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翟峰 《魅力中国》2014,(3):141-142
高中英语的学习要注重方法和策略。高中阶段英语的学习与其它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不妨遵循以下策略:一、提高听课效率高中生在校时大约有7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所以听讲就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而要提高听课效率首先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还要做到课前预习,上课集中精力,记好课堂笔记,积极参与课堂发言和讨论,而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总结学习心得,填补听课盲点,也是让听课效率切实落实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徐素梅 《魅力中国》2010,(13):81-81
曾有数学专家说:数学课堂因为真实而美丽。所以我们的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真切的感受,情绪的体验,数学学习的幸福感。或许真实的课堂中不一定学生能回答教师所预设的问题上来,也不一定有热闹的讨论场面,然而教师的倾听是真实的,学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师生间的交流也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3.
赵国华 《发展》2009,(6):100-100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是关注人全面发展的课堂,不同的人应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课堂上,学生应享受着自由的快乐,感悟着学习的乐趣,体验着成功的愉悦。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学生普遍认为枯燥乏味、机械繁杂,令人生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追寻和创设愉悦的数学课堂环境,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多多思考。  相似文献   

4.
陈华 《魅力中国》2010,(7):175-175
曾有数学专家说:数学课堂因为真实而美丽。所以我们的课堂关注的是学生真切的感受,情绪的体验,数学学习的幸福感。或许真实的课堂中不一定学生能回答教师所预设的问题上来,也不一定有热闹的讨论场面,然而教师的倾听是真实的,学生的问题是真实的,师生问的交流也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5.
学会活动的突出特点: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张振宇我是省委机关的一名工作人员,改革开放以来,参加了广东经济学会的研究活动。从我的亲身体验,深深感到,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密切结合实际,是学会研究工作的一大特点和屡出成果的关键所在。在机关,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议论:...  相似文献   

6.
黄超 《魅力中国》2013,(5):218-218
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环节来达到教学目的。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问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是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有助于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变传统的“接受性、训练性学习”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它有利于克服数学教学中注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发展的流弊,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研究”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艳飞 《魅力中国》2014,(8):127-128
题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研究之路,注定是一条铺满鲜花的荆棘之路,在这条路上充满着希望、机遇和挑战。作为一线教师就必然要将坚持教学科研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目标。改善我们的授课方式,将低效的,无效的甚至负效的数学课堂,成为实践活动为主线,学生会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实效、高效课堂。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高效课堂的提出和探究无疑是新课程改革的这条路上的驿路梅花。  相似文献   

8.
范建东 《魅力中国》2009,(20):215-215
政治课作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大都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呈现形式,如游戏、讨论、交流、情景表演、社会调查等。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同时引导学生搞好课堂阅读,让学生通过体验性学习来感悟道德认知,就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同步发展,获得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收获意想不到的美丽。  相似文献   

9.
杜胡清 《魅力中国》2013,(28):232-233
摘妻:学生课堂倾听是一种合有听课技巧和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倾听往往会产生偏差,本文在思想品德课学生,澡堂倾听情况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学生课堂倾听偏差产生的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焦旭 《魅力中国》2012,(32):144-144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说:“21世纪教育的最大变化是教育正在变成学习与交流的活动,将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将从规范的统一性转变为选择的多样性,将从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创新性学习”。也就是说新课程教育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为核心的教育。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校对课堂教学实行自我创新,百家争鸣的政策。因而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模式走进了我校师生的生活。随着我教学观念的不断的更新,在实践中对数学新课堂模式不断探索和完善。使我们的学生充分”动”了起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数学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我的数学课堂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的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中选取有关数学研究专题,以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一样,从特定的数学角度和途径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实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数学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改,新理念下,我校老师正在积极探索“讲练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着力提高有效课堂教学方法,而我们是学习的主人,应着重思考提高自己有效学习效率。平时在小组合作和自主学习数学中,有许多同学只注意解题的数量,而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只重视解题的结果,而不重视解题的过程。究其原因是:同学在解题时缺乏反思的习惯。本文我将从数学反思的含义、内容、习惯培养三方面谈自己在数学学习,提高效率中的亲身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3.
刘淑红 《魅力中国》2011,(4):104-104
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因而对中学教师来说,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呢?我结合工作实际,作了如下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韩文雅 《魅力中国》2014,(4):186-186
效率是衡量做一件事情的重要标准,高效课堂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高效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当前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精神、新要求,像: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  相似文献   

15.
杨昌飞 《魅力中国》2014,(17):128-128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抓住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就把握住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进程与质量。  相似文献   

16.
曾晚霞  王芳 《魅力中国》2013,(32):150-150
一线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特别是对于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在全面深入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我们会有很多困惑和疑问,因此听课和评课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听课和评课研究新课程,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实践,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不断促进新课程教学的成熟和发展,共同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本文作者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对听课五条和评课五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关注学生体验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核心理念。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呢?以下结合北师大版教材中的教学实例对二年级上学期教学内容作一个分析,并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熊天福 《魅力中国》2013,(16):173-173
如何提高课堂教效率.是每一名一线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笔者蛄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形成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一、认真阅读领会课程标准精神做到阶段目标明确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二、恰当合理的学习组织形式能很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三、规范明了的板书,准确通俗的语言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探究,让学生在游戏中、说说辩辩中、实践操作中、合作互动中、情感体验中应用数学,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数学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徐从寿 《魅力中国》2013,(22):204-204
小学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实际,以培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如何让生活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衔接,提高教学效率,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就这方面谈谈本人的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