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政策是要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取向。在这一价值取向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遵循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公共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都出现价值偏离的现象。因此,我们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纠正这些偏差,重塑公共政策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社会财富的有效创造与公平正义地分配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对全社会进行有效的利益协调,使各利益主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必须以社会公正为基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闫磊 《理论观察》2006,(1):23-24
政府对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选择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以往政策在价值上的效率取向,虽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也造成一些社会问题如资源过度使用、贫富分化、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必须调整政策价值取向。而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人本性、平衡性,对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作为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美好目标下,公共政策要充分发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价值取向是充分发挥公共政策作用的关键和前提。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是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体制定执行,政策体现主体的意志;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即明确的方向性。政策是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公共管理的手段,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各级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但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原因很多。本从分析农民增收的现状入手,剖析农民增收的问题所在,提出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分析是二战后首先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出现为人类解决现实和潜在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公共政策分析,不仅需要事实分析,而且还需要社会工程的价值分析,社会工程价值分析发挥政策的导向功能,使社会工程与公共政策分析,向着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公共政策的现状,揭示了公共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公共政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解决对策,第一是始终坚定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第二是提高公共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第三是推进公共政策法治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政府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其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当前不和谐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有失公平,造成了社会利益的失衡.本文通过对公平与社会和谐的简要分析,以及增强政策公平性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从服务型政府看我国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到政策的内容和结果,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政府改革的一个里程碑,以人为本不仅应该成为服务型政府的价值取向,而且应该成为其制定政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是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工具,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政策体现出了全面性、客观性、实时性、预测性和参与性的新特征,大数据技术扩大了公众参与的程度,使得公众对待政策的态度更加积极,提高了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然而大数据本质上仍然是工具理性思维,价值因素很少被考虑,政策价值取向的中立化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1.
公民参与作为公共政策的基石,可以有效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并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然而,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在政治文化、政府与公民的互信以及参与制度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困境。据此,应该研究相应的化解路径,以期推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取向,体现了公共政策公共性和合法性。由于政府的自利性和有限理性、利益集团的影响及信息要素使得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偏离成为可能。对此,应从公共政策的制度化、科学化、民主化等方面来维护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全国范围内的再就业工程,不仅关系到经济改革的成败,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关系到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价值目标,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伦理意义。本文意在明确近年来再就业工程实施中的不同行为主体的利益、权利和责任关系,以期推进这一工程的顺利进行,并通过这一政策行为模型的分析,揭示公共政策内蕴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变传统的政策制定模式,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构建以人为本公共政策制定模式,必须将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让公众充分参与公共决策,强调公共政策目标的立体化,逐渐形成新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及其在区域开发战略中的特性 公共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能看到公共政策的身影。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体现国家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en)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有权威的分配”.即公共政策是政府利益的分配形式之一,而哈罗德·拉斯维尔(Harold D.Lasswell)认为:“公共政策是一项含有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萍 《中国经贸》2012,(16):159-160
近年来,中国公民住房难问题日益突出,公民住房得不到基本的保障,不仅无法体现社会公平性、正义性,而且还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住房政策作为我国住房公共政策的核心内容,其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有助于缓解我国公民住房难问题,目前,我国住房政策公共性缺失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健全的公民政策参与机制和住房政策过于注重经济效率目标的实现,以至于其政策严重脱离核心价值取向,丧失了社会功能,针对于上述问题,本文为保障住房政策公共性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传统政府管理模式存在过分强调社会专业化分工、政层级越来越高、权力集中统一、过分强调规则化等问题,已经不适应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是大势所趋,江阴市政府本着"人本民先"的价值取向,从自身的三大职责,包括制度供给服务、提供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开展了大量有效实践探索:推进政民互动、优化服务环境、实施绩效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陈文芳 《魅力中国》2010,(23):94-94
建立公共政策议程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公共政策议程决定着社会问题成为公共政策问题,并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质量。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影响决策过程是权力的一面,影响议事El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9.
周膺 《杭州研究》2007,(2):125-134
影响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主要因素包括文化的固有属性和内在发展规律、文化的经济和社会双重价值关系、文化事业投入机制和体系、意识形态和民族利益的干预、文化市场和文化法律关系等等。文化的自由创造和审美属性决定文化体制改革所要追求的根本目标是为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提供自由。文化体制改革以人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制度创新,解放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提供制度保障。其目标模式是:建立政府的法制化监管与积极的社会监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形成积极的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财政激励机制,采取有效的文化产业公共政策,确立非公益性文化发展市场主体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20.
理性是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观念之一,公共政策活动中的公共理性的体现不仅是政策制定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政策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和必需,面对公众有时选择通过群体性事件或过度依靠网络表达政策愿望,审思和建构公民在公共政策活动中的公共理性是提高公共政策活动中的民主性的必要条件,为此有必要通过重视公民话语表达、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扩大公民政策参与等方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