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从本质来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属于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直接关系着每个人的实际利益,能够为城乡居民的老年生活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国的城乡养老保险的运行时间比较短,而且相关的制度也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导致频繁出现冒领养老金或者挪用养老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直接损害了参保人的权益,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强养老保险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和完善,通过不断地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以保证相关工作可以有序有效开展,来更好地保证城乡居民的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
关于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商》2012,(10):96-96
当前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城镇企业职工两大类人员采取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模式,享受不同水平养老金待遇的养老保险制度即养老保险双轨制。本文展现了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的矛盾,即待遇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矛盾加剧,分析了当前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出现的问题,引发了关于当前我国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的思考与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养老金冒领现象发生的原因,结合实践经验,从管理、技术及立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防范冒领养老金的措施和手段,以确保养老保险基金安全和广大离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使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养老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双轨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水平远远高于企业职工,使得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水平一直面临追高的压力,导致养老金缺口问题不断加剧。缩小养老金缺口、化解缺口风险需从制度入手,即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使之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5.
束义才 《商》2014,(2):239-239
企业职工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职工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是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而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缴费记录来计发养老金的。它是依据职工历年缴费工资指数之和的算术平均值、即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乘以退休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所得到的退休人员月平均指数化工资,并据此来计发养老金的。因此,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工资指数的正确计算就决定了退休人员月平均指数化工资,也就决定了养老金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杨立国  吴亚男 《商》2015,(4):5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保险基金资金需求急剧增长,本文从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金缺口问题出发,探讨推迟退休年龄对缓解养老金缺口的影响。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养老金缺口分析(一)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1997年我国建立并统一了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企业、职工三方缴费的多来源、多层次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虽然为每一个参加养  相似文献   

7.
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杜绝冒领养老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如何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提出有效措施,以杜绝冒领养老金的现象,使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在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发放和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提前退休、冒领保险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少缴漏缴、欠缴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和保险基金的升值等问题.可通过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管理力度;尽快出台<养老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养老金发放体系;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扩面工作;加大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退休审批和退休金调整制度;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升值.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在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发放和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提前退休、冒领保险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少缴漏缴、欠缴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和险基金的升值等问题.可通过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管理力度;尽快出台<养老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养老金发放体系;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扩面工作;加大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退休审批和退休金调整制度;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升值.  相似文献   

10.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在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发放和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提前退休、冒领保险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少缴漏缴、欠缴以及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和险基金的升值等问题.可通过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管理力度;尽快出台<养老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养老金发放体系;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扩面工作;加大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退休审批和退休金调整制度;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保值和升值.  相似文献   

11.
程璐 《中国电子商务》2014,(10):201-201,214
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最实际的切身利益。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取得较好效果,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今养老金制度在经历多年改革后所呈现出的现状。其次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认为人口老龄化、养老金标准参差不齐、养老金双轨制,这些是制约我国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关于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试图对我国养老金保险制度提出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执行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政策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当社会统筹账户的资金不能足额支付养老金时,便出现了挤占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的空账现象。应从改革养老金收缴方法、加大财政投入与管理力度、扩大养老保险范围和改进养老金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贸导刊》2009,(18):21-21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国务院召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8月18日,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国家财政全额支付最低标准基础养老金;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  相似文献   

14.
吴琼 《北方经贸》2013,(10):96-97
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是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大致均等地享受到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是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重点考察了唐山市群体间、城乡间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的情况,分析了唐山市社会养老保险非均等化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要加快制度改革,建立统一制度,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养老金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5.
薛君 《中国市场》2012,(5):91-92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发展关系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程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既妨碍我国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和谐发展。本文提出构建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既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也能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制度碎片化的弥补,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从财政的角度看,建立缴费型的养老金制度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而最终达到的养老金待遇差距的缩小可以促进劳动力在大范围内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各方持续关注的热点。为此,我国不断改善养老金保险制度。然而,面临日益庞大的养老金费用,至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会计。对我国养老金会计所涉企业,养老金会计在当前养老保险制度下的会计核算原则,养老企业计划的选择,养老金费用的处理方法,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相关的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是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必然进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要求,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应该与市场经济体制配套、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配套各项人事制度改革,改革既要体现出机关事业单位的特点以及规律,又要与社会、农村养老保险相互协调.具体对策是:加大养老金收缴力度;扩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参保人数;改革计发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对江苏省基本养老金作相应的实证分析,并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降低制度抚养比是当前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结论可以为有江苏省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昭阳 《现代商业》2014,(20):105-106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是养老金改革,养老金改革的关键步骤在养老保险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再次从法律层次发出信号。随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的出台,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已势在必行,养老保险改革已箭在弦上。本文就我国事业单位养老金的现状、改革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议,以加快我国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根据国内外养老金体制的经验和发展趋势及我国政策与法律的要求,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已经进入了需要全面建立并做实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