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农村土地流转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土地的集体经营逐步过渡到家庭承包经营,从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确立到在家庭承包基本制度框架下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我国农地制度变迁一直向着优化配置、寻求最佳绩效的目标努力。西部是传统的农业区和贫困地区,人地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务工潮"的出现,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社会的高度关注之下,西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愈来愈活跃。  相似文献   

2.
周小全 《中国市场》2012,(20):80-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的正规金融功能弱化、非正规金融机构长期受压制,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农村土地所有权不明,农业经营难以规模化,农村土地流转率普遍偏低。借鉴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发展和农地制度改革创新的经验,我们认为,在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要尽快改变当前农村金融边缘化、功能弱化的格局,关键是要围绕构建一个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为主导并与其他金融相衔接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与整合农村正规金融体系、逐步发展农村民间非正规金融体系、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而在农村土地制度完善方面,则需要围绕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体系,优化农地所有权制度以明确产权界定、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积极探索农地金融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流转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并不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基本制度的否定,而是对这一制度的补充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不改变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农民仍是土地的承包者、土地权益的初次受益者,流转出去的只是管理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二次出让,是利益的再分配。它有利于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结集,形成规模效应,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补充和更高形式,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土地的经营形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不改变我国根本的土地制度的前提下,改变土地的经营形式,推行适度规模经营,进行土地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适应国际和国内的市场竞争,引导农业走专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一、湖北省农村土地经营体制创新的基本做法针对农村中存在的耕地粗放经营、弃田抛荒严重,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劳动生产率低,农产品市场价格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现状,湖北省积极探索创新农村  相似文献   

5.
秦琴 《商场现代化》2006,(21):164-165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场深刻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制度变迁,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次制度创新。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性出发,分析了我国在推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前土地细碎化造成的农业生产低效率,农村精壮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农业劳动力代际传承的断裂以及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等均需要发展农地规模经营,但是农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流转利益协调困难、农村社会保障不健全等阻碍了农地规模经营的实现。我国有些地方的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很好地克服了农地规模经营所遇到的困难,股份合作制度是实现农地规模经营的可行选择,但是在进一步发展股份合作制时,需坚持因地制宜、各方主体准确定位、切实维护妇女土地权益、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农地农业经营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大背景下,农地流转日益受到了关注。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具有地域性特点,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略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略高。人口老龄化在宿州市农村表现得更加突出。宿州市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尽快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及措施,主要包括培育职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土地流转,提高种粮效益;推动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改善农业经营;调整人口政策,鼓励人口回流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农业市场化中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青 《商业研究》2004,(14):165-167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解决了中国温饱问题,然而在推进农业市场化改革中,农户的小生产如何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一直是束缚农业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所在。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完善农村市场主体,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实践发展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是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继承与创新,是新的农村市场主体。它的出现与发展必将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夏玉华 《财贸研究》2006,17(4):22-29
环境、制度变迁主体和“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环境产生了稳定和改革调整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矛盾需求,政府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主要推动者在维持还是废除现有的农地征用制度上处境尴尬,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取得初期的辉煌后,虽然在现阶段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其自身在不断地朝着改善绩效的方向调整,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方向。农地私有化和国有化都是不符合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内在逻辑的改革主张,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只能是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当前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首要任务是要进行农地外部制度的重构,其次要在保持现有农地制度基本构架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农地内部制度的局部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进城但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耕地细碎化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目前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经营分析发现,三类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使农业机械替代劳动的趋势明显,适应了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要求和劳动力老龄化的现实。目前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阻止耕地细碎的恶化,但没有改变农地细碎化特征。为了从根本上破解耕地细碎化,需要设立足够的替代性社会保障,逐步让进城的农民永久退出农业耕地。要通过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重点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规模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浅谈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日本农业在农户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阐述了日本的成功经营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深化耕地制度改革,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农村中小企业,积极推进农转非;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与我国低水平农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传统家庭承包制已成为农业生产 发展中的制度瓶颈,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前提下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土地使用权的改革,这不仅是产为人民服务必然规律,也是我国市场化土地制度发展路径选择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下形成的分散的粗放型土地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需要。十七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可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促进农村土地和其它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4.
论农地流转的障碍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冰华 《商业时代》2005,(15):12-13,18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现的农地流转现象被学界称之为“第三次土地革命”或“新土地革命”,但近十年的实践表明全国并未形成新的土地革命。本文从“土地革命”的概念诠释着手,指出了土地制度变迁与创新对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及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制度变迁与创新的两大基本模式,从四大诱变因素分析了我国没有形成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原因。结合我国农地使用权变革的实践,探究了农地流转的障碍性因素,进一步讨论了有可能诱发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重大因素及其模式变化。  相似文献   

15.
农户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家庭或居民户。当代家庭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认为,家庭是一个消费性单元,但首先是一种生产性组织;在二元经济结构的社会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家庭,不仅是农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而且是农业发展、农村制度变迁的基本载体和各种矛盾的集结点。我国目前还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农地规模经营可分为内部规模经营和外部规模经营,其实质不是土地所有制问题,而是经营形式的确立。借鉴日本扩大农地经营规模的经验,我国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的前提下,致力于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化经营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7.
华咸明 《商》2002,(4):66-69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经营体制和农业经营方式的又一大变革和创新,是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的重大步骤。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意见,从本地实际出发,借鉴外地经验,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四川物价》2008,(1):31
阅读:《南方窗》杂志不久前刊登项继权的文章说,如果从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算起,土地承包经营在农村实行快30年了。虽然30年仅仅是历史的瞬间,但却是一代人的时间。绝大多数地方,联产承包是以农地按人口或劳力一次性均分为基本特征。这种一次性的分配确定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满足当时农民土地均分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黄烁 《商》2014,(20):40-38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文章从土地经营规模化的基本含义出发,以马恩的农业思想为指导,通过对我国土地规模化经营体制变迁的分析,再结合国外土地规模化经营,从而对我国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做出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
<正>土地使用制度是在一定土地所有制下,国家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手段、方式及土地使用权属关系的法律规定,是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后,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通过控制土地控制国民经济的客观需要,土地制度历经变革,土地使用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变迁与调整。在政府主导下,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经历了从"耕者有其田"的私有经营、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经营再到家庭承包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