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中国人民从历史的经验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历史重任,才能使祖国振兴、民族兴旺、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2.
《工商行政管理》2011,(13):11-11
周伯华强调,90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90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欣欣向荣,中华民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也发展成为拥有8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是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3.
陈亚平 《消费导刊》2012,(7):102-102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顺应世界大势应运而生,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历史选择,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潮流,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坚持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历史发展的渐进性与跨越性相统一,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相似文献   

5.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追求和一以贯之的伟大实践。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历史进程,对于科学把握并有效改善新形势下更具全面性、复杂性、深刻性的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民生问题关乎党的群众基础与执政之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需求和根本利益。(一 )民生关怀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根本体现民生关怀 ,实际上是执政党的政治立场问题 ,体现党的宗旨和性质。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  相似文献   

7.
隽明祥 《华商》2008,(11):47-48
2007年的两会上提出的民生问题,2008年两会上再次提出要重视民生问题,让人们看到了政府职能在不断的转变,人们真实的感受到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一个关心人民生活,体察人民疾苦,始终对人们负责的政府。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开明的君主也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地位,关心人民的疾苦,重视人民在历史中的作用。这给我们党和政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
袁福珍 《商场现代化》2012,(23):253-254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民生的改善依赖于政府的科学化、规范化、常规化建设与改造创新。新时期,我们应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等民生问题,并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王小环 《致富时代》2011,(5):189-189
民生问题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民生问题与国家和谐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十二五”规划当中,特别强调民生,其作为整个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十二五”规划当中,第八篇是专门有关民生的,对民生问题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未曾动摇过.以中国共产党幸福观为指导思想,分析我党为民谋幸福的理论与观点在新时代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建设美好生活提供坚定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指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全面践行我党幸福观的发展对策,积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生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领域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1.
王兴仓 《消费导刊》2014,(10):263-264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活动中所形成的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根本路线,是党长时期革命和建设的宝贵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盛义军  张文革 《中国品牌》2011,(11):104-106
民生问题是当前广大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各级政府、部门也将民生问题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内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负责质量、计量、  相似文献   

13.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秉持的一条价值理念。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纵观百年党史,“坚持人民至上”有着深厚的价值意蕴和清晰的逻辑内涵,大致可以从理论、历史和实践三重维度擘画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基本逻辑。从理论逻辑维度看,“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价值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底气和法宝;从历史逻辑看,“坚持人民至上”是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一条重要价值理念;从实践逻辑看,“坚持人民至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王殿祥 《商场现代化》2005,(4X):223-224
中国共产党人的硬道理是符合客观实际,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利于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思想与理论。  相似文献   

15.
刘兴卫 《商》2012,(7):186-187
没有强大的国家,人民就不会富裕殷实;没有富裕的人民,国家就不会长治久安。国强民富辩证统一,不可偏废。国强是前提,民富是保障。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的那天起,就朝着这个目标为之奋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国强民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为什么能够始终立于不政之地?根本原因在于它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具有其他政党无法相比的先进阶级基础和广泛群众基础,既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又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从而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17.
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日子里,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对于今天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对新时代做好革命老区振兴工作明确了任务和要求。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问:请介绍新时代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意义?答: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大部分位于多省交界地区,很多仍属于欠发达地区,抓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逐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尹诵 《品牌》2014,(11)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影响力也不再局限于执掌政权的范畴,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为中共党史设立文史类研究学科,而这种近亲学科的研究则需建立在交叉学科上进行探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近些年来取得的成就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本文就通过对中共党史学的历史文化取向必要性的概述,针对其历史文化取向做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