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悦 《魅力中国》2010,(16):143-143
《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课是以体育和健康知识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必修课程。从学校教育全面育人的任务看,体育不能丢掉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进学生体质这个核心价值,体育教学要充分体现其教育性,切实发挥社会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国峰 《魅力中国》2013,(10):287-287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教育界关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活动热情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了改革体育教学方式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健康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大家的运功热情.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动机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健康教学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学生。本文主要针对健康教学的意义在初中体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初中体育促进健康教学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钟富发 《魅力中国》2010,(22):241-242
中职体育应把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先导,以终身健身为方向,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引导学生崇尚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王莹莹 《魅力中国》2013,(11):281-281
职高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来达到强壮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一个教学过程。当前,职高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优化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李仲军 《魅力中国》2014,(2):258-258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只有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本文通过自身的体育教学实践,探讨体育老师通过体育教学调节高中学生情绪,学会运用体育活动方式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发展放在突出地位;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与健康课程从育体向育体与育人有机结合、体育与健康有机联系的方向转变,这种理念与构想能否真正得到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者一体育教师,在于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于体育教师对自身扮演角色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7.
杨帆 《魅力中国》2010,(25):210-210
农村体育要从农村教育抓起,农村体育在小康社会建设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是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肩负着发展学生体育素质的重要使命,在“素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搞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身体素质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叶远键 《魅力中国》2013,(28):156-156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体育教育所倡导的主体思想是“健康第一”“以人为本”。中学体育教育教学要坚持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为宗旨,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和模式.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科学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下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但就目前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现状来看,不管是在体育教育理念方面还是在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方面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主体思想还趋之甚远,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基于此本文就以目前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切入点,对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进行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提出了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张秀明 《魅力中国》2010,(8X):112-113
<正>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战线上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应紧紧围绕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健身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来进行改革实践。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转变和更新观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体育教学与育人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11.
李怀攀 《魅力中国》2011,(5):351-351
运用文献资料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河南省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取得的成绩、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主要成绩主要表现在确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接受性日益增强;与市场联系日益紧密三个方面。从发挥体育本身应有的价值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在实施中还需要新的思路,即坚定不移地走社会化发展之路,为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任兴明 《魅力中国》2010,(18):153-153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时代的需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贾跃飞 《魅力中国》2014,(4):393-393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对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是全面提升素质要求,所以体育教学也引起了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能够体现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作用。必须能够结合体育教学的自身特性,针对教学教材以及教学目标要求,综合各个方面因素,真正做到让体育教学目标引领体育教学,实现体育教育健康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4.
杜恒伟 《老区建设》2012,(10):63-64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克服其心理障碍,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曾红梅 《魅力中国》2010,(15):141-141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的质量。体育教学中加强养成性教育,培养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加强纪律教育,严格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利用榜样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结合体育教学,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体育与健康课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必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更新教学理念,确立适合职业学生特点的学习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并使课内外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多维健康观,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其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钱再临 《魅力中国》2010,(32):281-281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音乐自古就与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与体育的根本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就是为了增进健康。音乐以在时间上流动的音符为物质手段,体现着人的审美感受,凭借着多样的节奏传递美的和谐。我们将这种美妙的听觉艺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增强体育活动的节奏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对调节学生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运动给学生带来的疲乏感和提高兴奋性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确立高校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应贯穿于高校体育全过程.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应当以为国家培训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为目标,即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能以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为祖国和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翟兵兵 《魅力中国》2012,(32):114-114
体育教学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各类实用型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理和l心理机能性,提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平衡性等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通过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壮的体质、良好的体能,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来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抓住中职这个阶段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术技能,增进健康。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以人为本”的学科,体育教学只有使人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和发展,才是完善的。为了突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突出人性化的教学活动,现代体育教学应以健康、快乐教学为主导,同时注重体育学科的审美性,讲求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现个体差异,将健康、快乐、美感融合于教学,为教育个性化发展提供最佳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