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林永 《宁波经济》2004,(11):14-15
这几年不断有地方闹民工荒,到了今年这种情况加剧了,民工荒的范围在扩大,大中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民工短缺的现象。导致民工荒的因素已经不单单是起初的侵犯民工合法权益、拖赖民工工资,而是发展到了民工薪酬标准、民工生活环境、民工社会保障等。从这一点上看,正在发生的民工荒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它至少体现了一种社会观念的进步,将有助于民工这个社会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2.
民工“慌”     
《新财经》2009,(11):46-47
一边是民工找不着工作,一边是企业招不到民工,“民工荒”的背后并不是简单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只有解决了“民工荒”,民工和企业才不慌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民工潮”一下子变成了“民工荒”,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的结构性、局部性的民工短缺,影响了生产,暴露了社会不公,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产生“民工荒”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自2004年起,珠三角地区许多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工资低,生活就业环境差,但深层的原因是我国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低,人力资本不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矛盾所引起的.因此,化解珠三角"民工荒"的出路在于:一是加强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民工就业能力;二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一向被认为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中国却频频出现民工短缺,虽然很多企业大幅度提高了工资待遇,但是持续不断的民工荒并没有得到多大缓解,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和谐.文章从农民工薪酬低、缺乏权益保障、在城市就业遭遇一系列歧视和农民工技能低三个方面阐述了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最后从政府、企业与农民工三个方面,针对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何元睿 《发展》2008,(4):125-126
2004年1月起,有着近9亿农民的中国首次遭遇了“民工荒”,打破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在广东东莞首次官方确认民工紧缺后,随之波及整个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并向中西部地区纵深发展,其中尤以珠三角地区为甚。仅深圳、东莞两地就缺农民工50多万,据估计,广东省缺农民工近200万。至2007年,甚至像河南、安徽等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了“民工荒”现象。由此可见,民工荒已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  相似文献   

7.
外来劳动力,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庆  封进 《开放导报》2005,89(4):13-22
2004年春天开始出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现象使得经济学界对民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某些地区出现了民工短缺.但就整个上海地区而言,目前并未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可是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之内.上海如果要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在现有的人口出生率和机械变动率以及产业结构的前提之下,户籍劳动力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都存在大量的劳动力缺口,而外来劳动力正是填补这一缺口、使得上海经济可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源泉。因此,为了避免“民工荒”问题的困扰,上海应该在外来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给予外来劳动力合适合理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一、“民工荒”的误读——“民工荒”还是“技工荒”?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在诸多专家、学者给出的解释中,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经验解释是:“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能型工人的缺失。“民工荒”的惊呼之下,掩盖不了“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的事实,真正缺乏的是“高级管  相似文献   

9.
企业和民工的“双流失” 一到春节前后,浙江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工,还是缺工。继企业大量外迁转移之后,近两年来,在浙民工的大量流失和民工荒使得浙江当地政府和企业受伤不浅。“以前是一个岗位四个民工抢,现在反过来了,是一个民工四个岗位抢“,浙江的一位人力专家如此形容浙江民工紧张程度。事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中国出现的“民工荒”现象。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过热,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导致企业用工量增加,二是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还没有形成,企业的用工机制存在缺陷,用工信息不畅,企业不能及时掌握民工的供给信息,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用工信息。三是民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太差,民工权益得不到保护,挫伤了民工就业的积极陆。为此,本文认为应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控制物价上涨,避免经济过热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建立全国统一的就业市场,及时将企业的用工信息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信息进行发布,避免因信息沟通不惕影响企业生产和民工就业。保护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的成因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刘易斯二元经济下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型,分析我国长期低工资水平下的“民工潮”,并建立一个民工供给成本上升、民工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民工市场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既希望回答“民工潮”期间民工工资为何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的问题,又试图说明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的情况下“民工荒”出现的原因。“民工荒”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我国目前的“民工荒”是一个短期现象。  相似文献   

12.
“民工荒”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民工潮"一下子变成了"民工荒",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的结构性、局部性的民工短缺,影响了生产,暴露了社会不公,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产生"民工荒"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民工荒”再度袭来,不过这次,范围更大。前所未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版图的悄然变化,“民工荒”席卷东部经济发达省份的同时,中西部农民工输出大省也出现了“民工短缺”,并由此拉开了中西部与东部争抢农民工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民工荒释放什么信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代”民工荒表现为“数量荒”,实际上是“质量荒”,源于民工的“教育荒”。从一定意义上说,“民工荒”反映的又是“权利荒”,根源是“制度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民工作为建筑行业的基层生力军,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渐明显的"民工荒"问题使得探索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民工的现状为研究切入口,分析"民工荒"出现的原因,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民工荒”给我们带来惊喜今年,福建、广东、上海、浙江等主要劳动力输入地,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去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首次承认我国局部地区客观存在“民工短缺”问题。“民工荒”让劳动管理部门感到意外,让用工企业感到头疼。“民工荒”现象也让一些人士感到担忧:这是否是一个信号,年复一年的“民工潮”就此退潮?沿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具有廉价劳动力市场的基础上。一旦民工出现短缺,那些靠劳动密集型维持生存发展的企业会不会大量关门停产?这是否意味着支持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民工荒:民工权利之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乾 《发展》2010,(6):100-101
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几何时我们把他们当作廉价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重要优势资源,但我们从来没想过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如今面临民工荒我们应当反思什么?其实反映的是有关制度所导致的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民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严重受损。民工荒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是民工用无声来保护自己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18.
陈思贝 《中国经贸》2009,(6):174-174
2008年“两会”的主题是“建设和谐社会”,如果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民工短缺现象引出的民工的待遇问题,让我们有了重新审视民工价值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机会。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国内投资大涨,推动劳动力需求量的骤然增加。但是,受到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劳动力市场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这种信息,导致了“民工荒”现象。  相似文献   

19.
透视民工荒     
在充斥着太多热门话题的中国,劳工问题在过去并未引起足够关注。而近来,“招工难”、“民工短缺”、“民工荒”等字眼高频率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成为社会上的一大热门话题。有媒体甚至用“2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民工荒”来定义这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巨变。  相似文献   

20.
张国玉  余斌 《北方经济》2005,(11):59-60
一、"民工荒"的误读--"民工荒"还是"技工荒"?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在诸多专家、学者给出的解释中,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经验解释是:"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能型工人的缺失."民工荒"的惊呼之下,掩盖不了"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的事实,真正缺乏的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等高素质工人,于是出现了"珠三角地区6000元月薪难觅高级技工"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