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紫星 《时代金融》2011,(32):25-26
面对全球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迅速发展和国内产业升级的资源整合需要,中国亟需建立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特别是作为其基石的配额分配法律制度。作为碳交易机制的法律机理,应明确国内碳排放权配额分配以行政许可为其运作模式,采用"总量—分配"的配额分配制度,分阶段、渐进式从无偿分配过渡到有偿购买,并将其与清洁发展机制有效衔接,以确保我国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机制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2.
碳金融产品     
《甘肃金融》2022,(4):84-85
<正>术语和定义碳排放权carbon emission permit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碳排放权配额carbon allowance碳配额carbon allowance主管部门基于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要求,向被纳入温室气体减排管控范围的重点排放单位分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碳会计的发展急需突破理论认识和实践设计上的瓶颈。立足于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的经济实质,通过考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依托的"总限-交易制",提出"二元观"理论视角,将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理解为:依法实施碳排放的权利以及与之相对应的遵从法定配额进行碳排放的义务。由此,将企业获得的法定碳排放权配额等量地确认一项资产"碳排放权—法定碳排放权"和一项负债"应缴碳排放权—法定配额义务",建立逐期核销机制,以及按碳排放权配额的交易、清缴和结余等实际管理情境开展核算。这一碳会计方案,可契合"总限-交易制"的环境管制和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实质,预期可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和国家碳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4.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多个行政辖区应用实施。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现行会计政策,对我国会计实务和准则制订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法是较理想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方法,但要限制免费配额后续计量的重估模式和排放负债市价结算法的使用,实现政府补助法在会计方法层面的协调一致性,并择机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做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5.
尤毅 《海南金融》2023,(3):39-46
本文简述了我国碳交易制度的发展历程,概括了碳交易市场的特征,认为我国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存在制度层级低,权威性和有效性不足,配额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结构不成熟等问题,建议对碳配额管理和碳交易进行立法,科学确立碳基准价格,充分发挥碳价格机制作用,对高碳和碳密集行业、企业确定碳排放峰值及年限,完善碳额度分配机制,加强对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  相似文献   

6.
从欧美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的发展状况入手,分别对市场交易体系的市场结构、所涵盖的气体和行业、初始配额的分配、承诺期的长短、跨期借入和储存配额、监管惩戒措施等多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欧盟征收航空碳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2年1月1日起,欧盟将对所有在欧盟机场起降的航班实行碳排放限额管理,对超出核定限额部分需要购买相应排放额度。尽管今年主要是收集数据和分配免费的碳排放配额,真正缴款是在2013年,但是欧盟这种单方强征碳税、将国内法凌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管控制度、配额管理制度、抵消制度、交易制度和第三方核查制度是《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的基本制度。深圳市与国内其它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相关规定相比较,其进步主要体现在:“四种类型、三个板块”的独特交易体系的设计,企业碳排放核查制度的开启,初始分配方式的灵活化,政府对碳排放市场价格的调控。但在交易主体的界定以及无偿分配的配额量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一、将财会监督引入绿色低碳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率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并带头承诺具有挑战性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下称“双碳”)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多边治理实践。对内,我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经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区域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国家减排行动。2021年以来,我国不仅将“双碳”目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且正式开启全国碳市场的上线交易,将重点行业和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制之下,通过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温室气体排放的核查、碳排放权配额清缴和碳排放权交易等减排机制,将减排责任和阶段性减排目标压实到各减排主体。  相似文献   

10.
碳税和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手段,两者功能上各有侧重、互补性较强。相对而言,碳税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较大,在经济基础好、能源禀赋好的国家推行较为顺利;碳排放权交易因免费配额的存在,市场接受度较高。目前,欧盟已实现了两项制度的结合,在碳税征收主体中排除碳交易机制覆盖主体,将碳税作为碳交易市场化调控定价的重要补充手段,较好解决了减排政策的覆盖面和碳定价机制的问题。建议我国积极研究碳税方案,待碳交易市场成熟、经济相对平稳时试点征收碳税,并在覆盖主体和定价机制方面注重两项制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11.
李威 《海南金融》2023,(4):44-51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多国参与的碳市场,欧盟碳市场已经成为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基石,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工具。本文从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入手,概括其主要特点及成效,同时针对我国碳市场发育程度不足、非市场化严重等问题,结合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经验,得出我国应完善碳交易机制、丰富碳市场交易主体、创新碳金融产品、加强与国际碳市场接轨步伐等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夏凡  王之扬  王欢 《海南金融》2022,(7):24-30+37
建立良好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对碳排放权进行合理定价,已成为全球各经济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举措。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已建立24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遍及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本文着重比较国际上运行时间较长且相对成熟的五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欧盟碳交易市场(EU ETS)、韩国碳交易市场(K ETS)、新西兰碳交易市场(NZ ETS)、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CCTP)、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分析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制度框架和实践进展,为我国碳市场运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简称CCER)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  相似文献   

14.
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碳排放权会计应运而生。国外对碳排放权会计的研究时间较长,理论体系也相对成熟,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对碳排放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确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构建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体系,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碳排放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碳排放权会计的理论依据;其次,对碳排放权的归属进行了认定,并给出相应归属的计量方式;最后对碳排放权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各国越来越重视控制碳排放的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而我国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复杂性,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不同的市场结构、初始分配方法、交易拍卖方式等都将影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市场效率和稳定性。本文通过实验经济学和参数检验的方法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骁  张明 《上海金融》2022,(9):22-33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助力中国实现高效减排、推动“双碳”目标达成的重要工具。碳市场通常采用“上限与交易”的设计框架,主要机制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设置、总量设定、配额分配、交易机制及违约惩罚五个方面。目前,碳市场已在全球多个区域得到广泛运用,其中,欧盟碳市场是全球最早建立也是发展最成熟的碳市场,美国RGGI、美加WCI及韩国碳市场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借鉴。当前中国碳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且需兼顾减排目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这形成了中国碳市场基于碳强度的总量设定,以及“基准线+预发放”的配额分配特征,同时,市场还存在参与主体相对单一、金融工具应用不足等问题。上述特点造成国内碳市场交易“潮汐现象”严重、碳价波动剧烈等状况。本文提出了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五点建议:加快建设碳排放数据体系,推动非履约机构与个人相关细则出台,引入碳金融衍生品,出台全国碳市场稳定调节机制,布局研究碳市场跨境连接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王健华 《财政监督》2014,(11):27-29
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碳排放权会计应运而生。国外对碳排放权会计的研究时间较长,理论体系也相对成熟,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我国对碳排放权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确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构建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体系,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碳排放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碳排放权会计的理论依据;其次,对碳排放权的归属进行了认定,并给出相应归属的计量方式:最后对碳排放权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低碳”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碳减排、碳排放权交易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然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涵盖了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碳定价、政府监管、信息技术、法律完善等诸多环节,同时还要考虑它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对相关研究的梳理,有助于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与成熟,碳排放权会计的账务处理已成为学界的热议话题,市场亟需一套标准完善的碳排放权会计处理规定或准则,为企业的账务实操提供指引。财政部于2019年印发《碳排放权交易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对部分列入排放监管的重点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做出规定。本文以现行碳排放权会计制度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6月13日是全国低碳日。近年来,建设美丽中国、共享碧水蓝天的理念已越发深入人心,而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碳排放权交易是给企业排放设定上限,通过配额交易降低减排成本的重要制度。其实早在2011年,我国就已经确定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自2013年6月以来,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湖北、重庆等7个碳交易市场相继鸣锣开市,拉开了我国碳交易从无到有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