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体育舞蹈是一项运动的艺术,它融体育、舞蹈、音乐于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艺术性,它蕴涵着各种各样的美学特征。包括人体之美、服饰之美、动作之美、音乐之美、神韵之美、健康之美、心灵之美。是体育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车希尧 《魅力中国》2013,(31):14-14
戏剧艺术是供人们欣赏的,它之所以能供人们欣赏就因为它美。孔子观看《韵》舞和《武》舞,认为它们都是美。这就是艺术的根本特征。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说:“在古希腊人来看,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可见无论在中国或国外,不美就不能称为艺术。尤其是现代戏剧在社会主义经济大舞台正能量的冲击下,戏剧艺术及其关系特征也越来越突显出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昌应战 《魅力中国》2011,(4):250-250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入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4.
文智 《魅力中国》2014,(21):193-193
美术课堂教学本身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潜在的精妙之处,如果教师能细心寻求,深入钻研,精心设计,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到美的环境,插上美的翅膀,实现美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王璟璐 《魅力中国》2014,(10):71-71
美是一个猜不破的迷吗?每个世纪都有哲学家和艺术家提出“美”的定义。但“丑”却不是这样。大多数时候,丑被界定为美的反面。美和丑既然是一对互相依存的矛盾,就必然有使其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性。艺术不能离开美和丑这两种因素,丑在艺术中不仅可以强化美,而且可以给人带来美所不能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马骏 《魅力中国》2011,(17):248-248
意象之美自原始岩画便有之;艺术之美在似于不似之间;画论中“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意象表现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展示设计是艺术与商业的结合体,是当代艺术设计中最具艺术“气质”的学科;意象造景是将古人绘画中的意象表现方法应用到现代展示设计中来,为展示设计增添气韵,,而不仅仅是为一种造型而造型。  相似文献   

7.
朱闯洲 《魅力中国》2013,(22):122-122
艺术是美的象征、美是艺术的标志。戏曲是演员、乐队、舞美高度统一的综合性艺术,乐队中的板鼓则是演员与乐队、舞美之间的一座桥梁和媒介,又是乐队中的核心乐器,它好比是串珠子的针线,又是与下手击乐(大锣、绕钹、小锣、梆子)、弦乐之间的轴心。豫剧舞台艺术中的司鼓就是通过板鼓的板和鼓来传情达意,使艺术力求达到引人人胜的地步,完成声音化的指挥与演奏。  相似文献   

8.
包福秀 《魅力中国》2010,(24):59-59
教学是一门艺术,音乐教学是艺术中的艺术,通过音乐课堂的情绪美、氛围美、语言美、感受美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与享受是音乐教师艺术精华的展示,也是艺术课堂追逐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9.
谢巧鸽 《魅力中国》2013,(14):244-244
美术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既使其掌握基本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呢?  相似文献   

10.
冯美玲 《魅力中国》2012,(32):15-15
意境美是中国艺术审美特征之一,是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一个美学概念,它在艺术实践中是“情景交融”的产物,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虚实相生”的境界。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传统绘画、音乐和艺术设计中意境美的运用,使我们充分的了解和体会意境美特征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陈建萍 《魅力中国》2013,(16):156-156
初中美术课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全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此时,艺术教育逐渐显示出他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当中的美术教育更加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将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姿,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2.
镂刻生命中细微的敏感,流逝的时光,已如图囤木纹,一一毕现……灵感是震动心灵的美,是前生的约定,撞击今生迷茫的顿醒艺术是我心中毕生无法挠及的瘁至美是瞬息的快感,却必须要用一生去回味艺术就是把美和爱摆上生命的祭坛,陈列,风干历尽千般之后,人的心才能抵达生命中的清纯明净生活才是一位真正的雕刻家,他用艰难困顿镌刻,炼造了我们的心魂。  相似文献   

13.
侯新琴 《魅力中国》2013,(17):228-228
林语堂说:“鹤足的挺拔之美是逃离危险的结果,熊掌的雄壮之美是捕捉食物的结果”。音乐的艺术之美也许就是陶冶情操的结果了。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它们不利于教学,因此教学应谊进行探索与改革。音乐教师们应该改进教学方法,焕发课堂生命活力,让音乐伴随着小学生们一起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崔嫱  马晓冉 《魅力中国》2010,(32):255-255
作为人类的心灵体验发现的一种形式,内在性情绪是从感官感受的,也是相对于客体对象的岁月潜藏所积,具有个体独特的视觉审美传递力量,同时也是一个时代对审美本体所做出的艺术诠释。字体之美,不仅是体现在记载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上,字体本身就是一种内心写照,是由心而发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5.
章强国 《魅力中国》2013,(34):92-92
书法的艺术美与陶瓷特殊材质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美。本文针对书法艺术美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征,对书法装饰陶瓷茶具的装饰美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寻找陶瓷茶具书法运用规律,以便更好地运用陶瓷书法茶具的装饰美。  相似文献   

16.
卢金哲 《魅力中国》2010,(6):278-278,277
绘画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物体的形象方式,它不仅具有抽象美,也具有现代美。在现当代绘画中,艺术家们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趣,以及对社会的看法。绘画语言也是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最根本的物质载体。艺术创作过程也是艺术家利用艺术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意蕴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赵胜涛 《理论观察》2013,(11):103-104
朗诵是一种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材料的口语传播艺术,其目的是表现和传播文学作品的美:而文学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美。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两者的目的是趋同的。区别只是因为承栽工具不同,文学课的承载工具是语言文字,而朗诵艺术的承载工具则是声音。针对文学课和朗诵艺术的异同,特提出“朗诵教学法”,让文学课在固定思考模式与感悟情感人文之间衡量,这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海涛 《魅力中国》2010,(6):296-296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浓厚的美学思想,它深植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根基,自然是中国传统的最高审美理想。在古代悠久的文明传承中,儒、道、释三家对立互补,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气质,同时也构成了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艺术精髓。道家关于虚实结合、得意忘言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中重传神、重写意的艺术特征。道家关于不设不施之自然美,情景交融之融合美,有限无限之超越美形成了中国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许琳 《魅力中国》2012,(35):168-168
意境是中国民族普遍的审美心理和文艺实践的产物,是中国艺术审美重要特征之一,是历代诗论家和美学家关于艺术创造、艺术鉴赏和评价的一条普遍性标准。本文分析意境特征(情景交融、空白、主观与客观契合)以对中国艺术审美之意境美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0.
李拾 《魅力中国》2014,(11):246-246
园林美学是园艺、建筑、美术、文学和生态等各方面交叉的边缘学科,是将美学原理与观点运用到园林的研究上而形成的一门学科。园林的美是一种有一定人工化,由各种自然因素和非自然因素构成相对封闭、相对独立的美。园林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它的独立性并不亚于其他艺术,园林美就是一种不能分割的整体艺术美。植物的形态、颜色等特征是构成园林美的基础之一,植物造景是园林造景的精髓所在,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必须以园林美学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