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唯有正确解析文学经典,借助现代媒体推广文学经典,结合消费时代的特点对文学经典进行再阐释,才能发扬文学经典的魅力精髓,实现文学经典重构光辉目标。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3)
文学历史资源的积淀与当代作家群体的孕育,及其文学产业化的成熟运作,是"世界文学之城"建设的共通特征。绍兴市在2014年提出建设"中国文学之城",其优势在于拥有千年接续的"文脉"及其"鲁迅"这一文学品牌,兼有当地政府推动文学城市建设的强烈意愿,然而缺乏代表性的本土作家却是其难以回避的"痛处"。借鉴"世界文学之城"的建设经验,绍兴需要整合现有文学资源,重新布局新的文学平台,借助作家驻城和鲁迅故乡作家群培育计划实现作家集聚效应,大力推动文学产业化,营造文学生活氛围,以真正建设成为蜚声中外的"中国文学之城"。  相似文献   

3.
英美文学课不仅是学好语言的最佳手段,更是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鉴于目前普通高等教育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中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急迫形势,英美文学课程必须大胆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激活文学课的原动力。重点探讨更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开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为英美文学课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与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人们对文学和经济学的进一步了解,文学与经济学的学理关系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朱丽霞所著的《经济与文学》(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探讨了明清易代之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文化多元交错下人生选择与文学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了经济与文学的相互影响和成就.  相似文献   

5.
森林文学是指以绿色森林世界为表现主体,或以森林作为整个作品的主体性环境背景,表现出浓郁的森林情调与风韵的文学作品,它是依据作品表现对象——森林世界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色——森林风韵与情调而划分出来的文学类型。生态文学指具有生态文化意识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指后工业文明具有自觉自醒的生态思想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生态思索与生态批判而表现强烈的思维倾向性和艺术倾向性。森林文学与生态文学是依据不同的标准所划分出来的文学类型,是一对交叉性概念。由于表现对象——森林的生态典型性、直观性以及中国自然伦理观的影响,我国森林文学的生态意识浓郁,森林文学成为当代生态文学的排头兵,是生态文学与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
文学文本解读是把一般的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细化和深化,就是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这是一个对文本的反映,实现的过程.这是一个对文本加以改变,丰富的过程.文学文本解读的要求要包括语言系统、蕴藉、开放性、阅读期待和表意.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介得以迅速更新换代,作为文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传播也随之出现新的现象,继网络文学这种以传播媒介为标志命名的文学现象之后,短信文学进入文学传播领域,  相似文献   

8.
赵寻 《开放时代》2003,(5):65-67
“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毕竟只是刚刚重新提出,其前景如何尚很难预料。如何在充分考虑文学的文学性的同时,重思文学的政治性,从而深化文学超越政治控制的问题,我以为亟需努力。在现代中国几乎从一开始,文学所负载的就毕竟不是“文学”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封兰 《经济研究导刊》2009,(15):211-212
周作人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他以人性的二元为基础,以个人为本位。他倡导人的文学",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的文学,便谓之人的文学。"正是从人的文学出发,周作人发现了通俗文学的不足,故加以否定。但周作人又清醒地意识到通俗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并进一步肯定其巨大的影响。正是看到了通俗文学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了其平民精神的光辉,只是由于其"文学价值的缺失",周作人在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文学类型——平民文学,借以阐发他的"人的文学"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和"与"善"影响了中国早期文学的风貌;"言志"与"缘情"孕构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文学和美学携手并进,推动了审美意识的转变,也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资本     
盛大文学布局移动互联网宣布战略投资百阅 11月9日,盛大文学宣布对国内移动阅读平台和服务提供商百阅进行战略投资,今后双方将在版权、内容方面进行合作。此举被行业内部人士视作盛大文学拓展分销渠道的有力之举。盛大文学方面表示,公司对百阅的投资,将增加云中书城的内容分发渠道,增强盛大文学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目前盛大文学已经有超过10000本图书登陆百阅客户端。  相似文献   

12.
李文生 《经济师》2011,(4):126-127
中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创作思潮的影响。意识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是有轨可寻的,可以说,它的输入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接轨。  相似文献   

13.
"文学性"问题是文学研究领域的母题。本文试图换一种思路思考,从"文学之真"、"文学之善"、"文学之美"三个维度重新探索了文学性。在本文中认为文学性是一个浑然的整体,它包括了过程与意义、手段与目的、本体与客体的融合。它既是作家伟大心灵的艺术化、形象化、文本化的最终展示,也是作家灵魂实现"文学之真"、"文学之善"、"文学之美"的交融升华并最终凝聚为语言文本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文学的主体也进行了重构,突破了传统文学主体间实现交流和对话的空间障碍,使文学话语权回归民间。网络条件下,文学的主体呈现出了新的局面与特征。  相似文献   

15.
做为高校英语教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英美文学,基于其自身与传统英语教学资源的差异性,能够同时有效满足学生对英美文化以及口语语音模仿的学习需要,对于稳定学生英语学习情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必须积极重视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当前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并不乐观,存在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从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必要性和可行性入手,着重分析了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探索了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优化英美文学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流派问题,历来是一个为人忌讳的话题。近年来,它重新被提及,研究文章时有所见。人们已经意识到:作为文学运动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个正常的文学现象,它是没有理由受到忽视的。只要文学没有停滞,文学流派就势必依照自身的规律产生、发展和消亡。社会主义时期理当是文学繁荣的时期,它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各种批评理论相继登场,争奇斗艳,曾经在一段历史时期里创造了辉煌.可是到了世纪之交,辉煌过后,却发现,我们的创作与批评相互分离,大有分道扬镳之势,于是问题出现:文学研究者理论素养得到提升,而文学感悟能力却在萎缩,文学的"生命"意义被悬置,文学研究者与文学,与生命越发遥远.  相似文献   

18.
赵稀方 《开放时代》2001,4(5):77-83
弗利德里·杰姆逊在概括第三世界文学的特征时认为,由于遭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经验,它们唯一可以选择的反映必然是民族主义的,因而在文学的叙述方式只能是民族寓言式的.作者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认为殖民地的文化关系及文学性质,并不象杰姆逊说的那样简单.本文试图通过对于香港殖民地的分析,显示殖民地文学的复杂性,建立香港文学的后殖民视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高校课堂教学中,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运用微课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提升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促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更加优质完成,帮助学生高质量开展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深入分析运用微课实施开放性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提出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探索运用微课实施开放性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学,即历史学界划为中国近代史阶段的文学,从文学发展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