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晓亮 《魅力中国》2012,(29):15-15
中国舞是一门原与诗歌、音乐联系在一起的古老艺术。“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经。大序》)而舞蹈艺术则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通过有联系的多种多样的动作和手势对现实世界的情感印象的形象反映。  相似文献   

2.
何淼 《魅力中国》2011,(1):113-114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它“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之。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当人们的情感达到极至,用语言与其它方式都无法尽情渲泄时,舞蹈就是最好的抒情表意之举了。当我们已经渡过21世纪实初叶,经历着我们祖国举世瞩目的变化时,  相似文献   

3.
何凤文 《理论观察》2007,(1):176-176,F0003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达斡尔族人性格开朗豪放,讲礼仪,重感情,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在漫长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作出许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歌曲和舞蹈,深受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而流传国内外。其中舞蹈成就尤为突出。达斡尔族舞蹈的艺术特点:一、传统性。达斡尔族的舞蹈传统和艺术风格主要集中表现为罕伯舞(达语译之为“哈库麦”)。其舞蹈保存了旗袍、皮靴、坎肩,男子着毡帽,女子则用围巾或有围发头饰为其传统舞蹈装饰。传统的达斡尔舞蹈分为两种:一种是“哈库麦”舞;另一种是“哈库麦勒”舞。“哈库麦”舞是直接呼号…  相似文献   

4.
杨明 《魅力中国》2010,(27):241-241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贾晓东 《魅力中国》2013,(11):320-320
少儿舞蹈,顾名思义是少年儿童的舞蹈,是少儿生活的艺术升华和映象。少儿舞蹈是整个舞蹈艺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品种。它以对少儿进行德、智、体、美教育为己任,通过内容简明、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表演性舞蹈作品,使广大少年儿童在愉悦中陶冶了情操,促进少儿健康地成长。少儿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少儿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魏丽华 《理论观察》2007,(4):206-207
舞蹈是人类历史中最悠久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人类社会早期,舞蹈与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成为先民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娱乐活动,既可以娱人,也可以娱神。舞蹈艺术起源于民间,一开始就有广泛的群众性。据《尚书.舜典》所载;“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其实就是群众性的狩猎舞;《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那也是欢庆胜利的群众舞蹈;古希腊在酒神祭祀中的狂欢醉态的舞蹈,也是群众舞蹈。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素质的提高,舞蹈艺术越来越回归到群众当中,现在这种趋势已经愈加明显。群众舞蹈与专业舞蹈的界限也…  相似文献   

7.
王永新 《魅力中国》2013,(10):88-88
舞蹈艺术是综合性艺术,因为其中除舞蹈本身之外还包括音乐、美术,甚至还包括文学、戏剧等,而我认为最基本的组成应该说是舞蹈和音乐。可以说,它们二者是一种生来的天然组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炬 《西部大开发》2011,(2):123-123
舞蹈是有型的流动艺术,肯乐是无形的视听艺术,舞蹈更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与音乐天然合一,融为一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往往在学校教学中来源于钢琴伴奏。  相似文献   

9.
孙诗幔 《魅力中国》2011,(2):275-275
现今,随着舞蹈事业的越发完善,作为舞蹈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具有传承意义的舞蹈教育,也逐渐的被人们重视,而如何做好舞蹈教育成为了舞者们一致关心的话题。我们都知道,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是用身体来表达人类的各种情感,是一种无声的感情宣泄。因此,在舞蹈教育中,需要用为舞蹈量身定做的教学手法进行传承,根据舞蹈的特殊性质,制定特殊的教学方案。本文主要是从舞蹈艺术教学的特殊性方面进行分析,从动作性、模仿性、情感性、反馈性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孟迪  刘套字 《魅力中国》2013,(13):200-200,248
“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是人类最早诞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它原本就是一种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作为肢体的艺术,它直接、形象的表达形式和美妙、生动的艺术意境带给生命个体的愉悦是其它艺术形式难以取代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赋予身体与思想最完美、最理想的能力”。在国家大力提倡加强素质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舞蹈绝不仅仅是由舞蹈演员呈现在舞台上供人们远选欣赏的艺术品,更应该成为普通人表达内心情感、从事审美活动、提升人生境界的手段和载体,应该在普及艺术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赵雪莲 《魅力中国》2014,(2):104-104
舞蹈它同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一样是要欣赏者用眼睛感知和品味的艺术。在音乐的背景、灯光、服装等其它艺术效果的烘托和渲染下,通过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和表情来向观众传输一种特殊的语言,向人们和社会展示凝炼的生活。应该说这是舞蹈艺术的最本质的属性。大自然中的人用他们自然的、原始的动作去创造生活,也创造了艺术立足的母体。尽管那动作还不是艺术,但任何艺术都可以而且只能到生活中去寻找根基和原形,既便是天堂里的神话也自然是一群被人们神化了的人们的事。舞蹈艺术也不例外。她的根也深埋在人们的生活中。甚至可以说它比其它艺术形式更直接,更贴近生活,或者说更容易从生活中找出它产生的胎记。如果把每一幅美术作品看作是凝固了的生活瞬间,那么舞蹈就该是流淌的生活过程中的一段或部分。因此舞蹈的创作和表演除了需要它的根须要具有更强的吸取养份的能力外,要求它的他作者和表演者同样要有很强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舞蹈演员要适应这种要求,就必须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地领会创造者的创造意图,知道他要说什么;另一方面又必须了解自己的观众,知道用什么方式方法,用什么“语体”色彩来表述编导思想观众才能和谐地跟上你的书写速度,并在这和谐中体味出舞蹈者“书写”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李虎 《魅力中国》2013,(16):130-130
苗族板凳舞,苗语称“卡牛档”,是流传于黔西南州境内安龙、兴仁、贞丰等地“黑苗”村寨的一种生育礼俗舞蹈。黑苗,苗族中的一支。因妇女身着黑色服饰而得名,从其语言及迁徙历史上看,黑苗属中部方言苗族支系。由于祖先崇拜、民族性格等诸多原因,至今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服饰样式和习俗。板凳舞,是每人用两手拿着两张小板凳相互敲击而跳跃的舞蹈,也是他们保留下来的一种文化事象代表。在流传地的苗族村寨,凡有人家生育小孩,在办“月米酒”这天,外婆家前来“送背带”祝贺,在离开主人家的时候,外婆家的妇女们就会唱起“咔依…..”的祝福歌,围成圈跳起板凳舞祝福小孩快乐成长,长大成才。在舞蹈中,乘着酒兴,节奏越跳越快,人越来越多,气氛越跳越热烈。许久才自然散去…一本文拟从板凳舞历史沿革、舞蹈内容及特点、发展现状等方面对苗族板凳舞进行描述,旨在抛砖引玉,引起各位专家学者对板凳舞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沈善增 《沪港经济》2008,(11):75-75
《庄子·养生主》有段描写庖丁解牛的文字:“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踌,砉然向然,奏刀鼯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桑林》是商代的舞蹈,《经首》更早,是尧时的舞蹈,到庄子时代,也有千年以上,都是宫廷里才得一见的古典舞蹈。“舞”是步姿,“会”是手势。东方舞蹈,像今天的印度舞、中国傣族舞,舞步外更重手势的表演。正是因为这般优美,才引起了文惠君的连声赞叹。  相似文献   

