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粤港澳自贸区发展的关键是现代服务业的合作和提升目前热议的粤港澳自由贸易区,覆盖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广东、香港、澳门三个省区,拥有南沙、前海、横琴三大平台,着眼于广东省与香港、澳门两地的经济联系,更加侧重于珠三角地区经济整合,是中国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刚好位于珠江口的三个前沿和枢纽位置,是"珠三角湾区"穗—深—港发展主轴上的几个重要节点,珠三角的几何中心,也是当前广东区位优势最为突出的片区。粤港澳自贸区依托广东珠三角庞  相似文献   

2.
郭楚 《广东经济》2012,(2):43-46
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广东时指出,加强粤港澳合作是保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的需要,也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粤港澳要在横琴、南沙和前海等规划中打造新合作平台,创造新合作模式,尤其要围绕打造CEPA试验区和粤港澳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可见,加快前海、横琴和南沙的开发是中央赋予广东的重大历史使命。广东只有拿出当年开发经济特区的精神和拼劲,才能把前海、横琴和南沙打造成“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平台,从而引领广东服务业转型升级,为全国科学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创造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广东经济》2015,(4):89
期望双方继续加强联系,促成两地互利双赢。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3月24日下午在与访港的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会面时表示,希望两地加强联系,围绕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合作。即将挂牌的广东自贸区包括广州南沙。梁振英说,特区政府会与广州市政府就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紧密合  相似文献   

4.
《广东经济》2014,(4):91-91
正"集思公益幸福广东"支援妇女计划受惠者超50万人次。3月18日,"集思公益幸福广东"支援妇女计划在广州举行第二期首场培训简报会。本计划由李嘉诚基金会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各出资1000万元设立。李嘉诚基金会项目经理陈瑜博士表示,二期共资助89个项目,当中取消了100万元档次,增设了2个50万元项目,扩大资源,让更多人受惠,受惠者估计超50万人次。  相似文献   

5.
钱林霞 《新经济》2021,(5):22-28
香港素以善用珍贵的土地资源而闻名,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尺的土地都极尽规划.在远离香港市中心约40公里的一个人工岛上,香港国际机场就设在这里.这个占地仅12.55平方公里的机场,其货运总值占了香港全部贸易总值的40%,在运营的二十多年间,这片土地被一点点的规划,现在正在不显山不露水地建设着一个世界级的地标,以期在不...  相似文献   

