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范伟 《改革与开放》2014,(21):42-43,72
选举权常被美国人称为“第一自由”或“第一权利”。殖民地时期,只有极少数人享有选举权,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才真正实现了普选制。其选举权民主化的进程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美国人获得选举权的主要因素有财产、种族和性别。  相似文献   

2.
名正和言顺     
许多国家的纸币上只有一种头像,大多为开国元首,也有国家使用多个头像,这就会带来选择难题.美钞偏爱总统和财政部长,从1美元到1000美元,美钞上的头像包括八位总统、两位财政部长以及开国元勋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没有女性.纽约市议会的几位女性议员认为,这俨然是民权社会的重大缺陷,她们要求把伤害印第安人的安德鲁·杰克逊总统“踢出”20元美钞,代之以女性历史名人.5月13日,她们正式提出议案,要求政府在2020年(美国女性获得平等投票权100周年)将黑人废奴主义运动家哈里特·塔布曼(Harriet Tubman)的头像印上20元美钞.  相似文献   

3.
美国农村建设的成效和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美国农村建设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作为一个只有300来年历史、土地等自然资源丰裕的先行工业化移民国家,美国的农村建设和发展背景与其他国家明显不同,主要体现在: 第一,美国农民群体的酝酿和产生是伴随着移民为获取利润而不断涌向北美大陆进行的。从英国殖民地时代开始到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世纪初-1776年以前),随着英国政权主体对移民在美国获利的支持、移民与印第安人争夺土地斗争的不断持续,到殖民政权目标与美国农民目标发生冲突,及美国发生独立战争,历时百余年。期间农民群体在土地获得、从商从农等活动中摆脱不了殖民地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说格林斯潘两面派,无疑是要把他拉下神坛。之前,身为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其18年任期内多多少少有点争议,但毕竟“谁不说别人,谁不被人说”。从这个人创造了美国历史上难得的零通胀经济增长来看,认为格林斯潘“九分功,一分过”,过不抵功,应当是没有异议的。特别是当格林斯潘拥有左右世界经济至上权力的同时,在公共场合却总是表现得谦卑内敛、沉稳持重,这无疑又为他加了不少印象分。于是,  相似文献   

5.
关于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的社会经济状态,即其根本性质问题。通常的说法是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这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演化而来的。然而殖民地经济这个概念所表示的只是这种经济是受宗主国控制和剥削的,它没有也不能回答它是属于什么经济形态。历史上存在过的奴隶制经济、封建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都曾有过殖民地现象。但是,正如不曾有过一个宗主国经济形态一样,也从来不曾有过殖民地经济形态。一个殖民地属于什么社会经济形态,那只能取决  相似文献   

6.
作为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莫里森在创作中恪守黑人的伟大传统,把百纳被的缝制融入到自己小说的创作过程当中。借用百纳被缝制的特殊过程以及百纳被的传统意义,解构了淹没黑人声音的、充斥白人声音的美国历史,并通过把黑人的声音加入美国历史,重建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关国历史。为美国黑人迎接未来美好生活奠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把莫里森的小说创作和百纳被的缝制过程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世界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历经沧桑,最终殊途同归,形成了现代文明的基本价值和共识."民主、公正、平等、幸福、自由、法治"成为世界各国追寻的共同价值和目标.而每个国家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也都走过不平凡和独具特色的道路. 1931年詹姆斯·亚当斯的《美国史诗》一书使"美国梦"在美国家喻户晓.这部书的主题是"让我们所有阶层的公民过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国梦".但"美国梦"的实现也并非一朝一夕.1787年的美国制宪会议,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权力架构,权力在制度保障中得以互相牵制,以防止权力滥用,以保障和实现民主、自由、平等这些公民基本权利.如若没有美国内战,没有后来因反对奴隶制而被刺杀的总统林肯,如若没有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黑人争取平等、自由权益的斗争等一系列有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历史事件,"美国梦"也许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张一拓 《魅力中国》2011,(14):341-341
通过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美国黑人教育的简要回顾及对“布朗案”及1964年《民权法》的重点分析来看黑人教育所走过的追求平等的艰苦历程。法律的宣判与政策的推行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种族关系的对立,但人们想法的转变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对于美国黑人来说,他们世代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路途仍旧漫长。  相似文献   

