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过错推定,也叫过失推定,在侵权行为法上,就是受害人在诉讼中,能证明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损害的发生自己无过错,那么就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损害的行为中有过错,并为此承担赔偿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的意义,在于使受害人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切实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加重加害人的责任,有效地制裁违法行为,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适用过错推定原则,从损害事实中推定行为人有过错,那么就使受害人免除了举证责任而处于有利的地位,则行为人则因担负举证责任而加重了责任,因而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该文主要介绍过错推定原则在侵权法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3.
4.
5.
环境侵权的"权"字,涵盖哪些权利,目前我国学者对此观点并不统一.本文将现有观点分为侵害民事权利说,侵害环境利益或民事权利说和侵害环境利益加民事权利说.在对三种学说的比较分析基础上,对侵害环境利益行为的法律术语建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7.
在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中,如果按照一般侵权行为的举证要求,往往会造成主张权利者举证不能,从而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但在实践中法院运用经验法则对侵权行为进行认定,有效地破解了这一矛盾。本文通过对这一类案件的考察,分析法院在实践当中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9.
传统侵权行为的表现形态之一是妨碍所有人适用其物,环境侵权由此发展而来,赋予环境以“物“的特征,即由于他人的行为妨碍了对环境享有平等适用权的人为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适宜地适用环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但在构成要件方面与传统侵权的一般构成要件有极大区别,即环境侵权不一定有违法性和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行,只要有环境污染,环境损害的客观结果存在,并能证明污染损害结果与行为人的行为有因果关系,即可证明环境侵权存在。 相似文献
10.
11.
"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的计算往往需要在侵权产品销售数量和专利产品销售量的减少之间建立起因果关系。美国谷物处理公司案确立的规则为:在认定侵权产品销售数量和专利产品销售量的减少之间的因果关系时,需要考虑侵权人如果不侵权,采用非侵权方式和权利人进行竞争的情况。相比之下,我国一些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因果关系的认定过于宽松,建议在司法实践中考虑非侵权替代技术是否存在。 相似文献
12.
纯粹的经济损失是指被害人遭受的经济上或财产上的不利益,是与被害人人身健康和财产损害无关的一种经济损失。抓住过失侵权下纯粹救济损失中的特殊因果关系是对纯粹经济损失进行赔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学术界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结论,我国的因果关系在借鉴大陆法系等国外法学经验的基础上,又与其他学说不同。从比较侵权行为法中因果关系与刑法因果关系的不同点这一角度,尝试寻找因果关系理论完善的突破点。在认识司法实践中因果关系运用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4.
尽管我国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有了相应的规定,却仍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继续深入地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将就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确定方法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章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建立起了协调一致的环境污染责任的法律规范体系,克服了以往环境污染责任规定分散、甚至矛盾冲突的缺陷.但是,文章认为在环境侵权行为的范围、侵权责任法保护的客体、预防环境侵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及时完善,以更好地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证券法的欺诈市场民事责任制度中,信赖和因果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原告只有基于对被告欺诈行为的信赖,并且证明了是该行为导致了其交易行为及所蒙受的损失,才有可能要求责任人予以损害赔偿。在证券法律制度最为发达的美国,信赖和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是通过判例确立下来的,我国最新出台的有关虚假陈述引发的证券民事赔偿案件的司法解释对这一问题的规定尚有欠缺。 相似文献
17.
归责原则是侵权责任理论的核心基础,是在司法实践中处理侵权纠纷案件的基本准则。归责原则不同,侵权行为的分类不同。责任构成要件也不同。本文具体分析环境侵权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免责事由。希望能为同行在进行环境侵权归责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侵害中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拟提出在环境侵害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设想惩罚性赔偿原则在环境侵权中的具体适用. 相似文献
19.
因果关系是侵权法上的构成要件之一,这也是侵权法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较为认可的观点是相当因果关系,笔者通过对相当因果关系的分析明晰其内涵、利弊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依照一般侵权法,原告要获得赔偿,必须证明其所受损失与被告不法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是,对于证券市场的虚假陈述而言,原告很难证明其对虚假陈述的信赖及虚假陈述与其所受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对此,美国采用了目标认定法和市场欺诈理论,来简化因果关系的证明。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遏制虚假陈述行为,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因果关系推定,以减轻投资者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