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光淼 《黑河学刊》2005,(4):36-39,51
《小城三月》在萧红创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其文本中呈现出的绘画性、音乐性及哲学性.展现了萧红艺术世界的多重内蕴。  相似文献   

2.
“公司是我家,我要为家做贡献”张代阳曾几何时,潘美辰的一曲《我想有个家》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首歌曾唱得那些拥有家、热爱家的人心醉,也曾唱得那些应有家、而得不到家的人心碎。来东北物资再生利用沈阳公司工作后,这支歌一直唱得我如痴如醉。因为沈阳公司就是...  相似文献   

3.
我心中的她     
2003年7月9日,我挥手作别满载梦想与希望的校园,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与向往,坐上了武昌开往株洲的火车。从火车驶出月台的那一刻起,从我踏上株洲高新区的土地时起,从那一张对开的版样纸,8栏124行,共12896个字,出现在我眼前时起,我的生活从此注定与《株洲新区》报连在了一起。在创办《株洲新区》报的前几天,我去株洲日报社跟随那些被称为“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责任编辑学画版,认识了这张浅绿色的版样纸。此后便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蔡春丽 《今日重庆》2014,(23):48-49
曾写出《小城故事》、《甜蜜蜜》等歌曲的著名词作家庄奴先生,在游览璧山后赠其雅号:“中国的小而美”。庄奴说:“美丽的璧山‘看似一幅面,听像一首歌’,就是我心中‘小城故事’的原型。”他有感而发,为璧山创作新歌《小而美》,在璧山广为传唱。走进庄奴老先生赞誉的璧山,小城青山绿水,城在山水中,天天有花,常年有果,美不胜收;城市的产业也以“绿色工业”为主打,城市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建成这样的“小而美”之城,都因璧山在重庆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大构架下,构筑“三区一美”——建设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生态宜居区、新型工业化乐范区和统筹城乡先行区,打造和美璧山。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总能给人带来无限憧憬。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不断冲击,面对“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2009年全国两会所承栽的意义和期待,更是不同以往。在温家宝总理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世人关注的中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首次得以全景式展现。  相似文献   

6.
汤志斌 《中国西部》2013,(23):128-137
从巴塞罗那去威尼斯的火车旅程有十多个小时,漫长的旅程足以让独自旅行的我拥有一个足够好的白日梦时间。我与威尼斯的缘分始于小学五年级,马克.吐温的《威尼斯的小艇》让我对这座以水为巷的小城充满了向往。以致在记忆中那时有很长一段时间回到家就对着家门口的石板街发呆,想象着如果这些石板路忽然之间变成小河之后的景象。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向往幸福的家园,温馨的港湾。昔日,曾让申城市民感叹“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如今,这句民谚已成历史。浦东经过九年的开发建设,一个现代化、多功能、外向型的城区雏型在浦江东岸迅速崛起,成为海内外人士安居乐业的热土。据统计,1999年1至12月,浦东新区内销商品房销售达212.16万平方米,预售达168万平方米,双列上海市各区县榜首。从此,开创了“我的家在浦东”的新纪元。(一)景色、绿色、红色、金色是上海人购房的“四色梦”。景色,指居住环境的风景;绿色,指商品房周围的绿化环境;红色,指红顶粉墙,造型…  相似文献   

8.
林鹰 《环球财经》2011,(9):124-124
方旭说,自己这部戏,最大的特点是“忠实原著”。 这基本所言非虚。《我这一辈子》这部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中篇小说,曾被以电影(1950年,石挥导演、杨柳青编剧)、电视剧(2002年,张国立导演、马军骧编剧)、话剧(2006年,李六乙导演)等形式演绎。  相似文献   

9.
正曾写出《小城故事》、《甜蜜蜜》等歌曲的著名词作家庄奴先生,在游览璧山后赠其雅号:"中国的小而美"。庄奴说:"美丽的璧山‘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就是我心中‘小城故事’的原型。"他有感而发,为璧山创作新歌《小而美》,在璧山广为传唱。走进庄奴老先生赞誉的璧山,小城青山绿水,城在山水中,天天有花,常年有果,美不胜收;城市的产业也以"绿色工业"为主打,城市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建成这样的"小而美"之城,都因璧山在重庆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大构架下,构筑"三区一美"—建设重庆"城市发  相似文献   

10.
雅号:中国的“小而美”。这是著名词作家庄奴先生以93岁的人生阅历,游览璧山后,为璧山题赠的墨宝。庄奴先生曾写出《小城故事》《甜蜜蜜》等歌词。璧山一行,让他心中的小城故事再生涟漪。  相似文献   

