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的美术包含着很多层面,这些是广大劳动者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一种劳动人民的美术,它与过去的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相比,更加能够体现出文化与人们生活、 生产以及风俗习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种民间美术造型简洁,功能多样且通俗易懂.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满足了劳动者在不同层面上的需要.因为中国的文化存在着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云集桂林的美术工作者形成一支坚强的文艺战斗队,为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作为一种文化,桂林抗战美术具有满足现实需要、共同认知、自觉规范和审美导向等诸功能。  相似文献   

3.
蒋保伟 《魅力中国》2009,(10):62-63
美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美术实现它的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路勇 《魅力中国》2014,(1):109-109
中国民间美术艺术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是各民族美术传统形成的基础和本源,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不断的劳动实践中产生对美术的追求,并将本地区生产生活的内容融合到民间美术创作当中,形成了造型多样、色彩斑斓、富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的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它以变化多端的造型,夸张、平面、多变的色彩诉诸于人们的视觉功能,创作中的无拘无束让他们可以将一切转化为美术中的造型和色彩,充分展现他们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方式与造型方法对现代设计无疑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民间美术审美的整体特性,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哲学理念,在高度审美效果的背后,是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将这种色彩理念和法则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将会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为国人普遍认可,为世界所倾慕。  相似文献   

5.
为了发挥美术在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大胆尝试"快乐教学法".这不仅与课标明确的"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之自标相吻合,更以快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锻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观观察力、资料检索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审美时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美术在初中课堂上的素质教育渗透.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挥美术在教学中的美育功能,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大胆尝试"快乐教学法".这不仅与课标明确的"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之目标相吻合,更以快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锻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力、资料检索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审美时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实现美术在初中课堂上的素质教育渗透.  相似文献   

7.
丁双北 《魅力中国》2010,(33):98-98
创新是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命题,是美术的生命与灵魂。本文从美术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美术创作创新的主要内容、美术创作创新的必要形式三大理论层面,对美术创作创新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探讨。对于美术创作可提供理性思辨与创作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相似文献   

8.
李振平 《魅力中国》2010,(3):291-291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  相似文献   

9.
张健 《魅力中国》2010,(16):81-81
把握美术的审美特征,对于美术创作、美术教学、美术欣赏,既具有重要的理论导向意义,又具有实践导向意义。本文从造型性、永固性、再现性三大理论层面,对美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如同电钻的冲击功能,有则深入探索,无则只能空钻。如何才能上好美术课呢?我们教师首先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调节教学。我在几年的实施调节教学过程中发现----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应该从事节目主持人的角色。电视传媒是大众休闲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经济》2010,(10):84-85
闫禹铭,又名闫逢斌,1962年生于河北大名县。199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2002年人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第三届名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兼文化部《美术观点》杂志社副主编,中国美术大事记编委会副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创作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总参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总参美术创作院常务副院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市经济》2010,(11):68-69
闫禹铭,又名闫逢斌,1962年生于河北大名县。1993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2002年人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第三届名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兼文化部《美术观点》杂志社副主编,中国美术大事记编委会副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创作院艺术委员会委员、总参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总参美术创作院常务副院长。  相似文献   

13.
徐殿武 《科学决策》2008,(12):142-142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针对美术作为视觉艺术直观、形象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乐于探求的心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美术教学过程充满乐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阎晗 《魅力中国》2010,(6):172-172,165
本文从“游戏教学法”满足美术教学的需求、“游戏教学法”在美术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游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游戏教学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等四个方面来阐述美术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求知欲,使整个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5.
美术之城     
抗战时期的重庆,是战时中国美术的中心,它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活动,都牵动着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抗战美术,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个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6.
美术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重新审视美术教学,对学习方式进行新的定位,自主、合作、反思、探究、创新。让美术教学焕发出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塔娜 《魅力中国》2014,(3):230-231
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美术欣赏教学已经越来越被美术教育界所重视。因此,美术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用美术本身的力量使欣赏者置身于视觉的天地中,通过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使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明  张曦 《新西部(上)》2009,(11):237-238
本文在论述陕西民间美术纳入本省各地区高中美术课程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以陕西省A县教育实践为例,阐述了利用当地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美术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和主要收获。认为利用本土民间美术资源优化美术教学体系,不仅形成新课程所要求的课程资源观,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较快地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还提高了教师的学科研究能力,在达到共同发展的同时,补充和完善了我国现有的美术教育体系,有效地推进了美术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民间美术图形造型特征及色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  李娜 《魅力中国》2011,(5):289-289
本文从前人关于民间美术的定义讨论出发,看到民间美术植根于民间,来源于生活,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及性。进而讨论民间美术的造型,并且比较了民间美术与专业的美术家创作的不同,发掘出差异的深层哲学根源;在对传统民间美术图形色彩分析中重视色彩的文化内涵,并引申到现代美术设计中准确、简练地传达产品意义也大有裨益。总结了民间美术的用色规律。  相似文献   

20.
付凌云 《魅力中国》2014,(1):184-184
随着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开发与利用美术资源,成为美术课程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以生动的美术课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个性,这才是美术教学目标。本文从校内外各种利于美术教学的资源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总结出相应的一些课改方法,以达到丰富课程内容,促进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