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雅 《商》2014,(49):185-185
犯罪是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侵犯一定法益的最严重的社会冲突,它涉及到了国家、被告人和被害人三方利益。犯罪的被告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而被害人则是加害对象,两者是对立的双方。但是在我国从国家利益出发,以保护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为中心,忽略个人利益和被害人权利,这使得原本处于平等地位的双方享有不平等的法律权利。特别是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权利的忽视更加明显。本文主要是从被害人保护的价值出发,表明害人保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商》2015,(38)
《为权利而斗争》一书中,耶林提出了法律的目的是通过外部强制手段实现保护社会生活条件的实质性目的,然而耶林的利益观和法律目的是紧密相连的,法律的目的不仅仅保护的是个人利益,还涉及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在《为权利而斗争》一书中着重提出了两种利益关涉的辨证关系,两种利益的实现其背后的支撑都是来自于主张权利,只要在遭受不法的之后勇敢地为权利而抗争,这样的基础行为实现了,自然就会维护权利的理念,乃至维护好社会的秩序。耶林提出了的为权利而斗争的理念,是一种基于人性的回归,激发了人们对于法目的的重新思考,但是通过法感情作为是够为权利而斗争的标准,基于法感情的不统一、不可计量性,那么的法的可操作性何在?没有操作性的法是否如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3.
自然人死亡后其享有的权利不再受法律保护,但是基于社会利益的需要法律对自然人死亡后的某些利益仍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对于商业诈骗被害人承诺的法律性质,学界有法律行为说、利益放弃说、法律保护放弃说、社会相当性说、利益衡量说、人格自由权利说等不同学说,而这些学说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本文对这些学说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法定许可制度是对著作权人权利的进行限制。法律规定著作权人必须让多出来一部分权利,以供他人借鉴其作品,因为与著作权人的权利相比,社会的发展明显是更为重要的利益。知识产权是一种垄断性权利,现代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产生垄断,而是为了通过对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处理达到繁荣文化、发展科技的目的。无论是著作权制度、商标制度还是专利制度,都有对权利的限制性规定。法定许可设置的目的一般来说有三个目的:为了维护公共利益:为了降低某些使用人的义务成本,节约缔约成本,促进作品的传播;为了降低某些行业的垄断程度,  相似文献   

6.
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权的取得是社会弱者保护自己生存权的重要砝码,将社会救助权上升为一种法律权利是现实社会公民的权利诉求.本文基于社会救助权的法律性质分析,对社会救助权的应然本体作了解构,并指出了社会救助权法律化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舒彦文 《商》2014,(43):261-261
社会利益作为经济法的基础,需要法律保护期实现,本文试图通过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对社会利益做一个新的界定,并试图设立一个机构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者,行使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维护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8.
法律最终是要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服务,为整个社会服务。对死者名誉保护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维护死者的利益。而是为了保护那些崇拜死者、敬重死者、对死者怀有深厚感情的人的权利。这个权利就是公民对死者的尊重权。  相似文献   

9.
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学图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自身本质需要的表达,是人权理念的现实化,对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是法律人文主义的彰显,符合社会正义原则.文章指出,社会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问题凸显,从法学角度研究当前弱势群体问题,是法学学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海娜 《消费导刊》2014,(7):218-218
对于新时代的女性,追求与男性平等的享受各种权利已经成为现实。妇女的劳动权利和利益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不仅仅是广大妇女,包括男性,也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妇女劳动权益的实现。本文从对妇女劳动权的界定出发,分析了我国目前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妇女劳动权益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于商业诈骗被害人承诺的法律性质,学界有法律行为说、利益放弃说、法律保护放弃说、社会相当性说、利益衡量说、人格自由权利说等不同学说,而这些学说都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本文对这些学说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社会生活的有序化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实现社会生活的有序化的路径和方法有多种,其中法律控制是一种正式形式。法律确立了秩序的权利基石、信任基础和认同前提,也拥有有效防止和化解矛盾冲突从而构建秩序的权威。权利本位是法律控制的政治基础,法律权威是法律控制的观念基础,利益调节是法律控制的社会基础。建立完善的法律控制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朱祥海 《消费导刊》2014,(4):173-175
新修订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完善了消费者权利的保护体系和保护强度。但新法律文本并未消费者概念作出更为符合法理和现实需要的明晰界定。概念的模糊和解释空间的并存,共同导致了消费者权利保护以及法律适用上的困难。概念主义法学思维是造成实践困境的主要原因。惟有走出概念法学的谬误,才能为法律适用和消费者维权提供合理的法理依据,为建设诚信和谐的消费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宋卉 《中国电子商务》2012,(15):230-230,232
近年来,随着社会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公民自身权利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进一步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逐步被提上日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对隐私权的保护仅仅停留在原理阶层,缺乏可操作性,使这项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护,也成了现代法治建设一个巨大的困难。因此,进一步完善此项权利,使其成为公民基本的宪法性的权利,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专利权客体的特殊性决定了专利权保护的必要性和专利权保护制度的正当性.从专利权限制的法经济学分析,专利权权利限制的经济理性,在于明晰产权,遵循交易成本最低化的原则,调整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权利配置关系,实现专利权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均衡保护,谋求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专利权制度的设计目的就是平衡、协调专利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众使用和传播知识产品的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6.
权利被侵害后要及时采取措施,但不能盲目 一、及时解决。 维护权利的活动.不管运用复议、诉讼或者仲裁哪种程序.一般而言.都有一个时间性,法律上叫时效。如果超过了时效.本来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就可能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人死后是否还有民事主体资格,是否还享有权利,是否还有利益需要法律进行保护;还是通过替他途径进行保护。否认死者民事主体资格的话,相关学说是怎样保护被侵害的法益的。我国立法上应该采取哪种观点更为合适,从而更好地去保护相关厉害关系人。  相似文献   

18.
王帅 《消费导刊》2010,(2):129-130
人死后是否还有民事主体资格,是否还享有权利,是否还有利益需要法律进行保护;还是通过替他途径进行保护。否认死者民事主体资格的话,相关学说是怎样保护被侵害的法益的。我国立法上应该采取哪种观点更为合适,从而更好地去保护相关厉害关系人。  相似文献   

19.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受到侵害后,权利人如果不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行使权利,其权利即不再受诉讼保护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制度是基于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的稳定,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限制以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的制度。但这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今消费者权利保护的法律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民事权利保护的基本法———民法;二是消费者权利保护的基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三是一些与消费者权利保护有关的单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价格法、产品质量法等。多层次的法律体系有它多层次法律保护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