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左传》、《史记》开始,至元杂剧、明传奇、各地方剧种、当代戏剧和电影,"赵氏孤儿"的故事一直被当作经典题材而改编。由于时代和作者的不同,"赵氏孤儿"故事在流传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以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为对象,考察"赵氏孤儿"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涛涛  林鹰 《环球财经》2011,(1):120-121
《史记·赵世家》,全文1268字;拍成陈凯歌版电影《赵氏孤儿》,时长130分钟。  相似文献   

3.
媒体和评论人士一致认为,陈凯歌这回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赵氏孤儿》上映仅仅两天票房就破5000万。这意味着《赵氏孤儿》将可能成为继《无极》、《梅兰芳》之后,凯爷的第三部票房过亿的商业大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复仇”为切入点,探讨两部悲剧《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的异同,并尝试解释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吴倩 《走向世界》2012,(19):20-23
对于大众来讲,"十艺节"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艺术的节日,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盛宴。6月的泉城济南,尽管夜幕已经落下,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仍然能够感受到盛夏的酷热。在山东歌舞剧院灯火通明的排练大厅里,演员们仍在挥汗如雨地加紧排练着大型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剧院已经15年没有排过原创歌剧了,所以演员们特别珍惜这次机会。"山东歌舞剧院院长肖冬所说的"机会",正是指半年前剧院新排的大型原创歌剧《赵氏孤儿》。2011年8月,《赵氏孤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象山县凭借富有特色的影视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影视文化内涵,深化陈凯歌、张纪中等影视名人及《神雕侠侣》《赵氏孤儿》《西游记》等名片效应,做足影视旅游文章,推进了影视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近日,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县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的儒家思想为伏尔泰反对法国的专制政权提供了有利的武器。伏尔泰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他根据中国戏剧《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就反映了他用儒家的学说来向当时的封建君主专制挑战,宣扬开明君主制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倪昕颖 《理论观察》2023,(2):117-120
悲剧通过否定的方式来肯定有价之物,而悲剧冲突则是反映悲剧本质及特征的主要环节。纵观古希腊与中国古典悲剧,二者以一种带有民族特色、时代属性的多元审美形态,各自呈现出独特的悲剧艺术风格。而《俄狄浦斯王》与《赵氏孤儿》两部悲剧在异域文化下产生相近的悲剧艺术现象——以“弑父”情节作为悲剧冲突,通过比较“弑父”的行为、原因,论述中西悲剧的伦理精神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从《神雕侠侣》《赵氏孤儿》到《琅琊榜》《芈月传》,再到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武动乾坤》,这些红极一时的电影、电视剧都曾在象山影视城取景、拍摄。去年,象山影视城拍摄剧组162家,逆势同比增长10%,累计拍摄剧组已突破1200家。这份耀眼成绩单的背后,却是象山影视城几经浮沉的煎熬。2003年5月,张纪中导演为拍摄《神雕侠侣》,在象山新桥镇投资建设"神雕城",象山影视城的发展之路由此拉开序幕。2009年,陈凯歌导演为拍摄《赵氏孤儿》,又搭建了象山影视城二期——春秋战国城。那些年,象山影视城虽然有了两座城,但在横店、车墩、无锡等影视基地包围下,其发展几乎停滞不前,在全国几乎没有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接待剧  相似文献   

