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在处置突发事件报道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舆论引导力度,以做好党和政府的组织者和宣传员,是新闻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所在。只有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才能发挥舆论监督引导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尚彦镔 《魅力中国》2013,(11):324-324
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能否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已成为摆在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一、网络舆情的成因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因素:1.社会事件,它是网络舆论形成的导火索,其性质往往决定着网上舆论的热度和影响力。2.社会心理,丰十会公众的不同心理趋向决定着同样一个事件可能引发的舆论强度,如当前社会中“仇富、仇官、仇警”等情绪较突出,一旦发生相关事件,就更容易引发网络关注。3.重点网站,其如果集中、突出报道某个事件,便会在极短时间内形成网上热点,对于形成主流舆论具有重要作用。4.传统媒体,相较于网络,它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所以,传统媒体是否及时介入,介入后的报道力度或者言论倾向如何,对网络舆论走向具有重要影响。5.政府应对,事件发生后,政府应对措施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的走向,部分网络事件之所以会引发负面炒作,甚至从网上走到网下,与地方政府应对措施不当有着紧密关系。6.意见群体,以资深网民为主体的网上意见群体,是影响网上舆论热度或走向的重要因素,许多“意见领袖”的博客、论坛等对网络舆论的走向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7.网民参与,网民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网民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主动性、积极性直接影响着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围绕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许多新闻媒体相继开辟了专题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焦点时刻》,中央人民广电台的《新闻纵横》,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的《你好里期天·社会广角》等等.由于这些问题群众普边关心,政府极为关注,因此,如何搞好这些问题的报道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沟通疏导,把握导向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深刻变革时期,新的矛盾问题不断出现,回避这些矛盾问题,既有悖于新闻规律,也不利于实现新闻舆论监*的功能,不利于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作用.但是,…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与舆论是密切相关的。报纸只有扬长避短,避开时效性方面的劣势,向“深、广、快”的方向发展,发掘深度报道的优势,才能同电视抗衡。  相似文献   

5.
危机大扭转     
唐黛 《民营视界》2004,(4):11-13
企业危机常常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它更是新闻媒体报道的最佳“新闻素材”与报道线索,有时甚至牵动社会各界的“神经”。“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负面消息的传播足以抵销千百万篇正面的报道和千百万次广告。对于快速发展的民营企业来说,危机的出现总是无法鐾的,关键是怎样面对它,如何化干戈为玉帛,变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6.
甘旗 《东北之窗》2023,(1):34-37
<正>2022年初以来,大连市甘井子区红旗街道党工委以“高举红旗、建设红旗、热爱红旗”为主线,大力实施以“夯基、重塑、引领”为核心内涵的“红旗筑垒行动”,通过再塑红旗之魂,再创新红旗精神,传承红旗文化,有力引领和拉动了全街道各项建设高质量发展。四个突出推进“红旗筑垒行动”·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以报道突发性事件为主要特征的新闻因其影响的广泛性、深刻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一些突发性灾害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媒体的正确定位、舆论引导作用,在科学处置突发性事件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海西电视台作为州内重要的新闻媒体之一,在近几年的大柴旦地震,玉树3·14应引起的州内"抢盐"风波等一系列突发性事件报道中,积极担当起大众信息的传递者和社会舆论的引导者。由于信息传递及时、全面,舆论导向正确,所报道的突发性事件新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舆论引导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鞠晨 《理论观察》2009,(1):172-172
近些年来,新闻界有句行话叫:“抓热点问题,写热点报道,增强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新颖独到的融新闻性和思辩性于一体的焦点话题专栏、节目见于报端、广播、电视。比如“今日话题”、“新闻夜航”、“社会方圆”等等。社会热点已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什么是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社会舆论的一部分,是集中汇集在某一问题上的舆论,可以理解为公众普遍关心的,与大多数人切身利益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9.
李达飞 《理论观察》2009,(2):173-17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紧密的县级新闻媒体,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扩大舆论影响,使新农村建设报道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具有传播信息、弘扬正气、抨击时弊、服务社会等多种功能,必须遵循社会效益第一的准则。而且,社会效益也是衡量新闻媒体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社会效益是指在共同物质条件下互相联系起来的交际成员,由于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而产生的效果和取得的利益。新闻舆论社会效益就是指新闻媒体作用于社会而产生的效果和取得的利益。众所周知,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舆论作用于社会产牛的效果和利益远比物质产品作用于社会产生的效果和利益复杂得多。新闻舆论的社会效益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因素:新闻舆论对受众个人心理…  相似文献   