11.
叶芳  杨康军 《开放导报》2001,(11):46-46,48
英国《银行家》杂志一年一度推出的“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被视为最具权威的评估世界银行业和各家银行综合实力的度量计。2001年“世界1000家大银行”最新排名榜,是进入新世纪第一次全球最大银行综合实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12.
这就是我的"家"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这就是园区人,为了理想,义无反顾、奉献青春的人!"家"是什么?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家是一个成长的摇篮;家是避风  相似文献   

13.
<正>1997年大学毕业后,堂兄为我介绍了一份在职业技校管后勤采购的“差事”。书生气质极浓厚的我还是很向往学校这样的工作环境的。我总是认为,学校是一方净土,人际关系单纯,而我自己又不善于交际,正好契合了我的性格和愿望。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搞得我焦头烂额。正当要辞职走人之际,一份《中国招标》杂志改变了我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称《规划》)在“两会”之前出台。《规划》将长安汽车与一汽、上汽和东风汽车确定为第一梯队,鼓励其在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目标是培育2—3家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的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5.
尹鸿 《中国报道》2014,(11):86-88
电影《黄金时代》在千呼万唤中登场了。人们期待着不负众望的许鞍华带来一个形神兼备的萧红,猜想着“黄金时代”片名中所暗含的时代还原,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够用自己心中的萧红与许鞍华和汤唯的萧红“对话”。然而,当《黄金时代》真的出现在观众面前,汤唯版的萧红形象迎面而来时,影片那种间离式的、口述式的、散点式的叙述方式,还是让许多观众觉得有些猝不及防。  相似文献   

16.
郑帅 《魅力中国》2013,(25):110-110
陈钰铭的现实主义巨作《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再现了当年难民慌不择路的场面。陈钰铭历时四年创作完成的水墨画《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是一幅长6米高3米的巨幅水墨画。画家采用他一贯的“重”和“黑”的风格来表达悲剧主题。写实的水墨语言。垂直的叙述力度,长驱直入,直达核心,再现了中华民族78年前耻辱的一幕。为了艺术地再现当时那种山河破碎、痛失国土时人民的心情和处境,从而强化后世对历史事件的记忆。画家巧妙布局和精心构图。这幅画在艺术上的最大价值,是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往前推进了一步,画家打破了中国水墨人物画讲求平面铺排和肖像罗列的传统,运甩了西方绘画技法中透视关系和纵深效果.使画面丰富、饱满。更具层次感。  相似文献   

17.
王春琴 《黑河学刊》2012,(2):35-36,41
兰晓龙凭着大胆的想象和不拘一格的创作模式,先后创作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零号特工》等铿锵大作,用深刻的戏谑方式,塑造出一个个嬉笑怒骂、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在荧幕上建立起一座兰氏血性和刚性熔铸的“大兵帝国”。  相似文献   

18.
终于,我“触电”了。我没想到,搞文字的,与市场、金钱、法制、交易竟是那样贴近。事情的发生真像小说的情节,有了一跌三宕的开头。就在我一部名目《墨绿旗袍》的小说脱稿后的第二天晚上,我穿着背心短裤蹬着拖鞋,踢沓踢沓地走向弄堂时,听到了我  相似文献   

19.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我第一次读到这经典名句时,就情不自禁抬头眺望。盼望在蓝天白云间看见白鹭轻盈的飞翔。那种向往的心情,也许就注定了我后来与白鹭的缘份。许多年之后,我爱上了摄影。我与早年心仪的白鹭不期而遇。当我在城郊三多桥亲眼看到大群白鹭飞旋起落在竹林中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拍摄的冲动和创作的灵感喷涌而出,种要用光影和色彩表现美丽白鹭的强烈愿望,充满我心。于是,我用镜头语言解读白鹭,解读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朱海军 《东宇经纬》2000,(11):24-25,29
此真实课堂有两层含义,一来这是作者课堂教学的真实记录,二来这是和作者的“虚拟课堂”相对而言。作者正是受自己的“真实课堂”的启发,创作了《朱海军虚拟课堂》——作者相信它能成为与“郑渊洁童话”并列的青少年读物。正当“虚拟课堂”在网上连载并好评如潮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朱先生于2000年9月11日因心脏病猝死于深圳的寓所,年仅33岁。此文根据作者发表在网上的《“朱海军虚拟课堂”正式开课启事》和《我这样当老师》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