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股票期权制是发达国家企业中普遍推行的一种激励制度,但发挥其激励和约束作用有一系列的隐含条件。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实施这种激励机制的约束条件,然后着重阐述我国引入该制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赵鑫 《北方经济》2006,(1):56-57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金融工具在我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引入对改善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和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重要意思。本文从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出发。探讨股票期权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障碍和进一步发展股票期权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计划实施以及股票市场的正规化。股票期权将协调我国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平衡。促进我国优秀企业家队伍的迅速形成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张提 《辽宁经济》2007,(9):46-47
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及证券市场的稳步发展,一些上市公司开始引进股权激励机制,制定和实施了以经理股票期权激励为主要方式的股权激励计划。本文对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分析及我国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小莉  王喜梅 《特区经济》2004,(12):107-108
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方式中的“金手铐”,将激励与约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经理人和股东利益实现渠道的一致性,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实现了公司治理的帕累托改进。美国作为股票期权制度的产生国,其公司90%的CEO都持有公司授予的股票期权,期权数量的速度也很惊人。根据美国职工持股研究中心的报告,拥有股票期权的雇员人数从90年代初的不到100万人,蓬勃发展至2002年的1000万人。  相似文献   

5.
王婕 《中国经贸》2013,(16):121-121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已经在我国的部分企业中实施,并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解释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相关概念,在阐述股票期权激励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重点是分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鑫 《北方经济》2006,(2):56-57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金融工具在我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引入对改善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和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重要意思.本文从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出发,探讨股票期权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障碍和进一步发展股票期权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计划实施以及股票市场的正规化,股票期权将协调我国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平衡,促进我国优秀企业家队伍的迅速形成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8.
《调查研究报告》2002,(14):1-29
对美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做一简明综述,介绍了薪酬性股票期权的四个关键环节、股票薪酬的类别,研究了股票期权与税制、绩效标准、公司治理的关系,探讨了中国股权激励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王雪莲 《四川改革》2002,(12):11-13
股票期权的制度产生于西方国家,是完善的市场体制的产物,它的激励作用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市场环节彼此传导才能间接发挥出来,任何一个传导环节发生阻滞或扭曲,都将削弱股票期权的激励机制。其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2年上半年,美国资本市场发生了以安然、环球电信、世通、施乐财务造假为代表的丑闻事件,使美国国内引发了对股票期权的质疑,要求改革股票期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也广泛关注由此暴露出来的股票期权“失灵”问题,甚至推出“股票期权激励在中国要慎行”之类的结论。事实上,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本身是具有创新性的,它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起来,鼓励他们更多关注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美国的问题是授予高管股票期权的比例过高,滥用期权导致对公司或股东利益受损,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则是管理层持股比例过低,根本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因此,我国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股票期权。但是,股票期权的有效实施需要配套的制度环境。 一、法律法规环境 股票期权的实施,首先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做  相似文献   

11.
低碳政府,就是能够促使不断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以及单位排放强度这一过程的政府模式或政府范式。低碳政府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涉及政府的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多个方面。本文从低碳引导力、低碳管理力、低碳自制力和低碳保障力四个层面构建了低碳政府的指标体系,并以五省八市低碳试点省市为样本,对我国的低碳政府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2.
中部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推动下的新一轮中国体制改革和创新。中部地区不仅与东部地区一样有创新的动力和机制,而且有着强烈的发展渴望和冲动,因为东部经验在中部地区无法复制。迫切需要通过试行试点创造中部模式,武汉凭借自己的比较优势可以成为中部地区最合适的试验区。  相似文献   

13.
李亮  周后红  黄丽琼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07-110
在国外发达、成熟的资本市场上,股权再融资后公司业绩一般趋于下降,但是从第6年开始又出现业绩回升,我国的情况则与此有较大的差异性。文章以我国A股市场发生增资配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4年内业绩出现显著下降(跟配股前一年相比),但从第5年起又显著上升。针对这一情况,证券监管机构、再融资公司和证券投资者应当在决策和运作中采用不同的理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略论抗战时期内地省区企业公司的制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的演进过程中,企业公司是甚具特色的一个阶段。近代中国企业公司的大量出现主要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抗战时期。其中在当时的工商业都市上海,企业公司主要表现为在战时特定条件下兴起的投资、管理、经营一体的投资控股公司;而分布于内地各省区的则主要是各种国营和地方政府省营的企业公司。对于内地省区的企业公司,学术界还少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仅从企业公司的制度特征入手,对抗战时期内地省区的企业公司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由来已久;公民喜欢国家强盛,但却普遍厌恶政府软弱或行政权力无从节制;发展中国家同时面临经济发展双重失衡压力,在起飞阶段往往表现出强政府弱市场格局,很容易发生权力滥用和失衡;市场和政府边界是动态微调中的一个带状区域;两个中心建设亟须向政府-法治化社会-市场三极平衡的治理模式过渡。  相似文献   

16.
高峦 《产权导刊》2006,(6):26-27
一、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新机遇 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公司法》和新《证券法》明确提出,股权转让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以外的“国务院批准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或“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7.
江科 《南方经济》2002,(2):68-69
中国内地企业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有需时甚短、成本较低、资金充沛、条伯宽松、受益较大、信誉提高等好处,但应注意不得违反中国内地对于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和上市的有关限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并购绩效的评价是公司并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将DEA方法引入到对公司并购绩效的评价中,以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为对象,对样本公司并购前后运营绩效进行全面评价.研究表明,并购当年及并购后的前三年公司运营绩效呈下降趋势,第四年才有所改观.总体上看,并购后公司整体运营绩效相对于并购前有显著的下降,并购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19.
投资者情绪与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投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戈  王美今 《南方经济》2007,77(3):3-14
本文运用行为公司金融理论,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特殊的市场环境、制度背景提出可检验假设,验证由投资者情绪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对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投资的影响.通过划分样本区间在市场反转的框架下分析主导机制和迎合机制的作用,运用PVAR模型研究主动融资机制的作用,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中国股票市场反转时期迎合机制起着主导作用;(2)上市公司更多的出于操纵的目的迎合投资者强烈的情绪进行实际投资,对最大化流通股股东短期收益考虑的并不多;(3)中国股票市场仍然存在主动融资机制,对于高流通市值公司尤为突出.但现行投、融资行政审批制度的政策约束会造成股票定价偏高--低成本发行新股融资--实际投资上升的传导时滞.  相似文献   

20.
关于适应WTO要求尽快建立我国预警机制建议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不断削弱,非关税壁垒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保护措施,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隐蔽性最强、最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措施,它主要包括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标签、包装和环保等方面的技术壁垒。因其涉及技术内涵而成为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