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财政支农支出本应是财政总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农业的自然特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以及公共财政的本质属性共同决定的.但是我国的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改革过程中是不断下滑的,而这一现象又伴随着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的下降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所以本文认为,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变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并调整其结构是扭转农民纯收入增长停滞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1992—2006年相关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支农资金运行效率低下,主要表现在支农资金总额无法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和支农资金内部结构分解不合理。政府应逐步加大支农资金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并逐渐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比重。促进科技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介绍研究两组随机变量相关性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然后利用这种方法研究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来源与生活消费支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比较、地城比较、农户间比较、城乡比较和与发展目标比较分析,试图以数据和事实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在时空间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以及持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财政支农与农民增收的相关性入手,运用1991-2010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均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长期内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短期内农村救济支出没有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和特征,本文提出了促进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应分析的统计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消费结构进行分析.以期能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找出一定的消费规律性,由此得到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并针对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出现下降的趋势,继续增加农民的收入应采取调整农业发展的长期政策,加快乡镇企业的建设;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等措施,全方位多角度的开辟各种渠道,切实提供我国农民的纯收入。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8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特定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下降。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信贷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一个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对1980-2005年间农业信贷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修正关系,农业信贷投入对农民纯收入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农业信贷的增加同时也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信贷收入支持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变量协整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以及预测方差分解,对1989—2005年期间的财政支农支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农业GDP的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得出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影响农业GDP的变量中,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高,对农业GDP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GDP是财政支农支出的格兰杰原因,受自身影响的响应较为稳定,而受财政支农支出响应的强度逐渐增加。针对目前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不足的现状,提出了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调整支农方式,创新支农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均纯收入预测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链模型对以往年度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检测,可以得出最佳的预测模型以应用于未来农村人均纯收入预测。既可提高预测精度,又能增强实践操作性和可信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缩小湖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政支出政策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目标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政策,能够保证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具有长期收入调节作用。针对湖南省城乡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可以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进行有效调节。财政农业支出、文教科卫支出等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对湘西、怀化等落后地区的基本建设支出和福利保障支出,纠正目前这类支出的城镇偏向,也可以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13.
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框架基础上,构建财政对农支出、经济波动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最优化模型。理论分析表明,财政对农支出能够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经济波动会抑制农村居民消费。通过运用中国1985—2011年的相关数据,在使用多个工具变量消除内生性后,利用2SLS和GMM方法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对农支出确实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经济波动则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实证结果还表明,滞后二期的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消费有抑制作用,滞后一期则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一定时期内的 计划性和“棘轮效应”。  相似文献   

14.
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构成及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构成和影响因素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的贡献额度不断增大,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贡献额度逐渐减少。本文以1990年到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为例,对三者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劳动力转移、土地对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的不同构成成分,具有显著的影响差异;并得到三个推论。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民纯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农民纯收入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纯收入具有空间相关聚类特性,近10年来并没有明显改变。西部省份之间仍处在低值聚集区,东部省份大都处在高值聚集区,总体上这种不均衡趋势在增强、差距在增大。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软件分别进行OLS、SLM和SEM回归分析,探讨农民纯收入影响因素,得知农民纯收入在省域之间不仅存在空间扩散效应,而且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因素也具有空间相关性。立足于研究结论基础上,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4-2006年,在政策的推动下,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但如何保证后农业税时期农民长期增收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全民小康仍旧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本文从财政支农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增收难的财政原因,提出必须实行长短结合的财政政策,积极完善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长期增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2000~2007年间武汉城市圈9城市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对该城市圈各城市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距的演变,分别从绝对差距、相对差距、"倒U"型假说以及收敛性等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详细分析。结果显示:绝对差距逐年扩大,而相对差距总体是缩小的,尽管期间扩大和缩小交替出现;库兹涅茨"倒U"型通过检验;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都通过了检验,证明了收敛性的存在;通过控制影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差距的经济结构差异变量后,条件β-收敛显著存在,一产比重与收入的增长负相关,而二产比重则相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市场经济体系逐步成熟和完善起来,市场逐步放开,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而财政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尤其是财政支出方面对整个社会阶层都产生敏感而切身的利益影响.对此,运用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等方法针对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状况,才能进一步提出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9.
对湖北省部分县市农村的实地调研显示,单纯依靠农业增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非农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城乡收入差距太大导致农民大量跨区域非农就业表明,"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民的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