观点.  相似文献   

14.
关于金融生态内涵与评价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金融生态是指各类金融活动主体之间、金融活动主体与其外部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动态平衡系统,它具有关联性、适应性、相互依存性、演进性等特点。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和谐以及各种生物与外部自然环境的和谐构成良好的自然生态一样,各类金融主体之间以及金融主体与金融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也构成金融生态平衡的根本标志。  相似文献   

15.
伴随一系列举措的出台,中央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决心和力度已经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省级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由距离指数、协调指数和综合指数构建的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评价模型,实际考察了我国大陆各省级区域的金融生态.该模型既可用于对比分析不同区域的金融生态系统现状,还可揭示单个金融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7.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和改变着各个行业。互联网金融仅仅是这场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8.
频频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我国一系列的金融风险揭示出了金融交易主体与其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之间存在严重不协调问题,引发人们从仿生学视角研究金融系统与环境系统如何协调发展的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金融生态系统研究的相关文献,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的演进划分为金融发展理论、金融资源理论、金融协调理论以及金融生态系统理论等四个阶段.从生态学角度分析,金融生态系统存在与一般生态系统相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谭广权  邓伟平  申娟 《河北金融》2023,(1):22-25+54
生物多样性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维系的基础,关系人类长久福祉,而生物多样性与栖息地保护、生态环境修复戚戚相关。本文以广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衍生的主要金融需求,总结了广东典型区域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及成效,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秦皇岛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经济发展速度居河北省前列,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区域金融主体渐趋多元化,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逐渐提高,征信体系建设日益加强,政银企交流渠道更加畅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经济总量偏小,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征信系统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需继续加强,金融生态法律环境存在缺陷。为了进一步优化秦皇岛市金融生态环境,应优化金融运行环境,建立维护金融生态平衡的长效机制,提高金融生态体系的自调节能力,进一步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切实做好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提高司法执法效率,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