11.
胡光 《理论观察》2011,(3):172-173
春节期间,一个新的话题悄然成为受众热议的焦点,这就是出现在各媒体重要时段、栏目及显著位置上的“新春走基层”报道。基层普通百姓、一线干部职工、边疆各族人民,一时间纷纷成为新闻的主角,一大批鲜活生动的新闻报道极富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中宣部2011年1月组织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开展的全国性基层采访活动收到了显著的、令人满意的效果。“走基层”虽然主要是中央新闻媒体的活动,但对于地方媒体同样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董丽新 《理论观察》2010,(1):172-173
现代礼会,宣传舆论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新闻从业人员在舆论宣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宣传报道质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党的“十六大”召开在即,各新闻媒体砺兵秣马,蓄势待发,加强“十六大”相关的新闻报道。现将本人关于新闻报道中的宣传效应方面的若干思考整理如下,以就教于新闻界同仁,同时将之作为向“记者节”献礼的一朵小花。 新闻媒介要正确地反映舆论、引导舆论,这是党性原则赋予我们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闻宣传部门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舆论工具,一切报道都要从三个  相似文献   

14.
社会舆情调研在宣传工作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社会舆情?舆者,舆论也;情者,情况矣。社会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社会上舆论的情况,用传统的称谓则是“民意”,即通常的说法乃为群众议论的“热点”、“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安林瑞 《发展》2007,(12):149-15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和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构想和举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方共同的努力,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舆论工具,应在其中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引领公众舆论,增强民众构建和谐社会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一、规划对城市科学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一)规划是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指针、龙头和基础 1.规划是引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规划是政府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做出的战略谋划与总体部署,是城市经济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17.
张敏 《科学决策》2005,(4):55-55
不久前.在“台湾知名企业家辽东半岛观光周”期间,我结识了台湾“中国青年创业协会”总会会长、台湾亚力山大企业集团董事长唐雅君女士。唐女士对于企业决策独具慧眼.具有全新的经营理念。因此,她成为此次活动中的明星人物,也是大陆及台港澳两岸四地近百家新闻媒体争相采访的热门人物。  相似文献   

18.
永春 《当代陕西》2011,(11):42-42
文化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文化虚体部分就是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实体部分则是承栽文化精神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形态。前者是文化之“魂”,是文化思想性的根本体现,是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后者是文化之“体”,是文化实现教育功能、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是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依托,决定着文化精神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精神生产和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赵秋艳 《魅力中国》2014,(17):269-269
新形势下受众对新闻的接受习惯、心理特点和鉴别能力日臻成熟,新闻媒体如何准确和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我们所倡导的和群众所需要的紧密结合起来.从群众的关注点入手,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准点、力度,在报道新闻事实中体现正确导向。而这其中细节的运用至关重要,在新闻采访中-如何选择运用细节.不仅关系到采访工作能否成功完成,而且是直接影响稿件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不同的题材,要注重选择不同的细节,围绕主题。选择好反映新闻主体内心变化和贴近生活的细节,对提升稿件质量会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连日来,北京奥运会现场传出的真实信号.正以前昕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全世界特别是一些西方民众对中国的成见。在长期被反华舆论主导的西方国家里.媒体在描述奥运中国时开始使用“干净”、“漂亮”、“高科技”、“彬彬有礼”、“众志成城”等一些以前报道中国时很少用到的词汇.其报道中国的调子也在经历微妙的变化.外国许多涉奥城市纷纷跻身北京奥运取经.一轮新的中国热正在垒球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