14.
曹静 《魅力中国》2013,(22):158-158
舞蹈是一门“美”的艺术学科,是人体动作下的肢体语言,通过抒发感情、塑造艺术形象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视觉艺术。幼儿舞蹈是一种情趣的艺术体验,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从多方面去让孩子们认识舞蹈中的“美”,它与其它教育不同,更注重孩子们美的感受,告诉她们“漂亮的孩子是自信的、自信的孩子是美丽的。”  相似文献   

15.
刘欣彤 《魅力中国》2013,(13):89-89
舞蹈是一种人体文化,一种情感符号。这种艺术形式以人体的姿态为物质载体,在肢体的运动中以时间占据空间的方式传达情感和思想的符号。舞蹈是时空表现艺术和动态造型艺术,它以艺术化的人体动作,即通过人体富有协调性、韵律感、审美化的动作、姿势、造型、动作组合和动作过程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人类审美意识和情感表达在人体动态形式中的对象化,是舞蹈艺术劳动的具体成果。古人日:“无迹可求,透彻玲珑,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境中之缘,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是舞蹈的意境。每一种艺术形式的意境创造,都具有独特的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因而也表现出不同的创造手法和美学特征。舞蹈艺术创造舞蹈意境的物质材料,是经过提炼美化、节律化的人体动作和姿态,其表现手段是舞蹈运动的过程。舞蹈意境的创造,主要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写,把观众引入到一个想像的空间,进而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6.
孟蕾 《魅力中国》2011,(4):256-256
舞蹈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舞姿和表情来综合表现艺术形象,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教幼儿舞蹈。不仅是教协调的舞蹈动作.还要幼儿有表情地表演,这样才能得到艺术感染。达到艺术教育目的。舞蹈教学中的感情训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7.
李魏 《走向世界》2010,(23):71-71
中国舞蹈荷花奖的校园舞蹈大赛被看作是选拔与发掘舞蹈希望之星的一项专业赛事,而身为本届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的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冯双白关注的不仅仅是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启明星”,而是所有身在校园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8.
古延峰 《魅力中国》2014,(21):107-107
舞蹈是通过人体的姿态和造型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艺术,舞蹈是经过美化而编排出的一种人体动作。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员在掌握基本舞蹈技能后,通过自身形态所呈现出的一种艺术表现,向观众传达艺术情感的表演。因此,本文对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应该将舞蹈表演的价值、舞蹈演员应具备的素质以及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进行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舞蹈是在民族交往中逐步融合、发展而形成的。瑶族长鼓舞是我们学院新开设的广西民族舞蹈中的其中之一,在我们学院的民族特色实践教学研究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只要领略了一种民族舞蹈的审美蕴涵,就有助于学生领悟其他民族舞蹈的艺术要义。所以,针对瑶族长鼓的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深入领会长鼓舞的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再相机引导他们学习、领悟别的民族舞,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郑松林 《魅力中国》2013,(16):239-239
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学科能够和谐地将身体、精神、情感以及社会的不同层面融合在一起。舞蹈是创造美的艺术,但舞蹈训练过程是痛苦且残酷的。为了促进美的达成。舞蹈训练必须严格、科学,才能培养出舞者超人的柔韧和力量,同时降低训练的艰辛程度。如何来开展有效的舞蹈教学呢?我在这几年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总蛄了以下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