10.
何碧玲 《魅力中国》2014,(23):106-106
《西厢记》后,出现大量“才子佳人”模式的元杂剧,但细读文本可发现其创作无论是体例还是内容,都或多或少对《西厢记》有相应的继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白朴代表作《西厢记》进行文本细读,以其中两个方面为例,分析其与《西厢记》的异同,以更好对“才子佳人”模式的元杂剧有一个初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岁末,电影市场进入了空前的火热期,国内外的贺岁大片轮番上映,从《山楂树之恋》、《哈利波特7》开始,各种大片为年前的贺岁档增添了一把热火。《赵氏孤儿》、《非诚勿扰2》让贺岁档电影市场红火起来,《让子弹飞》则完全让贺岁档电影进入了高潮,而近期上映的3D大片《创·战记》则将全新的电影市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济南的电影市场随着贺岁档大片的轮番上映也呈现出一种红火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吴静 《发展》2011,(5):110-111
“赵氏孤儿”历经了几百年的演变,春秋时代的赵氏悲剧由乱伦引起、由公卿争斗导致,正符合那个欲望横流、礼崩乐坏年代的特质,只是一场贯穿着政治权谋的博弈。到了司马迁所述,正体现了西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所要倡导确立的伦理规范以及对皇权的绝对敬畏与尊重。21世纪的我们看到的却是无常诡谲命运中卑微的良善、对生命的尊重与在仇恨中挣扎的痛苦与扭曲,尽显人性的复杂。  相似文献   

13.
赵氏孤儿历经了几百年的演变,春秋时代的赵氏悲剧由乱伦引起、由公卿争斗导致,正符合那个欲望横流、礼崩乐坏年代的特质,只是一场贯穿着政治权谋的博弈。到了司马迁所述,正体现了西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所要倡导确立的伦理规范以及对皇权的绝对敬畏与尊重。21世纪的我们看到的却是无常诡谲命运中卑微的良善、对生命的尊重与在仇恨中挣扎的痛苦与扭曲,尽显人性的复杂。  相似文献   

14.
《环球财经》2013,(11):10-11
瑞士《新苏黎世报》近期披露,上世纪60年代,十四世达赖喇嘛与瑞士商人勾结,强行将近200名藏族儿童从亲生父母身边夺走,并将这些“孤儿”安排给瑞士家庭领养,酿成多起人间悲剧。据瑞士导演乌里·梅尔拍摄的纪录片《提比和他的母亲们》揭示,这批孩子中其实只有19人是真正的孤儿,其余的至少拥有单亲,有的甚至父母双全。  相似文献   

15.
柴宏南 《新西部(上)》2014,(4):109-109,96
本文以波兰斯基的新作《雾都孤儿》为主线,从蜕变、选择、回·忆、新生四个方面阐述了波兰斯基的电影导演生涯。指出《雾都孤儿》对波兰斯基来说,则是一次完全意义上温情的新生。波兰斯基秉着一份“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的精神劲儿和超脱感成全了自我。  相似文献   

16.
杨帆 《中国报道》2011,(9):64-67
“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没有人要和你玩平等的游戏,每个人都想要你心爱的玩具,亲爱的孩子你为何哭泣……”不知何帮,见到这群特殊孩子的第一眼时,我的脑海中便映演着罗大佑的这道歌曲《亚细亚的孤儿》。  相似文献   

17.
熊怡 《今日重庆》2011,(7):76-79
2011年6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来自中国土家文化发祥地——重庆酉阳,神秘幽远的酉阳古歌.以厦人们熟悉的北京曹雪芹传说、山西赵氏孤儿传说、浙江布袋和尚传说等民间文学名列其中。酉阳古歌也成为继走马镇民间故事之后,重庆第二项民间文学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8.
李静 《重庆与世界》2011,(10):60-63
半年前,《重庆与世界》杂志2011.3月刊刊登了一则关于一名叫吉米的新西兰小伙子与一位中国女孩露露环游中国100天,为一个基金会筹钱帮助中国孤儿的故事。如今,这个洋小伙顺利归来,再次向本刊记者讲述他100天环游中国之旅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元杂剧动作为构成元杂剧的必要元素之一,包括做、打、舞,尤其元杂剧的对打全为后世地方戏曲所吸收。元杂剧的动作构成了元剧观赏时的审美看点,也深深影响了后世中国地方戏曲。  相似文献   

20.
《窦娥冤》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一,也是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的代表作。通过作家及作品特征、故事梗概及人物特点介绍,重点分析了窦娥人物形象的女性观及宗教观对其社会现实的映射。窦娥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时代特征和现实的社会意义,是不同社会现实和矛盾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