6.
周运源 《广东经济》2012,(12):44-47
"十二五"规划助推澳门与南沙合作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要求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照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支持香港、澳门充分发挥优势,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深化粤港澳合作,落实粤港、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支持建设以香港金融体系为龙头、珠江三角洲城市金融资源和服务为支撑的金融合作区域,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基地,构建现代流通经济圈,支持广东在对港澳服务业开放中先行先试,加快共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步伐。加强规划协调,完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的交通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广东提出,今年要全力确保基本实现广东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香港业界对广东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努力表示高度赞赏,充分肯定。当前广东对港服务贸易开放领域已达149个,占世贸组织160个服务门类的93.1%,同时就服务业对港开放深度不足、服务业体制机制与香港接轨不够等问题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8.
广东与香港不仅地理位置相邻,而且在经济、文化和人员等方面也联系紧密。然而香港保险业的发展和监管却比广东先进和完善的多,香港的保险中介人素质保证计划是其素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该计划的分析,总结其保险监管的启示,进而对广东保险中介人的监管给出了笔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广东的经济发展在全国是屈指可数的,城市化的进程也令人瞩目,然而土地资源的稀缺使我们有必要在城市交通发展过程中对城市交通发展的目的进行调整。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其目的是机动性、人和物的移动,若考虑到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现象较其他资源更为严重的话,城市交通发展就必须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此转变城市交通发展观念对广东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广东应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打造广东经济在国际、国内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东资源禀赋的相对稀缺性发生了变化,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生态和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原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为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要求,在整个"十二五"乃至更长的时间里,转型升级都将是广东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那么,广东的转型升级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什么不足?本文从支出结构、产业结构及创新驱动等三个方面把广东和国际及国内可比省份进行比较,对此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卓凡 《新经济》1995,(1):34-37
香港有计划有控制地推出土地发展物业的做法,同香港地铁发展物业及以长期收益补偿建设期投资的做法,都可以成为国内利用土地价值兴建轨道化交通系统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香港是个弹丸之地,土地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人口约630万,约占中国土地总面积和总人口的万分之一和两百分之一。但它之所以被誉为“东方之珠”,是因为它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1995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GDP)为11055亿港元,相当于中国大陆GDP的1/5;人均GDP为2.3万美元,以消费力计排世界第6位,是中国大陆的40倍;1995年在国际竞争力评比中排世界第三位,仅决于美国和新加坡,超过日本。1995年香港外贸进出口总额3665亿美元,居世界第8位,比中国大陆(2800亿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南沙湿地资源特别丰富,开展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十分优越.文章根据广州市南沙湿地呈环带状分布的特征,对广州市南沙湿地资源进行了景观分类:即南沙珠江河汉区、南沙湿地平原区、南沙湿地低丘岗地区,分析了广州市南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南沙湿地各环带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南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即南沙湿地珠江河汉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南沙湿地平原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南沙湿地低丘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就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了说明,以期达到保护地区湿地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实现广州市南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14,(1):90-90
正该区域作为珠三角与粤西、大西南的连接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前不久,《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年)》获得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也是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之后,又一个针对粤港澳合作的重大平台。《规划》整合了江门新会、台山和恩平20个镇共3240平方公里的资源,核心区主要位于银湖湾和广海湾,面积约520平方公里;同时,依托银湖湾围垦区、广海湾填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实证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研获得第一手数据,首先分析了广东服务业利用外资的整体现状、外资进入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及外资进入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对电信、银行和物流三个对广东经济转型升级有着重要作用的行业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总结了广东服务业引进外资的经验和不足,提出进一步开放广东服务业的指导思想,即以体制改革的‘敢于先行’为主导,以忧患意识为动力,以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创良好竞争环境为抓手,扩大优势、弥补劣势,重建广东在我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来自香港资本市场的消息,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中芯国际,SMIC)将在2004年第一季度于港美两地同时上市,经办人为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德意志银行.2004年2月23日,中芯国际拟议中的全球首次公开募股计划在香港拉开了序幕,据知情人士称,中芯国际此次将发行45亿股股票,约占公司扩大后总股本的25%,以募集约15.8亿美元的资金.当记者就上述问题询问中芯国际相关人员时,对方表示,目前尚不便就此事作出评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东)自贸区具有鲜明的粤港澳合作特色,它的建设,必将成为广东在新时期继续先行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大新引擎。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了第二批自贸区,其中包括被称为"三加一"的中国(广东)自贸区。中国(广东)自贸区涵盖了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新区、蛇口片区加上珠海横琴新区。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的面积包括:(一)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共60平方公里(含广州南沙保税港区7.06平方公里);(二)深圳前海和蛇口片区共28.2平方公里;(三)珠海  相似文献   

18.
香港对内地特别是广东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给广东带来了机遇,也提出挑战。因此,构筑粤港经济合作新格局,促进两地的优势互补和经济关系在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内扩大发展和上升,进一步提高经济合作的效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新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与香港两地经济事实上已形成了唇齿相依,盛衰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摊大饼”式的土地开发模式带来了交通、污染等等的城市病,给城市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T0D土地开发模式利用快速公交站点为中心,进行以公交为导向的集约式土地开发,文章在对以公交为导向的土地利用发展模式(TOD)的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TOD对地价的影响,提出在TOD环境下土地开发的对策,最后介绍了香港进行TOD土地开发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保护环境意识增强和土地、水电资源价格上涨,以外资、外向和以珠三角为中心经济发展模式很难再实现广东经济增长的跨越,虽然广东的GDP总量位居全国首位,可是增长速度排名滞后。广东经济面临巨大挑战,发展县域经济成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