9.
十六、七世纪,虽然西欧诸国凭借武力在东南亚确立了殖民统治,但由于其基本矛盾的制约,即“市场(包括殖民地市场)交换的发展与(欧洲)有限的手工业工场生产的矛盾”,使西方殖民者还没有足够的经济力量,牢固地控制东南亚的殖民地市场并开发当地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兰斯顿·休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黑人诗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他以诗歌为武器,抨击白人统治者的种族歧视政策,并通过自己的诗作,讴歌丰富的黑人文化启蒙黑人的觉悟和民族自豪感.他的诗歌创造经历了三个阶段:唯美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实验主义阶段.这几个阶段的诗作尽管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抒发黑人心声,歌颂黑人文化的美,但是所反映出的黑人文化意识形态却有了很大改变,可以看出美国黑人群体从萎靡到觉醒、从唯美到理性的过程.体现出美国黑人文化意识的变化和发展,对现代黑人文学和美国民权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伟 《中国经贸》2009,(1):54-55
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将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宫。在美国正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的中美经贸前景不容乐观。不过.对于普遍被认为“务实”的奥巴马来说,在经历了2009年的磨合之后,中美经贸关系仍然会继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2000,(7)
加拿大连续6年被联合国选为全世界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因为其生活素质高、社会公平、有优良的社会福利及保健制度,很少种族歧视,暴力犯罪率也比美国低。美国人口为加拿大的9陪,但每年谋杀案总数却是加拿大的40倍。难怪很多加拿大以外的人视加拿大为“人间天堂”。然而在“人间天堂”里却有2/3的人喊穷,有些还穷得养不起孩子。  相似文献   

13.
陈永苗 《上海国资》2008,(12):70-70
在11月4日的投票日里,凌晨就出现在投票站的选民行列明确地表达了对布什总统的外交、经济政策的不满,并选择了黑人总统。这在美国政治历史上竖起了象征性里程碑。在奥巴马当选之后,一个黑人中年妇女泪流满面说“只要奥巴马当选,我的一切问题都会被解决”。很显然,这位喜极而泣的妇女将奥巴马当成了万能的救世主,她的期待远远超出奥巴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雨佳 《新财经》2009,(3):44-44
中国汽车市场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现在讨论中国汽车业是否能够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消费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早在1994年,日本汽车产量就曾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量第一大国。2006年,日本再一次坐上了“第一”的宝座。但后来,这个“第一”又被美国夺回。美日两国都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行为,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相似文献   

15.
日本帝国主义将我国东北变成立的独占殖民地的历史,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历史不能忘记,特别是在今天,国际上仍有那么一些人在竭力掩盖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的罪行,制造谎言,宣扬“侵略有理,侵略有功”的谬论。低毁中国人民正义的抗已斗争。本文就中国东北沦为日本独占殖民地的历史原因作以下剖析,旨在还历史以真实面目。一、日本侵略中国“大陆政策”的出笼.导致日本国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1868年,一场前所未有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降临了日本这个资源贫脊的岛国,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而向外侵略扩张便成了明治政府对外政策的宗旨。…  相似文献   

16.
吴蓓蕾 《发展》2011,(2):159-159
1943年,美国的《黑人文摘》刚开始创刊时,前景并不被看好。它的创办人约翰逊为了扩大该杂志的发行量,积极地准备做一些宣传。他决定组织撰写一系列“假如我是黑人”的文章,请白人把自己放在黑人的地位上,严肃地看待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桑冬艳 《黑河学刊》2009,(8):113-114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得以体现。透过英语语言文化能够揭示黑人的种族歧视这一社会现象。歧视、迫害并且不平等地对待其他种族的恶劣行为是种族歧视的重要表现方式。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某个国家内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体现出种族歧视。相信在交际语言和文化领域的积极改变能提高黑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不再对黑人持有偏见或歧视。  相似文献   

18.
易全 《中国经贸》2006,(7):22-23
被誉为“中美文化交流使者”的美国首位华裔市长黄锦波,近日在深圳就中美关系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这是一位在包括大陆和港、台地区的国际华人圈里享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他有长达45年作为美国人的生活经历,同时也有着持续26年之久的从事中美文化交流活动历史:迄今他已经创下了超过100次以上的中国大陆行纪录。  相似文献   

19.
林达 《发展》2013,(3):50-51
美国有个历史传奇:1826年7月4日,美国独立50周年纪念日,“建国之父”中的两个重要人物,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一起离世。他们为美国的奴隶制尚未最后解决而忧心,却没想到,欧洲工业革命浪潮很快将冲击美国,带来新危机;他们也不知道,在德国,一个叫做卡尔·马克思的八岁男孩,将领世纪学术新潮流,掀起红色革命浪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1961年出生于美国檀香山,他的母亲是美国人,父亲则是肯尼亚人。因为家庭的关系,他从小跟着母亲和外祖母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