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爱军 《魅力中国》2014,(1):241-241
情感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本文从把握教材的关键部分,感受情感教育;利用插图的新鲜性,体会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言行的感染;在“模拟情境”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联系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五个方面论述了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叶江 《魅力中国》2011,(4):137-137
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是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和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熏染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激活他们的内在潜能:发展他们的情感调控能力,促使学生通过内化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情感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应包含三个层面:生存意识教育,这是生命意识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生存能力教育,这是个体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生命价值升华教育,这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最高层次。加强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大学教育及其制度设计回归学生本住的发展取向,大学对学生尽到教育责任和社会道义,让学生在学“生”的过程中掌握生活常识和生存技能,进而领悟到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得顺 《发展》2009,(9):89-89
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走向正途”的情感过程。如若情感教育缺位,会直接导致学生缺乏对情感的体悟。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因而。确立情感培养目标,实施情感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有机的统一整体。”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识过程的统一,认识活动总是在情感的调节作用下进行,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交融一体。但是,长期来,由于“知识传授”在传统教育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以至于平时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虽然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但教学中没根本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这种倾向造成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残缺不全,严重伤害了学生的灵性,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成为一种空想,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呼吁“有感情的学习”,“情知交融”、“以情育人”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汤维幸 《魅力中国》2010,(34):381-381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离开了情感教育,一切素质教育都将无从谈起:加强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情感意志的熏陶,不仅能有效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提高学习有效性,开发学生学习动力机制,而且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对学生的终生发展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职校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是来自生命的内在激动。情感教育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学生情感领域发生变化。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感教育,对我们化学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苏春燕 《魅力中国》2014,(11):203-203
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得理论,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性情感的一种共性教育。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体育学科最显著特点是:直观性较强,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重视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参与锻炼更加积极,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品 《魅力中国》2010,(35):241-241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对青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素质,发展形象思维,启迪创新精神。音乐和人的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音乐就没有完美的人生,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解决高等院校音乐课程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0.
刘小琴 《魅力中国》2013,(5):226-226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总是不由自主的扮演着传授知识、管理纪律的角色。学生感觉老师高高在上,无法接近,更谈不上亲近了。这很不利于教学的展开。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解决隋感问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注重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只有关注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望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十余年的教学摸索,我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隋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严俊红 《魅力中国》2014,(20):152-152
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规定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共同构成英语课程总目标。其中情感态度的培养尤为重要,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主动学习和持续和谐发展。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板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符合我们提倡的“二十四字教学法”。本文理论结合实践,来谈论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情感教育已经开始融入到学生教学工作当中,它对于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十分关键,同样是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要明确情感教育工作的特点和内涵,帮助新时代学生认识到情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如何实施高校情感教育工作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提升当代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学生能够在情感教育过程当中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胡其万 《魅力中国》2010,(17):251-252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李元功 《中国西部》2014,(13):26-33
<正>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又是一个个独特的、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情感和特殊的内心世界,而且有认知上的差异、行为上的差异和潜能上的差异。因此,儿童的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与成人的教育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儿童的教育过程是成人对儿童的施教过程,是两代人之间的心灵互动,单凭约束不行,需要  相似文献   

15.
王征宇 《魅力中国》2010,(34):390-390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人是一个认知体,人还是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初中生情感易波动,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科学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满足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学生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学习和渴求。因此。在探究中应重视体察学生的情感变化,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唤起学生生命与心灵的对话,从而大幅科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张丽艳 《魅力中国》2011,(18):341-341
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谙教学中作用很大。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正确的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在小学教育中,面对小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和小学数学课程,含有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且情感教育具有感化性、激发性、鼓励性、审美性等特点;教师应把握情感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功能,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其得以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形势下,高中数学课程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好坏不仅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与学生个人发展紧密关联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樊佳娣  何英 《理论观察》2006,(2):166-167
“学会生活”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之一。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生活教育更加被人们广泛关注。教育源于生活,叉必须回归生活,回到完整的、具体的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提升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是我们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之一。现代生活教育,要求我们把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源泉,带学生融进去。通过学生自己观察、交流、调查、访问等,获得对生活许多问题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正确认识。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以综合课为课程形态,儿童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活动和交流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活动和交流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也就是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更在情感、心灵充盈上获得精神体验,使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云彬 《魅力中国》2013,(11):133-133
以人为本、全人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把长期以来被语文知识和技能教学掩盖的情感教育凸现出来。语文课程标准也把“情感”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位。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和认识“情感”,应该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把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长久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实际教育,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尤其是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情感教育更是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其实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单调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早巳厌倦了条分缕析和空洞说教的语文,他们实在渴望一种心与心毫无隔阂地交流,情与情自然而然地融通的真实、和谐而灵动的语文课堂。这是学生的需要,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同时,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于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在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接受知识的能力最强,反之则很低下。由此我们不难懂得:重视语文情感的培植,这不仅是语文“文性质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全面智力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