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2月15日公布,将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但某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通过各种办法对利润进行调整。下面综合分析常见的几种利润调整方法,并有的放矢,提出信息…  相似文献   

2.
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一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准则第28号文件就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规定,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以下仅对会计估计变更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会计原则的规定主要集中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具体体现在第十二条至第十九条。要求企业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相似文献   

4.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出现的错误,我国有关会计制度中对会计差错的更正方法作了具体规定。由于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加上会计差错发生的时间不同,更正的方法可能涉及“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应缴所得税”等科目以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等内容,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处理难度比较大,因此,此项业务会计实务中错误率较高。笔者对此业务予以初步探讨、总结,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5.
谨慎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体现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个方面。扩大谨慎性原则的使用范围.有利于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和小股东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一、新《会计法》确立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会计法》突出强调了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在4处提到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其中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完整。”第二十八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第二十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必须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些规定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  相似文献   

7.
将土地资源资产予以会计确认,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笔者在《农业企业资源性资产会计处理再探讨》(以下简称《再探讨》,刊于《中国农业会计》2005年第2期)一文中已予论述。在将其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后,如何规范其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即对其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难点在于计量,尤其是初始计量。《再探讨》一文,已分别从资源资产属性和我国现行法律框架的角度对其如何计量进行了探讨。本文拟从法学的角度,对其会计计量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经济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该原则是企业在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新颁布的准则体系中大都有其影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突出了经济业务的实质,要求以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导致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作为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而不是单以法律形式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全球日渐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加速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建设,就当前执行的《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讨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制中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暴露出的无偿取得的碳排放权未进行资产确认、碳排放权计量方法不能反映其真实价值、碳排放负债会计处理规定的缺失等问题。同时,结合国内外不同机构、学者对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研究,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提出确认无偿分配的碳排放权为企业资产、采用多种计量属性结合对碳排放权进行计量、确认超额碳排放为企业负债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在核算时,会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失误而产生会计差错。如果企业产生的会计差错是涉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事项,就会对其以前年度计缴国家税收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造成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在发现以前年度会计差错后,及时进行会计更正和税务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或具体经办人由于认识上存在误区,惧怕承担税收法律责任而故意隐瞒会计差错;一些企业则只注重财务调整而忽视税务处理,结果造成“账务调整不全、纳税申报不实”的现象。为此,笔者针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以前年度会计差错所造成的纳税影响如果企业产生属于影…  相似文献   

11.
生物资产会计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生物资产会计,明确其范畴,探索其确认和计量办法以及其账务处理程序,是当前会计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建立比较完善的农业会计核算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将于2003年元月1日开始使用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准则中,对生物资产的概念、确认和计量信息披露等,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过程及价值变化,作出了明确的规范,本文对有关生物资产会计的概念、确认计量与核算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引起社会各界对会计尤其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质疑,甚至有人认为,会计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元凶”。对这样的“罪名”会计界当然不能接受。但是,通过这次危机暴露出来的“会计计量问题”,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现行会计计量到底有没有脱离现实,是否客观、公正反映会计主体的全貌,企业利润计量是否真实、有用,会计计量目的、本质是否违背客观规律等。为此,笔者就财务会计本质及其特征等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3.
论小企业会计中稳健性原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耿文秀 《绿色财会》2006,(10):52-53
稳健性原则又称为审慎性原则或谨慎性原则.其解决的是会计对一些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报告等诸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时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即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诸方面,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得少计负债或费用,也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应用稳健性原则不仅会使会计信息建立在考虑企业各种风险的基础上,避免夸大利润和权益、掩盖不利因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而且也可以抵消管理者由于对企业各种风险考虑不足而盲目乐观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有两种利润概念:一是会计利润,是根据会计准则确认的收入与费用配比计算得出的利润;二是应税利润,是根据税法规定确认的收入与费用配比计算的利润。由于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的收入、费用范围和确认期间不同.致使会计利润与应税利润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可分为三类:永久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和弥补亏损引起的差异。由于存在这些差异,使所得税会计处理有多种方法。本文对此作些浅析。一、企业利润与应税利润的差异1.永久性差异。这是指一个时期的纳税所得和税前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并不在以后各期转回。这种…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会计一直以来都是把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作为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虽然在一般原则中取消,但在总则第九条中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直接明确了权责发生制的企业会计基础地位.正是有了这个会计基础,企业的期间损益才不会大起大落.  相似文献   

16.
资产减值准备涉及的所得税会计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取得的各项资产,应当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准确地进行计价,定期或者于每年末,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由于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所产生费用的确认时间会计制度规定和税法规定存在着差异,导致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不相等,在计算应交所得税和确认所得税费用时需要调整并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现将有关会计核算方法概述如下: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当期的所得税会计核算1.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入当期损益。2.税法规定:除另有规定外,企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不得在企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理论、图表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会计的确认、计量顺序,从理论角度概括总结新准则在保险收入确认、保险合同计量方面的主要变化,提出保险合同的“三步骤”分拆法。在此基础上,从会计实务角度,针对保险收入确认、保险合同计量的重要变化,采用同一案例贯穿全文,分析新准则下保费收入、保险合同负债计量、合同服务边际计量等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发布,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新的规定对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本文对修订前后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并对修订后的核算方法的优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制度改革也愈来愈多地体现“灵活性”,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本文主要从相关理论角度对会计政策以及会计政策选择、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问题--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基本模式,阐述了人力资产的确认、人力资源会计性质及假设,指出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内容,为披露人力资源信息和管理人力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